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五十一章 武江行

明末求生記第一百五十一章武江行第一百五十一章武江行

天光大亮之後,大軍才會進入武江河谷之中。但是有人比他們走的還要早,就是以秦猛為首的先鋒。

他們要承擔為大軍開路,尋找宿營地的任務。

這里本沒有什麼道路,有的就是千百年間武江水沖刷出來的谷道,已經沿著谷道兩側的坡地。

剛剛開始的時候,這谷道還是相當的開闊。

但是越往東走,山就從兩側逼迫過來,大片大片的紅色山石,被沖擊的千奇百怪,很多時候都出現兩岸絕壁對立,中間唯有一線的景致。

而且這些山石都是紅色。

這里乃至金雞嶺都是典型的丹霞地貌。

甚至被命名為丹霞地貌的命名地,廣東丹霞山,就是韶州境內,與這里相距不遠。從坪石到樂昌,都是典型丹霞地盤。

色如渥丹,燦如明霞。如此絢爛的色彩,千奇百怪的石頭,即便是平日路過,也值得一觀。

但是這樣的地形給行軍帶來很大的困難。

越縮越緊的兩岸,乃至有山石突入江中,讓武江因之繞道。但是大軍就不好辦了。

這個時候,就是秦猛等人派上用場的時候。他們竹筏靠著石壁綁緊,再借助水的浮力,打造一個走廊。大隊人馬可以踩著竹筏,走過這一段峭壁。進入下一道河段。

由于武江水本來就淺,再加上武江的汛期與雨期幾乎都是重合的,說明一個問題,武江是那一種,一但下雨,河水就迅速暴漲。一旦不下雨,河水就迅速回落。因為有山中泉水支撐,即便是雨水很少,也不至于斷流。但是與大雨之時,就不用說了。更是迅速溢滿河道。

所以十幾日不下雨,武江的水位下降了不少,兩岸大片大片的河灘退了出來。大片大片鵝卵石的土地上,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比如說石頭咯腳。

畢竟張軒大部分士卒穿的都是草鞋。草鞋鞋底對石頭的防御能力,幾乎等于沒有。走在鵝卵石上面,估計並不好受。

還有淤泥問題。

退卻的河道有時候並不是全部都是鵝卵石,還有不少淤泥地。雖然武江水畢竟淺。但是這個淺是相對而言。

相對于船只的吃水來說,這是淺。但是對于人來說,卻是另一回事情了。

很多地方淤泥足以淹沒一個人。

這個時候竹筏再次派上用場了。將竹筏釘在一起,搭在淤泥之上,兩側用繩索固定住,大軍走上去,或許有些下陷。但是大問題卻是沒有的。

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很多時候甚至要士卒涉水而行,也是將輜重放在竹筏之上,拖在江中,解除了士卒很多負擔,否則三日之內,走出這一片山區幾乎是不可能的。

就這樣大軍出動的時候,很多地方都已經修整好了。

張軒徒步走在鵝卵石之上,並沒有騎馬。

剛剛進入武江峽谷之中的時候,其實還可以騎馬的。

但是張軒表示與士卒同甘共苦的態度,徒步行走。

張軒雖然穿著軍靴,但是踩在鵝卵石之上,剛剛開始的時候還不覺得怎麼樣。但是時間長了,張軒只能將靴子月兌了。

原因無他。很多地方涉水而行,水或許不深,但是漫過腳踝卻是沒有問題的,張軒的靴子頓時沉重起來,好像是灌了幾斤鉛一樣。

這種額外的負重讓張軒承受不住。

隨即張軒就換了一雙木屐。

木屐這種鞋,雖然原產于中國,在東晉一度非常流行。但是後世多存在于日本,大體就是一塊木板下面兩個木齒,再兩根繩子綁在腳面子上。

與涼鞋有些相像。

在後世看來,這根本是趕路穿的鞋。但是古代很普遍的。

李白的詩詞之中就有「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等語可見古人連登山都穿著木屐。就不要苛責張軒了。

