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四章 地裂二

第十四章   地裂二

十日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如果說聚集各部的話,將十幾萬軍隊聚集在一起,還遠遠不夠。甚至可以說,很緊張,但是在江北前線的戰局,卻是一日數變。

等張軒在桂林召集諸將的時候,諸將還沒有完全到位,而兩個消息已經到了。

第一個消息是淮安城破。

張應元為了大軍斷後,帶著萬余人們駐守淮安,本想擋一陣子,就撤退的,卻不想李成棟在淮安城中早有布置,幾乎是一夜破城,張應元率部死戰,屢次突圍不得出,廝殺竟夜,舉火**。

這個消息傳了過來,讓張軒沉默良久,故人成新鬼,這種滋味決計不好受。

張應元而今雖然已經成為一大胖子,但也是夏軍重將。他的死是一個代表,當初在黃陵城下,曹營數千兄弟,不知道有多少死在這一戰之中,北伐之敗。讓張軒不勝唏噓。

第二個消息,就是錢謙益秉政。

錢謙益擁皇後與大皇子監國。楊承祖,羅戴恩被排斥出權力中心。羅玉嬌私心傳信來說,連鄭國公府也被監視了。

張軒听了簡直是火冒三丈,他萬萬沒有想到看似唯唯諾諾的錢謙益在這個時候居然做出這樣的事情來。局勢本來就已經很不堪了,他竟然還雪上加霜了。

不過,冷靜下來,不得不承認錢謙益抓的時機很好。

這一次北伐,羅玉龍為求必勝,將自己的嫡系人馬全部帶走了,接過一古腦的折了進去。而南京附近雖然還有一些軍隊,大多是來自江南,錢謙益都有很大的影響力。

楊承祖雖然手中還有一些兵力,但是前線如此壓力之下,他決計不敢與錢謙益火並的。

張軒也相信,錢謙益決計不會想與羅氏魚死網破,但是趁火打劫,卻是能做一做。

這就是大夏與江南豪族勢家深入合作的結果,這些人毫無敬畏,當初朝廷派的使者,都敢被當街打死。更不要說現在了,他們從來看不起羅家,只是夏朝有實力壓制他們,他們才服從。

而今沒有實力必然遭到反噬。

張軒對這個局面,張軒心中愁思白結。心中也不知道該如何做是好。

他即便是想北上抗清,如果沒有南京方面的允許,就是非法。難不成先與南京方面打一仗嗎?這種局面之下,自己先內訌,如何振奮人心士氣。這主動權在錢謙益的手中,讓張軒即便恨得牙癢癢,但心中也是無奈之極。恐怕要先忍一時之氣了。

張軒按下心中種種不忿,下令封鎖消息,這些消息決計不能傳開。

然後出現在大廳之中。

這個時候各方將領都已經到了。

曹宗瑜,鄧和,許都,等張軒身邊的老將,張先壁,黃朝宣,等是張軒在南征之中逐漸納降的將領。高一功,袁宗第,等是闖營的舊將,如果所有人兵力加在一起二十萬人還是有的。

但是張軒總不能將兩廣,湖南,貴州這些地方,都撤空吧。

故而張軒滿打滿算,能出動的人馬,大抵只有十五左右,這也是將湖南,與廣東撤空之下。才能得到的人數。

情勢危機,一刻也不能停,張軒也不廢話,立即讓鄭廉,將他的計劃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大體來說,是各部的行軍計劃,廣西軍隊,直接在桂林集結,然後張軒帶領北上,貴州,湖南的各部在長沙集結,等張軒到了,一並北上武昌,而廣東的軍隊,卻取道贛州北上,作為偏師,到了南昌先停下來,等候武昌的命令。

說實話,張軒的權力是伸不到江西去的。但是而今這個局面之下,誰在老老實實的說規矩,就是傻瓜了。說好听一點,叫做事急從權,說不好听一點。錢謙益敢做初一,張軒不敢做十五嗎?

