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六章 地裂四

第十六章

地裂四

張軒一听見「血海深仇」這四個字,瞬間響起了當年汝寧城中的煙花,又想起之後汝寧城一片白地的場景,眼楮瞬間就紅了。他緩緩的閉上眼楮,留下兩行清淚。

是的,張軒心中對清軍其實有一絲絲怯意的。

無他,不僅僅是清軍打過太多的勝仗,還有一絲對歷史的畏懼。

畢竟歷史上,是清軍最後一統天下的。張軒擔心是不是有所謂的歷史修正力。經歷穿越之後,他對很多冥冥之中的東西,談不上篤信,但卻也不敢不多想一點。

看羅玉龍北伐,步步為營,以本傷敵,打得不徐不急,怎麼看都沒有什麼破綻,但是在一兩日之內,就讓清軍覆軍殺將。

張軒是打過仗的人,正因為打過仗,才知道古代戰場之上,不可控制的因素太多了,清軍能贏的這麼漂亮。張軒有時候胡思亂想,就會想到一些非正常的因素參與進去。

不要覺得張軒變得神神叨叨了。

歷史上很多名將,在晚年或皈依佛道,或對天命之說非常信奉。似乎他們都傻了。其實不然,古代戰場之上不確定性太大,很多時候,後世復盤,很容易發現誰那一步做對了,那一步做錯了。

但是在戰場當時,不管兩方將領都不可能得到完整的戰場情報。很多時候按照自己的推斷下決定了。運氣這東西,始終存在的。或者一陣風,或者一陣雨,就決定雙方勝負。

人對自己無法控制的東西,都會推向神秘側。

白起自稱獲罪于天?豈是一個例?

「我能降清嗎?」張軒心中自問︰「不能。」

從張軒一到這個時代,他就沒有想過投降清朝。再加上而今的血海深仇,張軒是決計不會投降清廷的。

「我能遠避南洋嗎?」張軒心中自問。

或許張軒這個時候遠避南洋,要比之前好得多了,隨隨便便帶萬把人馬,找東南亞一個島,就足以立一小國了。

但是張軒經過了這麼多大風大浪,又怎麼看的上這一點點蠅頭小利。

「不能。」張軒給了自己答案。

「既然如此,不過你死我活罷了。」張軒心中給了自己答案。

一時間張軒反而鎮定下來了。

張軒從軍以來,見過被射箭射死的,被刀砍死的,被炮砸死的,被火藥炸死,被酷刑折磨死的,被一刀兩斷的,被馬拖死的,疾病死的。自殺的,

他殺的,等等等等。

張軒不知道見過多少死人了。

似乎見得生死多了,自己也就不太在乎生死了。不知道這是不是漠視生命。但是在古人眼中的生死,與現代人眼中的生死的確不能等量齊觀。

張軒起身向曹宗瑜行了一禮說道︰「謝曹兄。」

曹宗瑜連忙還禮說道︰「大將軍過獎了。」

張軒送曹宗瑜回去之中,心中微微一嘆,終究回不到當初了。

他隨即睡了下去,心中塊壘一去,心神就安定下來,不過片刻就鼾聲大做。有如雷鳴。

第二日一早,張軒帶著數萬大軍東進,進入湖南,不過數日功夫,就來到了長沙。只是來到長沙之後,各部還沒有到齊,就又有兩個壞消息傳來,那就是吳三桂督促本部人馬猛攻Ch ngQ ng。

