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三章 火燒青神江

明末求生記第四十三章火燒青神江第四十三章火燒青神江

楊展所部為了隱藏行跡,多乘小船,出沒于江邊的蘆葦之中。三萬士卒分為數隊,楊展令諸將分別帶領,每隊五千余眾,各操大小船只不等。這些船只大多是臨時征召的漁船,民船。

承載不了多少。

不過,楊展已經從川中各部調換過來,來的士卒的家鄉都臨近水邊的,每一個人的水性都是不錯。

即便如此,楊展也是心中無底。

此來楊展是看到了機會,如果此處不大,待張獻忠順流而下,這一戰少不了的,既然都要打,何不選擇一個有利于他的決戰地點。

只是,張獻忠畢竟十幾萬能征善戰之輩。楊展如果胸有成竹,那也是假的。

「報,將軍張獻忠出了成都城。」

楊展說道「有多少船只」

「這」這個斥候一是卡殼了,想了想說道「滿江都是,一眼看不到頭。」

此言一出,楊展身邊的將領,紛紛變色。一時間都有懼怕之先。卻不想楊展雙眼放光,說道「軍無戲言你可敢擔保」

這斥候大聲說道「屬下這差事也做過好幾年了,從來沒有出過差錯,敢用性命擔保。」

楊展大笑說道「張賊破矣。」他見左右不解,說道「岷江航道不寬,張賊船只充塞整個江面,只需一把大火,就讓他進退不能。周瑜能火燒赤壁,我今日也敢火燒青神江。」

楊展一看左右,他們雖然為楊展話語所動,但是眉目之間還有驚恐之意。楊展說道「傳我將令,各部多備火油干草等引火之物。待張賊出現,我沖第一陣,我兒從第二陣,爾等跟隨其後即可。」

諸將听了不由暗自慚愧。楊展分明是將自己父子兩人的性命壓上去。他們還有什麼不奮勇爭先的理由。于是紛紛說道「願為將軍赴湯蹈火。」

楊展各部準備不提。

只見張獻忠大部人馬順流而下。

張獻忠所部人馬之中,也有說頭。如果以內外分,有中軍與外鎮軍,不過而今大西軍蜷縮一地,外軍也紛紛敗回了。不過從資歷上來說,有老軍與川軍。老軍就是跟隨張獻忠入川之前的軍隊。而川軍自然是張獻忠入川之中才被收編的軍隊。

不過,張獻忠對川軍並不是很信任的。

原因也很簡單,川人如此抗拒張獻忠。很多投降張獻忠的軍隊,也很容易跳反過去。故而張獻忠對這些川軍的信任度很低。張獻忠就令川軍在前面開路,即便有了損失,張獻忠也不心疼。

反而是張獻忠老軍,死一個人,張獻忠都心疼。

青神江就是岷江,不過在這個時候被當做是長江的上游。岷江附近都是平原沃土,也就是岷江在,才有四川天府之國。

此刻岷江附近的一個個小河溝之中,楊展所部落帆按槳,就好像是河面之上的一塊木頭一樣。一動也不動,盡量減少大西軍提前發現的可能。

沒有多長時間楊展就看見了大西軍的船隊。

正如剛剛斥候所報,真是首尾相連,船舷相接。如果將岷江河道看成高速公路的話,而這些船只就好像高速公路收費口的車輛,幾乎一個挨一個,雖然彼此之間也有一點點縫隙。但是這樣一點點縫隙,決計不夠他們遇見緊急情況躲避。

楊展心中大喜道「吾計成矣。」

楊展陡然豎起大旗,一聲吶喊,頓時隆隆的鼓聲響起,無數士卒奮力搖槳,一支支小船,就好像是離弦之箭一般,從隱藏的地方射了出去。楊展更是坐在一艘稍稍大一點的船只之上,就站在船首,身後面大旗招展,一個大大的「楊」字。讓所有人都看到,手握彎弓,一根根火箭射在大西軍的船只之上。