張軒甚至將全軍士卒的草鞋換成木屐都做不到。

一支木屐不算是,但是一但成為全軍的裝備,就要準備數萬,數十萬之多。這就成為大問題了。

張軒柱著一根木棍,行走在山山水水之間。

只見兩岸山峰來去迎接來去。流水冉冉在身邊流過,甚至有時間踩在竹筏之上,有流水從下面沖到木屐之上。漫過腳面。

那種視如懸浮的清水,再加上兩岸綠色的植被之中,**著紅色岩石,看上去綠紅交錯。甚至還有很多不認識的鳥兒站在枝頭看著下面大量的直立猿行動,或許猜不到這些自立猿的在做什麼。隨即振翅飛去,它們還有自己的生活。

這種有翅膀的鳥兒,不懼怕大隊人馬,不過飛走而已。

但是水中魚兒,已經山間來飲水的小獸卻倒了霉。魚兒還好說藏在水中,只有少數倒霉的被刺中。但是那些飲水的走獸,遇見大軍之後,能逃月兌的都是少數的。

這種數百年的原生態的景色,讓人流連忘返,甚至忘記了是在行軍之中。

在中午休息的時候,張軒也吃到了他從來沒有吃過的野味。不是別的,是一只豹子,張軒也不知道是什麼品種,是在河邊飲水的時候,被弓箭射中的。同時送給張軒的還有一張完整的豹皮。

雖然行軍之中,沒有什麼大廚烹飪,不過是用炭火烤熟而已,但是豹子肉獨特的味道,卻給張軒留下了深刻的意見。

不過到了下午之後,張軒就沒有心思多看這些景致一眼。

一來是看慣了。

二來,卻是累了。

一口氣在復雜地形之中走了十幾里路,張軒感覺到自己的體力有些支撐不住了。他心中暗道「我常常嘲笑張應元,卻不想我自己的體力也下降了不少。」

張軒依舊很久沒有與士卒一同行軍的了。很多時候行軍的時候,不過是騎馬而已。養尊處優之下,體力自然下降。

其實張軒並不算太辛苦。最辛苦的是後勤的縴夫。

這些縴夫倒不用拉著竹筏,但是他們必須拖住竹筏。

原因無他,武江水流速度可比張軒他們行軍速度快多了,而且水中各種各樣的情況層出不窮,故而這些縴夫,只能硬生生的拉住竹筏,讓他們不飄走。否則大軍還沒有到樂昌,大軍的輜重就已經到了樂昌。

第一天整整走了五十里上下。走得張軒身心俱疲。夜晚時分,張軒在一個營地留下來休息。

張軒所在營地是最好的一個營地。

是在一處溶洞之中,溶洞地面不小,中間還有流水匯入武江之中。千奇百怪的鐘乳石,在火光之中。散落開來無窮的影子,猛一看雖然火光跳躍而跳躍,就好像是鬼魅一樣。

這個溶洞看樣子能容納數百人休息。張軒與他的隨從都在這里休息。

這樣的溶洞並不少。這種地形被稱為咯斯特地形,而郴州一帶,這種地形比較明顯。而這里與郴州也不遠。故而大大小小的溶洞不少。

但是這些溶洞不少,也不足以容納下所有士卒。

故而大部分士卒,就在河灘地面子上,點起一堆堆篝火。以一隊十個人簇擁在一起,披上一層褥子。相互依偎著進入了睡鄉。

一路篝火沿著武江河道蜿蜒向東而去。從天空看下去,就好像是一串會發光的珍珠。

張軒累了,再加上明天還要趕路,故而睡的很早。本以為會一覺睡到天亮,卻不想半夜時分,他很被叫醒了。

張軒睜開眼楮迷迷糊糊的問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鄭廉帶著幾分惶恐之色,說道「大將軍,下雨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