因為王龍想要抽調Ch ngQ ng人馬。Ch ngQ ng人馬有些薄弱,而今已經打到二郎關之下,而二郎關以西的地方,盡數丟失。

另一個壞消息,就是清廷鄭王濟爾哈朗已經兵臨襄陽,正在數路攻打襄陽。而且偏師攻打鄖陽,似乎想與吳三桂連成一氣,從兩路攻打湖北。

張軒一听這個消息,心中大亂。一旦襄陽有失,清軍突入湖北,Ch ngQ ng後路被截斷,定然不保,如此清軍聯兵之下,佔據上游之勢,長江流域恐怕就站不住了。

一瞬間張軒將襄陽的重要性,放在揚州之上。

在張軒想來,不管怎麼說。揚州背後就是長江,有長江水道支援,只要守住揚州這個橋頭堡。南京似危實安,但是襄陽看上去固如金湯,但是多路攻打之下,似安實危。

「不行。」張軒暗道︰「我等不了其他人了。」

張軒也顧不得貴州的軍隊沒有撤出來,帶著湖南各軍與廣西各軍,順流而下,不過數日來到武昌城下。

王龍早就在碼頭等著張軒了。

王龍沖鋒陷陣,還不錯,但是統籌大局卻是欠了不少。面對各地的烽火,又面對南京復雜的政局,王龍早就心中慌亂無比了。見了張軒過來,如釋重負,以下官之禮拜見張軒。

張軒心中一愣,將王龍扶起來,說道︰「你我兄弟何須如此?」

張軒與王龍的官階雖然有高下,但是平心而論,卻是相差不遠,一般情況下,拱手平禮就行了。決計不用用下官之禮。

而王龍也是深思熟慮過的,他說道︰「家有千丁,主事一口,而今局勢復雜,陛下在揚州危在旦夕之間,愚弟冒昧,請大將軍主持

大局。」

王龍是羅玉龍的死忠,羅玉龍大敗而回,他是最為緊張的。他自然是一心想要救援羅玉龍,但是湖北的局勢在他的匆忙決定之下,越弄越亂,如果不是他輕易撤軍,Ch ngQ ng局勢決計不會被吳三桂如此輕易就打到二郎關下。

吃過這個教訓之後,他也明白自己的能力不足。就生出了讓張軒主持大局的想法。

其實這也不是王龍一個人的想法。

張軒主政武昌,雖然時間不長,但是還是在武昌城中留下自己的痕跡了。正如之前所言,家有千丁,主事一口。張軒與王龍合兵,唯一統一指揮,比如分出一個高下來。

王龍既然如此識趣,也讓張軒暗暗松了一口氣。張軒推辭兩次,說道︰「既然王兄如此信得過張某,張某就當仁不讓了。」

王龍再次領著武昌文武官員下拜道︰「拜見大將軍。」

其實王龍心中也挺不是滋味的,他從小就喜歡羅玉嬌。只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最後羅玉嬌嫁給了張軒,他心中未必沒有遺憾。但是現實並非偶像劇。與天下大局相比,這些情愛小事,根本不值一提。

只是王龍心中也不由閃過一個念頭︰「羅叔的眼光的確不錯,這張軒比我強多了。」他心中如此想,只覺得嘴中泛出苦味,比黃連還要苦上三分。

張軒生受他們一禮確定了他的領導地位之後,立即下令,道︰「打開我的儀仗。」

張軒向來輕車簡從慣了,很少有打排場的時候。但是這個時候是非常時刻。

卻見一面面旗幟鋪張開來,有龍,有虎之類,還有各種各樣的依仗,數百名騎兵在前為先導。鐵甲明亮,步伐整齊,有幾分儀仗隊的範。

張軒在數十騎簇擁之下,進入了武昌城中。

他一進武昌城中,立即引起了轟動,有見識的人,自然看得出來,說道︰「是征南大將軍,鄭國公的儀仗。」

消息傳開,不知不覺之間,武昌城之中就安定了幾分。

這數日來,各個方向的壞消息傳來,偏偏王龍應對無力。各種手足無措。讓武昌城百姓人心惶惶的,而張軒一過來,猶如定海神針一般,瞬間讓百姓安心下來。

畢竟張軒的名聲也今非昔比了。是夏朝第一名將,國家柱石,張軒甚至不用做什麼,只要他的人在這里,就足以讓人安心了。

張軒僅僅是打了儀仗在城中走了一圈,武昌百姓都恢復了之前的態度,就好像吃了定心丸一樣,對夏軍多出了幾分信心。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