楊展所為其實僅僅是一個象征的行為而已。

火箭什麼的僅僅是輔助行為,真正燒起來的卻是火油。

只是火油也有不同的用法。

楊展早就有了準備,他將很多火櫃裝在船上,一艘船僅僅能撞一個兩個而已,這火櫃其實也是守城兵器的一種,中間也有火油,用力推動之下,能將火油噴出來。可以說是原始的水龍車。這東西很早就用在救火之上了。

事實證明這東西用來放火也是一等一的好用。

火油噴出數丈之遠,灑在大西軍的船只之上,隨即有火箭飛至。頓時燒起了熊熊大火。

還有一些船只,上面裝載著干草火油前面有釘板,用力的撞在大西軍的船只之上。立即點燃上面的易燃物,也能燃起大火來。不過這有一點難度,因為大西軍的船只是順流直下的。

想要將火船頂在大西軍的船只之上,卻要費一番功夫。

不過,大西軍密集的船隊也幫了他們。因為他們想躲都沒有地方躲,想避都不可能避。因為前面的船只哪怕稍稍有些停頓,後面的船只就撞了上來。很多時候不是火船撞上大西軍的船,而是大西軍撞上了火船。

除此之外,楊展也多備火器,幾乎將他庫存的火器一古腦的全部弄過來了。

在第一批次進攻的時候,不管是,一窩蜂,還是百虎齊奔,不管是火龍出水,還是虎蹲,佛郎機,大大小小的炮矢。火箭就好像是冰雹一樣, 里啪啦打在船上。

一時間讓大西軍最前面的幾艘船,甲板之上沒有幾個活人了。更不要說反擊了。

這些動作,說起來慢,其實發生就在彈指之間,萬端齊發,也沒有前後之分。楊展數千士卒給大西軍當頭一棒,讓張獻忠根本沒有反應過來,他僅僅是听見前面數里之外,有炮聲響起。頓時問道「怎麼回事」

左右也都一樣的納悶,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不過片刻之後,不用他們說,張獻忠也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因為南邊數里之處,一道黑煙好像黑龍一般,沖向天空,不住的張牙舞爪,被南風一吹,這一條黑龍好像從天空之中俯沖下來,籠罩著船隊之上。

黑龍末端,一片刺目的紅色分外顯眼。

此刻火焰已經彌漫開來,已經不是一條船兩條船的事情了。

張獻忠臉色鐵青之極。眼前的一切讓他滿腔的怒火沒有地方發泄。由于船與船之間的間距太密了,在火焰的驅趕之下一艘艘船只都踫撞在一起。本來還動的船只,在火焰的驅趕之下,慌亂之中,彼此卡在一起了,想動都難。

很多水手一個個跳進青神江之中,拼命的向兩岸游過去。

這種慌亂到極點模樣。怎麼能讓張獻忠高興起來。

「陛下,該怎麼辦」汪兆齡一時間也慌了手腳,說道。

張獻忠輕輕的撇了汪兆齡一眼,對汪兆齡越發看不上了,這個時候不應該是汪兆齡向他獻計嗎,汪兆齡反而問他。

不過,這個時候也不是多想的時候,張獻忠也很是光棍,說道「所有船只就近上岸。」

汪兆齡听了大吃一驚,說道「陛下,舉國之積蓄就在此間了。」

張獻忠冷笑一聲,說道「丞相如果有意,不妨在船上看護如何」

汪兆齡頓時不說話了。

其實汪兆齡所說的不錯,這船隊之中的東西,對大西國來說,的確是舉國之積蓄了。張獻忠也心疼之極,不過他更知道,他最大的財富並不是這些浮財,而是能征善戰的將士。

只要有這些將士在,他就能東山再起。

而這些浮財固然重要,遠遠比不上將士重要,即便如此張獻忠也將楊展恨的牙癢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