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六十八章 鄭氏內部矛盾

明末求生記第一百六十八章鄭氏內部矛盾第一百六十八章鄭氏內部矛盾

這個時候的香港島,還不是後世的維多利亞明珠。而是一個荒蕪的小島。因盛產香木而聞名。除卻香木之外,似乎也沒有別的物產了。只有偶爾過往的漁民,或者說是海盜在這里落腳。

而此刻香港島之上,大大小小的船只林立,無數士卒都在清洗甲板。還有一些士卒在船艙之中休息。

最大一艘夾板船上,這一艘船是鄭芝龍的座艦。而今是鄭成功的座艦了。

此刻的鄭成功樣子也有些變化,當初在羅汝才身邊的時候,鄭成功的書生氣還是很濃的,看上去有些儒雅。但是而今鄭成功臉上也蓄著短須。消瘦了不小,膚色也變黑了不少。但隱隱約約有一股男子漢的氣概。即便不說話,一動不動,也有一股威壓彌漫開來。

似乎在短短一段時間之內,鄭成功長大了好幾歲。

鄭成功坐在最大船艙之中,听著使者將張軒行動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忍不住感嘆道「鄭國公真乃當世名將,成功恨不得在身側朝夕請益。」

鄭成功在這里,也是因為鄭氏內部矛盾所致。

鄭芝龍坐鎮南京,將福建這一攤留給了兒子。但是鄭成功與鄭彩為首的一些老臣有了激烈的矛盾。

原因也很簡單,鄭彩為首的一些人,他們想按之前鄭芝龍作法來做,鄭芝龍的做法是什麼,以官養盜。名義上是福建總兵官,但實際上,是海上最大的海盜,凡是競爭對手,都以海盜的名義打壓他們。

而鄭成功卻與他們所想的不一樣。

鄭成功畢竟從小讀的就是聖賢書,他有強烈的入世思想,想要一番大作為,而並不是僅僅當海盜,僅僅為了錢。

鄭成功得了羅玉龍的詔令之後,想整頓兵馬,一舉西進掃平廣東。立下功勞,讓鄭氏在大夏朝廷之中更進一步。這個願望是好的,剛剛開始鄭彩等人也覺得不錯。

但是在攻潮州不克之後,卻不一樣了。

鄭成功是一個心狠的人。

打起仗來,他只要潮州城,其他的什麼都不管。硬磕潮州城,讓鄭氏陸師傷亡慘重。當然也有鄭氏陸師實在能力有限,也就鄭鴻逵一部有些戰斗力,而這一次鄭鴻逵偏偏沒有來。

因為鄭鴻逵明白,他大哥想給佷子鋪路。他來湊這個熱鬧干什麼。

鄭成功畢竟年輕,現在的鄭成功還不是後世經歷種種變故之後,近乎白手起家的鄭成功。他還稚女敕的很。

一味督促強攻,鄭彩就不願意。

在鄭彩看來,鄭家的根本在海上,而不是夏朝之中,而鄭家陸師幾乎都是水手上岸,死傷太多,會影響鄭家的勢力,對于大夏朝廷的命令,對鄭家有利,就遵守,對鄭家沒有利,就無視就行了。

鄭家只要能在福建做自己的土皇帝就足夠了。

兩人之間的矛盾,不僅僅是彼此的意見不同,還包括了少主,與老臣之間的權力爭執。

最後雙方鬧的不歡而散,以鄭成功自帶水師西征做了了解,將潮州城下的事情交給了鄭彩。在鄭成功離開之後,鄭彩就再也沒有猛攻過潮州城。彼此之間似乎相安無事。

知道是在打仗,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探親來了。

鄭成功之所以帶領水師走,也是因為鄭氏的精華都在水師之中,不管怎麼說鄭芝龍沒有死,他還在。只要鄭芝龍在一日,鄭氏水師就不可能擁護別人。

鄭成功一路西征,倒是打了不少勝仗,不過他的勝仗,更多是與海盜打的,而不是與明軍打的。

鄭成功甚至冒險闖入珠江,想一舉攻下廣州城,但都被明軍與海盜聯手給挫敗了。鄭成功又不想回去看鄭彩的臉色,索性在南海之上兜圈,也不是徒勞無功的,鄭成功的權威一般在東海,與台灣海峽之上,對南海卻控制不深,經過鄭成功這一番耀武揚威,南海也成為了鄭家的地盤之一。

