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八十五章 寧遠橋之戰

明末求生記第一百八十五章寧遠橋之戰第一百八十五章寧遠橋之戰

桂林城是一座古城,而桂林城南門更是一座古城門,相傳建于唐代。大抵古代穩定嶺南,大多由湖南轉到桂林,再由桂林轉進兩廣。中原士卒大多從桂林出兵進攻兩廣割據政權。

也就是從這個門出兵的。

故而被成為寧遠門。

更傳奇的是不知道何時有顆大榕樹從城門中長出來,獨木成林將整個城門都籠罩進去。寧遠門又被稱為榕樹門,形成了人從樹中過的奇特景觀。讓誰看了也不得不嘖嘖稱奇。

而寧遠城南橫跨陽江之上,就有一處石橋,這石橋並不算多寬,但正值官道要沖之地。如果這石橋拆掉的。張軒想攻桂林城,就要花大功夫了。而城中這多事情,接踵而來。張軒不知道是瞿式耜忘記了拆除石橋。或者說這一座寧遠橋是石橋,即便是想拆掉,也不是一日兩日的事情。

但是張軒卻知道,這石橋得失,直接關系此戰的開局。

故而張軒馬鞭一揮說道「何人為我拿下此橋」

「末將身為大軍先鋒。」郝搖旗大聲說道「此戰是屬下分內之事。」

張軒說道「好,就看郝將軍之威了。」

郝搖旗大聲說道「請大將軍捎等片刻。」

郝搖旗帶著白余騎就沖了過去。

如果說,桂林城對寧遠橋的重要性,一點都沒有防備,那是假的。只見寧遠橋之上,有數百士卒鎮守。密密麻麻的拒馬鹿角,一根根削尖的木頭向天空之中呈四十五度刺出。

一根根長槍密集的堆積在橋面之上。

守橋的不是別人,正是白玉。

白玉與白貴兄弟兩人是瞿式耜嫡系本部人馬。張軒從南而來,故而南門這個關鍵地方,瞿式耜派別人來,並不放心,就派了自己嫡系人馬。

白玉為不負瞿式耜的任命,更是親自統領這數百士卒。

如果不是寧遠橋上,裝不下更多的人。白玉恨不得將三千士卒在全部放在寧遠橋之上,或者是干脆在寧遠橋南設寨把守。只能說張軒來得太快,桂林城之中很多事情都沒有準備好。

郝搖旗雖然勇猛,但也不是莽夫。

他帶著人並沒有直愣愣的沖過去。

而是帶著人士卒如燕子低飛一樣,從陣前掠過,無數箭矢,火器從馬上打了過來。

白玉畢竟經驗淺薄,萬萬沒有想到郝搖旗來這一守,列在最前面的士卒頓時被打翻了好些人。白玉這才如夢初醒的大喊道「弓箭手上前。長

槍後撤。」

狹窄的橋面限制了他們的調動。

郝搖旗麾下有千騎,大抵一百戶為一隊,分別上前,來回射擊。大抵打了一輪。

郝搖旗呼哨一聲,再次帶隊上前。

這一次上前的人並不多,大概有百人上下,每一個都是各隊之中選出來騎術最好的人。而每一個人手中都甩著一個繩套。繩套在空中甩出一個個圓圈,然後猛地甩出去。然後馬匹立即後撤。

繩套一下子套在一鹿角拒馬之上。借助馬力陡然將這些東西個撤開了。

硬生生的將白玉面前的嚴密防線,扯開一個個缺口。

當然了,這樣的手法,僅僅讓這嚴密的陣勢變亂。並不可能,一下子將所有的鹿角與拒馬。

不過,這對郝搖旗來說,已經夠了。

「殺。」郝搖旗一馬當先。沖在最前面。

「放箭,放箭。」在白玉的指揮之下,寧遠橋上的士卒更顯混亂。但依舊有一部分弓箭手猛地開弓射箭。

郝搖旗一個鞍里藏身。躲過大部分箭矢。看著快到拒馬,鹿角區了。他猛地翻身上馬。長刀在手,甚至幾乎伏在馬鞍之上,大聲說道「殺。」

郝搖旗一身武藝不凡,但是馬術更是精彩之極。馬兒在郝搖旗的指揮之下,就好像是長上雙翼之上。從鹿角與拒馬的縫隙之上,硬生生沖過去,還保持速度不慢。

面對實在過不去的的障礙。就雙腿一夾馬月復,馬兒四肢騰空,一躍而起,狠狠的撞在明軍士卒身上。郝搖旗大喝一聲,這聲音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或許說沒有具體的擬聲詞來形容。如同野獸的咆哮與怒吼。渾如霹靂。

