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一章 張獻忠父子釋前嫌

明末求生記第四十一章張獻忠父子釋前嫌第四十一章張獻忠父子釋前嫌

成都。

此刻的成都早已人心惶惶了。但是在蜀王宮之中,卻並沒有太多的動靜。蓋因大家的主心骨都還在。張獻忠征戰多年,什麼樣的事情沒有見過,今日不過一敗而已。張獻忠能保持鎮定,那麼下面的人自然也不會慌張。

只是即便如此,該罰的人還是要罰的。

大殿之上,張獻忠高居上位,眼楮微微眯著。好像是一頭打盹的老虎。但是在微微眯著的目光之中,依然有殺意在游動。也不知道是上了年紀,還是最近他生氣的頻率太高,以至于張獻忠的臉色要不必尋常時候,多黃了幾分。

似乎要坐實黃虎這個名頭。

孫可望被張獻忠親衛壓在大殿之上,一五一十的打著軍棍。看樣子結結實實的,一點都沒有手下留情的樣子,孫可望咬著牙,臉上青筋爆出,汗水都流進眼楮之中。

依舊一聲不吭。

旁邊還有人報著數「,四九,五十。」數到五十才停了下來,這些親衛向張獻忠行了一禮,這才退了出來。

孫可望作為張獻忠義子之首,在大西軍之中威望很高,很得張獻忠重用。也正是如此,張獻忠對孫可望寄以厚望。希望孫可望能阻攔明軍一波一波的攻勢。但是孫可望讓張獻忠失望了。依舊免不了懲罰。這五十軍棍,足以將人打殘。也幸好孫可望體格向來健壯,而且張獻忠下令的時候,也吩咐過了。所以孫可望皮開肉綻是免不了的,卻沒有傷到筋骨。休息上數日,就又是一條好漢。

「孩兒謝父王寬宏大量。」孫可望咬著牙說道,他倒不是對張獻忠也有什麼意見,而是他下半身都是傷口,只要微微一動,就觸動新鮮傷口。渾身無法具體形容的痛楚,讓他面部做不出其他表情。

張獻忠說道「坐吧。」

孫可望說道「孩兒還是站著吧。」

張獻忠見孫可望渾身樣子,也知道他坐不下去,也就不說什麼了,說道「如今的局面大家也都說說吧。」

汪兆齡先說道「陛下,而今決計不能退。此戰乃是川中人心所望。北則清廷,南則明軍,東則夏軍,我等必選一處破題,與之相比,明軍在南不過是殘部而已,眾而不齊,樊一蘅雖為名臣,楊展堪為名將,亦不能相合。陛下只是御駕親征,定然能一掃川南群賊。」

孫可望咬著牙說道「汪丞相,這已經不是單單川南的事情了,清軍盤踞漢中,隨時都可能難下。明軍各部大舉反撲,成都風雨飄搖,而我獻營大軍,僅有成都這是十幾萬了,大舉出動,不管是征南還是征北。恐怕一出成都,成都就會投降。這都是拜汪丞相所賜,乃有今日。」

汪兆齡冷哼有一聲,說道「孫將軍獨領大軍,非但沒有平息殘明。反而大敗而回,還有如此說話,本丞相實在佩服。」

一時間以孫可望為首的,張獻忠的幾個義子都紛紛對汪兆齡怒目而視。汪兆齡對這樣的情況,早已輕車熟路,似乎不在乎。

這一出戲,張獻忠看過好多次了。

不過雙方之間的沖突,卻是因為張獻忠生了一個兒子。雖然在這個兒子而今還沒有一歲。但是這個兒子的出現,讓張獻忠心中有了微妙的變化。一方面張獻忠不得不倚重四大義子。他的精銳人馬都是四大義子統率著。