這種收獲,對鄭家來說,甚至比多攻幾座城池好的多。

鄭成功也在南海之上,建立了好幾個據點,而這里就是其中之一。

「鎮海將軍,大將軍在廣州等候將軍大架光臨。」這個使者說道。

「好。」鄭成功說道「我這就去。」

鄭成功于公于私,都願意去見張軒。于公張軒的官位在鄭成功之上,鄭成功攻入廣東之後,也歸張軒節制。于私,鄭成功想在鄭氏之中豎立威信,就需要一場大勝,而不是這些與海盜打的小戰。

這些都只有張軒能給他。

鄭成功雷厲風行。

立即揚帆,帶著身邊的大將,如施瑯,等大將,帶著大量的船只逆流而上,向廣州而來。

張軒得到消息之後,在廣州碼頭上迎接。

鄭成功見張軒居然在碼頭之上迎接他,立即下船,說道「末將不敢有勞大將軍相迎。」

「當得。當得。」張軒說道,他一邊說一邊抓住鄭成功的手說道「大木此來,可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了」

「卻不知道末將能幫大將軍何事」鄭成功問道。

張軒說道「鄭廉,你給他說說。」

「是。」鄭廉他答應下來,跟在鄭成功後面,亦步亦趨的,小聲將情況介紹給鄭成功。

此刻丁楚魁大軍東進,水陸並進的消息已經傳來了。張軒對此也有一點準備,比如許都所部,與羅岱所部也都前後腳的到來了。雖然僅僅是數日時間之內,張軒手中已經有三萬雄兵了。

有這三萬士卒,張軒就看丁楚魁踫一踫的。

但是有一些士卒,張軒拿他們沒有辦法,就是水師。

丁楚魁大軍收編了大量的海盜。這些海盜組成了一支強大的水師,而廣州也是臨海的,有這一支水師在,張軒難免束手束腳的。他已經做好了先固守廣州城,等江西,與福建兩方面來援,會師于廣州城下的準備。

卻不想鄭成功來的如此及時。

鄭成功听聞之後,眉毛一挑,似乎根本不在意。

張軒問道「大木,岸上的事情,交給我,水中的事情交給你,卻不知道大木能不能行」

「請大將軍放心,不過是手下敗將而已,一群喪家之犬,以為抱團之後,就不是喪家之犬了」鄭成功冷笑說道「狗總就是狗。」

「說的好。」張軒大笑說道「一群宵小之輩。不足為具,今日我就看大木在珠江之上,盡展鄭氏家風了。」

鄭成功也笑道「請大將軍拭目以待。」

三言兩語之下,張軒就與鄭成功確定了迎戰丁楚魁的策略,就是正面迎戰。一戰潰敵。

其實在張軒的幕府之中,也有一些對鄭成功的能力感到懷疑,現在的鄭成功的履歷,太像是膏粱子弟了。借助鄭芝龍的勢力,一躍成為先帝親信近臣,因為鄭芝龍入京,並捐獻銀兩,又一躍成為鎮海將軍。

在鄭成功幾乎沒有打過什麼仗的情況之下。就已經在夏朝之中,佔據了有些人一輩子都無法登上的高位。

如何不讓人懷疑鄭成功的實力如何,須知同一支軍隊,在不同人的手中,也有不同的戰績。所以很多人都建議穩一穩。

但是張軒卻相信鄭成功。

原因自然是張軒相信,後世國姓爺的能力,雖然是初出茅廬,但是必然有震驚天下的一日。如果是陸戰的話,張軒還要留一個心眼,畢竟似乎這個國姓爺在陸戰之上,並不是多精通的。

但是在水戰之上。張軒卻放心的多了,明清之際,水戰名將都在閩地。連攻台之戰,也是閩人的內戰而已,不相信他們相信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