長刀一揮,一圈鮮血順著刀身甩了出去。

這長刀之上,自然不是郝搖旗的自己的血。

而就在郝搖旗身後,千余騎分為兩部,一部在鹿角與拒馬區,紛紛下馬,手腳並用,甚至讓馬兒牽引,努力清理出一條路來,除卻少數幾個人,其他騎兵自忖馬術精湛。但是與郝搖旗這般,形如飛龍,還是做不到的。

他們單單越過一兩個拒馬容易。但是越過一個兩拒馬之後,必然速度下降,再也跳不過去了。

只能清理障礙之後,再追過去。

遠遠看見的張軒,也大聲說道「好。無愧為闖營第一勇士。」

羅岱看了之後,想說什麼。他雖然自負的很,但面對郝搖旗這樣的作為,也挑不出一個刺來,唯一可以說不好的,是郝搖旗單騎沖陣,實在太冒險了一點。但是別人能說他冒險,唯獨羅岱說不得。

因為打起仗來,羅岱比其他人更瘋狂。

「切。」羅岱說道「老子是曹營第一。」

兩丈寬的寧遠橋之上,此刻鮮血紛飛,郝搖旗早就打瘋了。在狹窄的橋梁之上,馬是跑不起來的。但是郝搖旗硬生生驅動馬匹向前撞,長刀快如霹靂,所過之次,只見一抹鮮血紛飛,再能看見人倒地。

再加上馬匹沖撞之下,明軍士卒紛紛後退。

但是後面也是人啊

就這樣人與人就撞在一起。

這些士卒一個個都持刀兵在手。撞在一起的時候,很容易誤傷。即便沒有誤傷,在這樣擠壓之下,也發揮不出多少作用,更並不要說寧遠橋並不寬,雖然也有木頭欄桿。但是如果經得住這麼多人擁擠。

不一會,數次欄桿斷裂開來。明軍士卒就好像是下餃子一樣,噗噗通通的掉落在陽江之中。好在陽江並不是太大河流。流水也稱不上湍急,落水之後,還能活下來。

但是卻失去加入戰場的機會了。

白玉在人群之中大聲呼喝,想要讓士卒回轉再戰。但是此刻郝搖旗的部下也都沖過來了。

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

白玉這些都是一些新兵,保衛家園的精神可嘉,但是論戰斗經驗,哪里比的過這些跟隨羅汝才的精銳老卒。這些士卒很多都棄馬步戰,照樣殺得明軍步步後退。

戰場之上,從來不是人數密度越多越好的,白玉本以為多一些人守住寧遠橋的可能就越大,但萬萬沒有想到,即便再多的人,能派上用場的也不過那一點人而已。

人太多反而影響了兵力調度。

而且士氣這東西,也是在變化之中,在壓制步步後退,後面的士卒也紛紛崩潰,掉頭就跑。

最前面的士卒並非士氣沒有崩潰,而是他們根本無路可退。只能咬著牙拼一條小命。

郝搖旗似乎進入一股瘋魔的狀態,一時間殺的人,人為血人,馬為血馬。而且這郝搖旗的坐騎,似乎也受到主人的影響,原本溫順的眼楮之中,也多出一股殺氣。

時不時的將長長的舌頭伸出來,將飛濺到嘴角的人血,舌忝干淨。似乎一下子變成了食肉動物了。

郝搖旗一刀將眼前一個將官模樣的人給劈成兩半。寧遠橋之上最後的抵抗,一下子就失去了組織,因為郝搖旗殺的人並不是別人,而是白玉。

在士卒紛紛潰逃之際,郝搖旗猛地一抬頭,遠遠看見榕樹的樹冠,以及樹冠下面的城門。

城門是開著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