另一方面,張獻忠也想將這一片江山留給自己的孩子。

這是人之常情。

所以汪兆齡的權勢就更大了。

只是汪兆齡的能力卻有不足,也是汪兆齡的年紀尚輕,跟隨張獻忠的時候,也不過是一書生,年過十九歲而已。出謀劃策,或許可以,但是要安撫四川士紳,為張獻忠所用,卻欠了火候。

當然了,這也不全是汪兆齡的錯。

張獻忠性子里也有急躁好殺的一面,汪兆齡也想用雷霆手段來震懾宵小,卻不想雷霆是有了,但是震懾宵小之事,卻是沒有做到。反而弄的一踏糊涂,李定國也多次反對汪兆齡的政策,與汪兆齡弄的很僵。

之前張獻忠一直偏袒汪兆齡。不過,此刻他卻知道,危機時刻,真正能靠著住的還是他四個義子,于是說道「來人。」

立即有幾個親兵上來,說道「在。」

張獻忠說道「將汪丞相請出去。」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大吃一驚,汪兆齡更是面如死灰一般,似乎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張獻忠會做這個決定。但是張獻忠的親兵卻只听從張獻忠的命令,立即將汪兆齡請了出去。

張獻忠說道「你們四個,跟我來。」

張獻忠不用說具體四個是誰下面的人自然知道是,張獻忠的四大義子。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

張獻忠將四個義子引將內室,讓人從後院抱過了張獻忠的親生兒子,這孩子還不足周歲,正是粉團粉團的可愛之極,張獻忠抱著孩子,那張飽經風霜,殺氣騰騰的老臉,一時間綻放起和藹的笑容。只是他手上硬皮老繭太多了,只要輕輕一踫孩子,孩子就開始哇哇的哭起來。

張獻忠將孩子讓四個義子抱。

這四個義子,都是能千軍萬馬之中殺進殺出的好漢,但是抱著這個孩子的時候,卻覺得分外難受。四人都抱了一圈,張獻忠再次抱住了。張獻忠嘆息一聲,說道「當初與闖將彼此都想除之而後快,而今闖將死了,而羅老哥也死了,我黃虎闖蕩這麼多年了,殺人無數,也沒有想過得善終,戰陣之上刀槍無眼,說不得那一天就去了。」

張獻忠此言一出,李定國立即跪地說道「父王天命尚久,何必說這樣的喪氣話」

李定國說吧,其他三個人也紛紛進言,一番勸慰。

張獻忠說道「我們刀鋒討口飯吃的人,不忌諱這個,我就實話實說,我也想過將我這番事業傳給這小子。」

張獻忠這一句話說出來,下面四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不正常。

作為張獻忠最親近的四大義子,要說誰沒有想過繼承張獻忠的位置,那是假的,即便是忠直的李定國心中未必沒有這個念頭。一時間他們心中紛紛暗道「如果今日父王要將這月娃子立為太子,我等該怎麼做」

一時間萬般心思,涌上心頭,即便這些都戰場殺進殺出的老將了,臉上也微微有些變化。

張獻忠也看在眼里,心中一嘆,繼續說道「只是這是不可能的,想讓這小子成事,最少在二十年後了,但上天能給我二十年嗎」

說起來張獻忠比起羅汝才還是年輕人,但也四十多歲了,在後世活了七八十歲是稀疏平常的事情,但是在這個時代已經是高壽了。而且二十年後,他這個兒子才剛剛成年,真能震懾下面的驕兵悍將嗎或者說,這孩子真能活到二十歲嗎

見過太多黑暗面的張獻忠決計不會輕易相信人的善良,索性今日將話說開了。

張獻忠繼續說道「在這亂世之中,將這事業留給他,不是對他好,是害了他。我也知道你們的心思。我今日就讓他來認認你們這些兄長,萬一有一天我不在了,不求你們對他多好,只需讓他安安分分的活下來,傳承我老張家的香火,就行了。」

「我把話說明了,這份基業,將來是你們的。」

至于到底是他們四個人之中的那一個,張獻忠卻沒有說。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