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京決定

明末求生記第一百一十三章南京決定第一百一十三章南京決定

南京皇宮之中,一封八百里加急的書信送到了羅玉龍的手中,不是別的,正是張軒的戰報。

「好。好。好。」羅玉龍大喜過望。

得到長沙大捷,隆武的消息後,羅玉龍簡直高興的不能自制。

張軒的這一場勝利,對羅玉龍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他的重要來自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自然是大夏戰略上的改觀。最少大夏西京,已經不成為前線了,長江中下游精華地帶。都可以為大夏中樞物資,而不是中樞承擔各地的邊防問題。

雖然戰事還沒有完全結束,但是羅玉龍已經看到了,南邊戰線推進到了南方,最少可以依靠五嶺布防,即便是不南下兩廣,在南方也可以抽調一部分兵力調到北方去。

有力的緩解了大夏的戰略局勢。

另一個方面,就是確立了羅玉龍的權威。

羅玉龍剛剛登基,即便實際上掌控大夏權力已經很長時間了。但是在夏營老人心中,還是少些分量。

新皇登基從來就是這樣的。

羅玉龍籌劃南征之事,未必沒有想要一場勝利確定自己的威望。

只是事情一件趕著有一件,南征之事,不得不在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之下,發起進攻,如果說羅玉龍沒有擔心,是不可能的,但是他更明白,作為他登基以來,第一個大動作。

只能勝不能敗了,勝了什麼都好說,如果敗了,他的威信,會受到近一步的打擊。

所以要緊牙關也要支撐張軒。

好在,張軒勝仗不斷,之前還有翻盤的可能性,但是長沙一下,隆武。這結果再也沒有翻轉的可能了。

這一場勝利,也大大確定了羅玉龍的權威,羅玉龍身子從身邊的重臣眼中看出來一絲畏懼。心中自然高興之極,一口氣連說來了三個好字。

「李國輔召集文武大臣商議長沙戰事的封賞。」羅玉龍說道。

「是。」李國輔立即安排下面的人去辦這一件事情。

消息傳播的很快,當各部大臣來到的時候,所有大臣都知道了。

「恭喜陛下。」這些大臣見了羅玉龍齊聲說道。

「長沙大捷,乃前線將士用命,諸位臣工竭力支撐所致。」羅玉龍說道「諸位皆賞賜一月俸祿。」

「謝陛下。」文武大臣齊聲說道。

其實真正能站在羅玉龍身前的大臣,大多不需要這一個月俸祿的。

這些客套話說完了,羅玉龍就開始說正事了,說道「南征軍諸將該如何獎賞諸位愛卿有何想法」羅玉龍先將目光投向了楊承祖。

楊承祖現在主持樞密院,從名義上來說,是武將之首。這個問題也該他發言。

楊承祖說道「以臣之見,去掉鄭國公權征南大將軍,正式冊封為征南大將軍,追封鄭國公祖上三代。京中賜宅,再斟酌一下賞賜田畝,銀兩。鄭國公乃長公主之婿,也陛下得用的人,陛下也當為將來留些余地。」

張軒的冊封,楊承祖也是想過的。

不過,張軒的冊封很不好辦。

為什麼,鄭國公的爵位已經很高了,後面雖然還有王爵。但是張軒還不足三十歲,天下未定將領征戰的機會太多了,總不能將張軒弄到封無可封的地步吧。

如果在爵位上不能封賞,一般都轉換為封妻蔭子,封妻子誥命,給兒子封一個官,但是張軒的妻子乃是秦國大長公主,根本不需要,兒子還在肚子里面還沒有出來。只能在物資上補償一些了。