不顯示一點力量,錢謙益還真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了。

這計劃說完之後,張軒說道︰「有軍情緊急,大軍不日就要開拔,不過,兩廣不得不留人鎮守,諸位將軍,那位願意鎮守?」

張軒目光掃過去,很多人都避開了目光。

這局勢雖然艱難,但是張軒帶著大家一場場勝仗打了下來,胸中自然有一股傲氣。所以這局勢雖然嚴峻,但是從上到下都不覺得不能力挽狂瀾。故而一個一個存了立功之念,不願意留下來。

而且他們剛剛也听得分明,兩廣軍隊幾乎要撤盡了。留下的,加上水師也不過兩三萬人而已。這些人放在兩廣之地上,就好像是灑胡椒面一樣,能濟什麼事情?

所以這事情不好做,而且做好了是應該的,做不好就是問題。

這些人自然不願意留下來。

曹宗瑜說道︰「末將願意鎮守兩廣。」

張軒見是曹宗瑜,心中微微感動,也放下心來了。

他麾下諸將,最讓人放心的就是曹宗瑜了,不管是能力,還是忠誠程度。將兩廣交給曹宗瑜。張軒放心之極。

「好。」張軒說道︰「本國公命你鎮守兩廣,節制兩廣上下軍民,有便宜之權

,可先斬後奏,位在兩巡撫之上。」

「謝大將軍。」曹宗瑜說道。

細細品張軒的任命,其實就是兩廣總督了。

張軒並沒有任命這個官職的權限,但是張軒這般說,下面的人凜然听命,沒有一個覺得有不對的地方。

「大將軍,末將撤出貴州,貴州之地該如何辦?」高一功說道。

張軒沉吟一會兒,貴州之地,還真不好辦。

最重要的地方是,貴州之地,大多為土司所管轄,各地土司對大夏朝廷並不是多信服的,大夏重兵鎮壓之下,還算服順,但是大軍一撤走,會有怎麼樣的結果,卻不是張軒所想了。

留得人多了,還不如不撤軍。只是如此張軒手中的兵力就有些不夠了。

清軍可以說是傾國之兵,心中想得一舉滅夏的想法。張軒固然覺得他麾下各部還算精銳,但是打起仗了,如果人數不夠,難免捉襟肘見了。

但是留的人少了,恐怕不足用,這鎮守的人馬反而陷入貴州之中。

張軒一咬牙說道︰「命安坤為貴州鎮守,統領貴州全境。」

高一功一听,頓時明白了張軒的想法。

安坤是什麼人,是水西安氏的當代家主,而水西安氏是什麼人,是貴州最大土司,當初掀起奢安之亂,與明軍打了好幾年,最後僅僅是家主自殺謝罪就能完事的大家族。

安氏在貴州的影響力本就不弱,張軒再如此任命的話,將來貴州就是安氏的貴州了,但是安氏未必是大夏安氏。

只是張軒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火燒眉毛,先顧眼前吧。

安氏經過奢安之亂的重創,已經大不如前了。即便是安氏有心重整旗鼓,也需要一兩年時間。這一兩年之間,貴州暫且安穩就行了。

只是高一功覺得他少算一個人。高一功說道︰「大將軍,如果事情傳開,孫可望未必會坐視不理。一旦大軍出貴州,則安氏未必忠心。」

張軒心中一愣,他心中暗道︰「安氏決計不會為了大夏與孫可望硬拼的。」

似乎張軒征戰多了,對人心的揣測都從黑暗面入手,不肯輕易信人,對安坤也是如此。在他想來,安氏無非是要保全家業,又怎麼肯為大夏拼到最後一兵一卒,說不定孫可望兵臨貴州的時候,就是他臨陣倒戈的時候。

張軒一時間也束手無策,暗道︰「這該如何是好?」

這貴州棄也不是,守也不是,一時間進退兩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