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五十九章 紹武政權的覆滅三

明末求生記第一百五十九章紹武政權的覆滅三第一百五十九章紹武政權的覆滅三

天亮之後,韶州的船只立即北上樂昌。將鄧和所部接過來。同樣來的到的,還有傅上瑞。張軒直接讓傅上瑞掛上廣東巡撫的官餃。統領一路上所攻克的府縣。

與這些降官打交道,還是用同樣降官出身的傅上瑞比較好。傅上瑞一到,立即震懾住韶州府上上下下。即便是有些敢做小動作的人,也不敢輕舉妄動了。

可謂是立竿見影。

如此張軒也就放心多了。

與根本沒有下船鄧和所部一起,張軒也帶著親兵三千余。登上了船只。百余艘大大小小的船只擠滿了江面,這樣規模的船隊,在韶州還是比較少見的,似乎一口氣,將整個韶州的船只給清空了。

最後放舟順流直下。連克英德,清遠兩地。

兩縣完全沒有防備,比韶州的防備還有所部足。只要派人先行潛入。然後奪下城門,就可以了。

兩地官員也都望風而降。沒有如之前的那樣的硬骨頭。

不過,張軒也不敢完全相信這些地方官,誰知道他們會不會轉手將他們給賣了。故而每一個縣留了一個哨的人馬駐守。

別的要求沒有,但必須封閉城門三日。三日之內,就是舉城遭遇祝融之災,也不能踏出縣城一步。

而在清遠縣的一部,還有一個特別是的任務,就是封鎖河道,不許一艘船只南下。

不過,對于這個任務的執行結果,張軒並不抱什麼希望。

任何事情,並不是上嘴唇踫下嘴唇就能做到的。

只有區區五百士卒的,如何能在看守清遠縣城的同時。又封鎖住江面,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過,張軒還是給他們留了一些幫手。

就是運送他們過來的韶州水手。

這些韶州水手已經上了大夏的船,即便他們有機會在紹武面前分辨。想來紹武也不會相信他們所是的話。

這還是讓他們先有機會。

恐怕他們這些人落到明軍之中,連一個申辯的機會都沒有吧。

在張軒又是恐嚇,又是獎賞,這才將這些水手拉到他們這邊,至于他們到底能不能封鎖住江面。張軒也沒有多上心。

不是不上心,而是盡人事而听天命,一個人大時代的洪流之中,既是有力的,一是無力的,或許一個能掀起極大的波瀾,但是同樣一個人,即便是諸葛亮也做不到面面具到。

而且張軒也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就是從陸路趕往廣州府。

為什麼不走水路

很簡單。北江在三水與西江合一,向東流去,從廣州府之南流過。想要從水路到達廣州這是必經之路。

不過,想想就知道。丁楚魁大軍正在三水之西,圍攻肇慶府。

也就是說,這一條水路,不僅僅是張軒從清遠到廣州水路之上的畢竟之路,也是丁楚魁的後勤補給線。

而且紹武招安了很多海盜,他們在水面上的力量,定然要比張軒這些船只要厲害的多了。

張軒即便是傻了,也不會走這一條路。

不過,從清遠到廣州也不過一百多里。大軍急行,不過一兩日就到了。

只要能跑的過消息,廣州城就在張軒的手中了。

張軒收攏清遠一縣所有馬匹,不過得駑馬三百匹而已,而且相當一部分的馬匹是滇馬,讓張軒看來,這哪里是馬。根本就是驢子。

不過,南方本就是這樣的。

張軒將這是三百匹馬,全部給了馬三寶所部,馬三寶雖然隨軍而來。但是他的馬匹跟著羅岱所部戰馬一樣,都落到最後了。

如今只能騎乘這樣的馬匹待命了。

而張軒的命令是,在大軍之前開道,從現在到廣州之前。凡是撞見大軍普通百姓,全部就地鎖拿。交于後軍處置。

有可疑人物,可以就地處決。不必等候命令。

這一道命令,分明給馬三寶自由裁量殺人權,他說誰可疑,誰就可以可疑了。

但是關乎數萬大軍性命的時候,張軒寧可多殺幾個人,也要盡可能的保證的大軍行軍的秘密不暴漏。

與大軍的行蹤相比,幾個人,幾十個人的性命,根本算不了什麼。

不過,即便如此張軒也不敢保證。任何消息都沒有被泄露出來。

而這個時候,還有一個人再為張軒查漏補缺。

正是胡澹。

此刻廣州城之中一處院落之中,胡澹坐在太師椅之上。一只手托著茶碗正在細細品茶了。而下面站著幾十大漢。

這幾十大漢,都是一身短打衣服。看上精神抖擻,雖然沒有帶兵器,但是一股軍中氣度是瞞不過人的。

胡澹淡淡的說道「家里要來人了。我們在廣州做這麼長時間,今後是個什麼下場,就看今個這一著了。之前的事情,都是文戲,今個是武戲。如果怕了的話,事先說出來。我允了,但是如果用你們的時候,給我出了差錯。就不要怪我無情了。」

由于在敵境之中,說話的時候,都用的是暗語。

「請掌櫃放心,來的時候,主家都安頓好了。我們也是打過土匪的。自然什麼時候該怎麼做,真到時候,我們也知道怎麼才能給妻兒留個念想。」一個大漢說道。

這個大漢名叫王承業。乃是廬江人。乃是一等一的厲害角色,原本在李汝桂軍中,但是李汝桂為阿濟格所殺。

王承業是拼死殺出的一員。後隸屬于張軒軍中。因為敗軍之過,不過百戶而已。

張軒令胡澹招收細作,胡澹招募的標準,就是家在大夏境內,有父母家小。勇武過人,又沉淪下僚之輩。

數來數去,就看到了王承業。

即便是張軒號稱公平,但是很多事情也是免不了的。

張軒提拔軍官的秩序,也是從自己舊部之中提拔。而王承業就算是有些本事。不是張軒嫡系,又不是義軍老兄弟,乃是曹營打到廬江之後,才投軍的。

在提拔的時候,自然會放在後面考慮。

當然,如果他的才能落到張軒的眼中,又是另一回事了。但是張軒也只有兩只眼楮,他麾下有十數萬人,並不是每一個基層軍官,他都能過一遍的。

王承業也不甘心如此,故而甘冒大險跟著胡澹來此。王承業很有手腕,將抽調過來的好手,一一收服。他就成為了這些暗探之首。

「好。」胡澹說道「那麼我就開始安排事情。從消息都是從北邊傳來的,立即派人埋伏在城北。凡是官府加急快報,不管是什麼統統截殺。」

「是。」有四五個大漢應命而去。

胡澹看向王承業說道「真正大事是接應掌櫃進城,我們這些人根本不夠,王承業,你手中現在有多少人」

王承業說道「青壯三百。加上老弱,應該有五百有余。」

「將人全部帶來,在這里分家伙,等城外有信號,立即接應。」胡澹說道「到時候,我也上陣。」

王承業說道「何至于此」

胡澹說道「何至于此這一戰勝了,什麼都好說,如果不勝,你我都要身首異處。瓊山,不可有婦人之仁。」

王承業的嘴角之中有些苦澀,知道被胡澹看出來了。

王承業麾下這數百人是怎麼來的。廣州戰亂之中,自然少不了難民,王承業就與這些難民混在一起,在難民之中拉出一批人馬,與廣州城的幫派爭斗,在外人看來,不過是這些上不了台面的東西,互相爭斗而已。

但是王承業卻不能不在乎,這些人很多都是孩子,好容易活下來,他再將他們推進這個火坑之中,卻不知道是好事壞。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