羅玉龍听了,心中也微微點頭。

在他心中,張軒遲早是要封王的。

但是要怎麼封王卻是一個問題所在,有什麼太急不是什麼好注意。

「那麼下面諸將怎麼封賞」羅玉龍說道。

楊承祖立即明白,羅玉龍已經默許了他的方案,直接問下面人封賞方案,甚至還有一種別的意味,那就是既然已經短了張軒,下面將士的封賞,就萬萬不能短缺,甚至好多封賞一些。

楊承祖說道「臣已經確定,此戰,封周輔臣,羅岱,曹宗瑜,許都,鄧和,王進才,高一功,等七人為侯,名號還需要禮部多加斟酌,想來如此就可以讓南征軍上下滿意了。凡是封侯之人,皆在京中賜宅,並賜良田,使之立業。」

羅玉龍明白,楊承祖這個大禮包分量十足。侯爵可以是說很多將領一輩子奮斗的了。這一次封侯之中,其實有人的功勞稍欠的,比如王進才。只是看在張軒的面子上放了一點水。

大夏伯爵以上,除卻個別之外,都要在京師賜宅,既是恩賞,也是限制。

比如這些新出頭的勛貴,都是領兵大將,做皇帝並不加以限制,恐怕在京師都睡不好覺。

羅玉龍轉過頭對錢謙益說道「錢先生,湖南既然已經抵定,你們要速速草擬官員,到湖南赴任。還要調撥銀兩,支援長沙。長沙大戰雖然沒有了,但是將來一段時間,恐怕也不會太平靜。」

錢謙益一听,暗暗叫苦,說道「陛下國庫,實在是沒有銀子了,上次如果沒有閩王,長沙之戰,根本就打不起來,而今秋稅是上來之前,實在是沒有一分錢向南邊撥了。再加上張將軍,還在圍困贛州。而今也需要大量物資,陛下就是殺了臣,也拿不出銀子來了。」

羅玉龍也明白朝中的難處,心中固然想乘勝追擊。但也知道錢謙益所說的是現實問題。

張應元在吉安大破何騰蛟,隨即追到了贛州城下,屢次攻城不克,只有圍困了,一旦圍困,所需要的物資,就相當之大。且不說大夏的財政本就捉襟見肘,即便不如此,一次支撐兩個戰場,也不是什麼明智之舉。

「陛下,臣也以為,長沙接下來的舉措,也應該讓鄭國公呈上來方略,朝議之後,再做定奪不遲。」楊承祖說道「而今北京方向,也有異動,大軍調動的傾向頻繁,臣看探報,東虜秋後出兵,已經是確定無疑的事情了。唯獨弄不清楚的是,東虜用兵在何處,故而臣請且放一放南邊的事情,注意北方的情況如何。」

羅玉龍心中有些疲憊,大夏從河南到大海,與東虜千里接防,也就是處處為敵,整個北方防線,牽制了大夏太多的兵力了。幾乎北京一有動靜,南京就躁動不安。

與南明相比,東虜才是大敵,這已經是共識了。

「如此也好。」羅玉龍說道「立即給張軒傳令,讓人呈上平南方略,帶來讓將封賞之事,一並傳過去。」

「是。」李國輔說道。

趁著文武重臣都在,不過一會功夫,就讓人將封賞文書草擬好了。羅玉龍下令將封賞送過去。

「而今,就說說北邊的事情吧。」羅玉龍說道「高杰那邊怎麼樣了」

羅玉龍的目光直接射向羅戴恩。

羅戴恩說道「臣已經派人說通了邢夫人,高杰已經有些心動,準備不日讓世子,高元爵來南京拜會陛下。而且鹽政的事情,高杰也松口了。願意將鹽政交給朝廷,只是他要朝廷協餉三百萬兩。」

「好。」羅玉龍說道「錢不是問題。只有他肯讓朝廷插手鹽政。」

說實話,一年三百萬兩,高杰是獅子大張口。一年的鹽稅,大概也就這麼多了。朝廷如果答應下來,幾乎一點好處也得不到,反而平白替高杰管理鹽政。幾乎是打白工。不過,這事情在羅玉龍這邊不是這麼算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