簡體版

第二十一章 地裂九

第二十一章  地裂九

劉文秀離開貴陽城之後,才松了一口氣。

他固然知道李定國不會拿他怎麼樣的。但是事情走到這一步了,自然是防人之心不可無。 早早離開貴陽才算得上安全。他快馬加鞭將回到昆明見了孫可望。

孫可望听了劉文秀的傳話,揮揮手讓劉文秀下去。

他對這個結果,並不是太意外的。

李定國雖然忠直,卻也不是沒脾氣的人。

不過,他也不會因為這一點點小事,就立即翻臉。

「現在還不是時候。」孫可望說道︰「清軍決計不會這麼容易退兵的,我要再等一等,看局勢往什麼地方發展。」

孫可望坐擁雲南,有千方百計湊集了二十多萬精兵,對雲南民力也是一個很大的負擔。但是而今的局面也讓孫可望陷入左右為難之中,雲南一地總就成為不了什麼大事。但是想要揮師中原,他麾下的實力也力有不逮。

而今夏朝的危局,固然是孫可望的機會所在,但是越是如此,孫可望越不敢將手頭的牌輕易的打出去,更不要說對面的人是李定國了。

還有一個原因,讓孫可望不敢輕舉妄動,因為廣西境內,有不少事情發生。甚至已經有些影響到了雲南東邊的土司了,讓孫可望不得不思考,他要出兵貴州,要面對的不僅僅是李定國,還有曹宗瑜。

因為廣西局勢,並非廣西土司發動的,而是曹宗瑜一手掀起的。

在張軒剛剛離開之後,曹宗瑜就召集各路土司,各路土司不敢違背曹宗瑜的命令,都紛紛而來,曹宗瑜好酒好肉的招待一番,然後第二日,就出兵,並將這些土司全部帶上,令他們本部出兵出糧,以誰也想不到的速度,挺進泗城州。

泗城州是廣西大土司岑氏的領地。

岑氏也宋元都傳承下來的大土司。實力或許比安氏差一點,但在整個廣西土司之中,也算是首屈一指的。

岑氏統治紅河兩岸。而且不僅僅是泗城州岑氏一脈,岑氏在廣西,開枝散葉,各地土司都與之通婚,還有不少其他岑氏土司。在後世與袁世凱的相提並論的北袁南岑岑春 。就是出自廣西。

這個是一條地頭蛇,不,應該說是地頭龍。

而泗城州也是在廣西西部,大山之中。與廣西東部的繁華地帶,相隔比較遠。與貴州,雲南相接。屬于大夏在廣西統治的邊緣地帶,當初鄧和偏師橫掃桂林以西的時候,對泗城州並沒有怎麼做,只是讓他們口頭上臣服而已。

故而曹宗瑜召集各地土司的時候,岑氏也不過派了一個使者過去。

甚至岑氏還收留了不少明朝官員,對大夏的統治,不過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卻沒有想到,曹宗瑜如此動如雷霆,這邊宴飲剛罷,那邊或火炮上膛。

曹宗瑜有立威的意思,就動用了大量的火炮,用船只裝載,順著西江西進,不過數日,就到了田州。數十門大炮一起轟鳴,然後曹宗瑜讓南陽營打頭陣,立即奪下此城。

數十門火炮齊射的情況,讓各部土司都為之驚懼之極。

本來對曹宗瑜挾持他們來這里,並讓他們征召本部人丁糧食的事情,他們心中有些不情願。但是見識了這個局面之後,他們一個個不敢多說一句話。立即寫信將本部土司兵帶來不少。

曹宗瑜趁勢西進,打到了泗城州之下。

岑氏土司本代家主,岑繼祿心驚肉跳的,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他萬萬沒有想到,他不過是應召而已。就鬧出如此的局面。特別是面對夏軍大炮。岑繼祿也不敢肯定州城能不能抵擋得住。

廣西土司的城池,大多都是依山而建,易守難攻。但是這些山城大多是承襲下來的,當初建立的時候,火炮的威力還沒有這麼巨大,他們也沒有想過防備火炮。

面對曹宗瑜的大炮,不由的有一點抓瞎的感覺。

既然打不過,他只能想別的辦法了。

正如之前所言的,岑氏土司在廣西根深蒂固。各種關系網都有,他一封封書信寫了出來,又派人請降。總算是將這一場禍事給了結了。

曹宗瑜本意就是立威,讓廣西各土司掂量一點,故而也沒有為難這些土司,岑繼祿投降之後,曹宗瑜就在泗城州之中,大會土司。經過這一場好像示威一般的征戰。廣西各地的土司再也不看小看曹宗瑜一點,紛紛與會。

岑氏土司府之大廣場之上,周圍一排排木樓帶著幾分壯族的風味,下面都有長條大桌子。曹宗瑜站在高台之上,手中捏著酒碗,說道︰「諸位,有些事情,你們也听說了,陛下北伐失利,于朝廷固然是禍事,但是于諸位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大將軍用令,命我征召兵員。」

「而廣西狼兵,天下聞名,我這一次大會諸位,就是為了這一件事情。」

「朝廷正兵的俸祿,是一年十八兩,只要各位有合格人手,這錢,給誰不是給啊?」

曹宗瑜對張軒征兵的事情,也是思來想後,最後決定,要在廣西征召。比起廣東,廣西雖然窮了一點,但是上好的兵源地,別的不說,抗日時候的桂軍,太平天國的廣西老兵,都說明了這一點。

這些曹宗瑜或許不知道,但是廣西狼兵,有明一朝都是很出名的,戚繼光抗倭的時候,也是廣西狼兵合作過。但是廣西狼兵的軍紀差一點。但是戰斗力可以保證的。

而且土司制度,是非常落後的一種制度。

土司兵很多時候都是各土司的奴隸,故而曹宗瑜按給朝廷正兵的俸祿放發,很多時候這些錢都到不了土司兵的手中。

但曹宗瑜對此不在意,他注意關注的三點,第一消弱各地土司的力量。畢竟土司手中的土司兵數量也不會太多,生活在深山之中的土司百姓,雖然天性上能征善戰。但每個土司能掌控的壯丁也是有限的。這一進一出之間,各地土司的力量一定會被消弱。

第二,就是分化土司。

岑繼祿雖然投降了,但是曹宗瑜並沒有就這樣放過他,岑繼祿被征召進軍中效力,而岑繼祿的兒子繼承土司之位,又安插一兩個文官進入泗城州。將大夏朝廷的觸角深入到土司之中。

岑繼祿僅僅是一個特例。想來大規模征調土司兵,定然又讓一些土司子弟進入軍中,到時候一些土司必然成為大夏在廣西的統治支柱。

第三,就是為了將來埋暗手。

朝廷對廣西狼兵一視同仁,正兵一年十八兩,輔兵雜兵,比正兵自然是少了不少,但是對于尋常百姓來說,這依然是一筆大錢,土司如果都貪得無厭的話,這些狼兵沒出家門之前,見識少,不敢反抗。但是打了幾仗之後,見了世面之後,豈能如此容易拿捏啊?

不管是將來仗著朝廷的支持,將家人遷出來,成為大夏百姓,還是在朝廷支持之下,推翻土司,一進一出都好安排。

這些土司見過大夏的實力之後,又貪圖錢財。大部分土司都派出不少土司兵。至于朝廷給士卒的餉銀,也至少有一大半都落到了土司手中。而曹宗瑜手中也沒有多少銀子,正好湛江制造分局,別的沒有弄出來,鐵倒是有不少。曹宗瑜直接以鐵代銀,支付給這些土司。

一時間兩全其美。

鐵在古代從來是硬通貨,但是大規模冶煉鐵,在成本之上,恐怕十兩都沒有。曹宗瑜可是省了不少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