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求生記第一百一十一章夜變三第一百一十一章夜變四
就在張軒與鄭廉在那邊商議詩文的時候,外面廝殺陷入最慘烈的時刻。
大片大片的篝火倒在地面,有的甚至燒到很多帳篷之上。燃起了熊熊大火。
不過的光源發射出不同的光線,在光線交錯之下。所有人的視線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數米之外,僅僅能看見人影晃動,看不真切是誰,甚至有些時候,也分不清楚是自己人,還是敵人。
故而這樣的廝殺之中,誤傷有不少。
列陣而戰,也是不可能的。
只能陷入混戰廝殺之中。
張軒的親兵與郝搖旗帶來的士卒夾雜在一起,一時間什麼火銃,弓弩全都不管用了。
高一功感到一種久違的感覺。
身居高位之後,高一功也很少與人動手搏殺了。不過他與張軒不同,張軒本身就不能打的,但是高一功當初也是闖王麾下的一員驍將。此刻都起手來,也不讓馬三寶。
而且高一功,還有一重身份加成。
他畢竟是高一功,是全營的主將,這些士卒大多都是他的部下,都見過高一功。搏殺之際,目光不能及遠,唯有交了手之後,才發現是高一功,陡然一驚之下,勝負立判。
雖然僅僅是小小的失誤。在混戰之中,就能決定生死了。
郝搖旗根本沒有在乎這些人,他一個勁的向帳篷方向殺了過去。
因為他在做出這個決定之前,就已經將跟他一起行動的人當做死人,同樣被當做死人的,還有他自己。
所謂一夫搏命,萬夫難當。如郝搖旗這樣猛將拼命,能擋住的人更是少之有少。馬三寶剛剛出來之後,就看見郝搖旗。他想不看見都不行了、蓋因郝搖旗就是鋒矢所在,焦點所在。
馬三寶大喝一聲沖了過去,長刀先將一個火盆挑了過去,火盆帶著火炭砸了過去。
郝搖旗一腳踹開,火盆在天空之中陡然散開,「崩」的一聲,化作無數紅色的光芒飛濺而出,落到一些士卒身上,這些士卒紛紛避讓。馬三寶連讓帶刀撞了過去。
由于張軒帳篷附近有太多的鹿角據馬,封鎖了道路。郝搖旗也不可能騎馬闖過來。只能下馬步戰。
兩人空出一片空間之後,馬三寶與郝搖旗就撞在一起。
兩個陝西同鄉,在長沙地界之上,要拼個你死我活。
不過比郝搖旗,馬三寶勇則勇矣,但是還欠些火候。畢竟比起郝搖旗跟著李自成出生入死轉戰來
說,還是稍欠火候。再加上郝搖旗拼命之態,一時間居然被壓制住了。
馬三寶倒也沉得住氣,他雖然在與郝搖旗交戰,但是目光掃過整個戰場。
因為能見度的原因,馬三寶所看的僅僅是戰場的一角。即便是這一角,馬三寶就能看見很多東西,比如說,郝搖旗的人已經攻不動了。
張軒的親兵大部分都過來了,數量上已經超過了郝搖旗帶來的人。
張軒對全軍上下士卒盡量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固然在軍中名聲很好,更不要說這些跟在他身邊保護他的人了。張軒盡量先提拔親兵出身的人,這些人在南征軍中都已經自成一系了。
如果實在是不能為官,長期在張軒親兵之中的士卒。張軒更是照顧有加。額外有並不少照顧,即便是傷殘了,也能養在鄭國公府中。所以張軒親兵之中,決計不乏願意為張軒赴死之人。
郝搖旗僅僅能殺一個措手不及而已。等他們反應過來了,想要有所進展,非一步步鮮血殺過去不可。
甚至隨著時間的推移,劉體純也帶著士卒從後面殺了過來,郝搖旗所部更是陷入左右夾擊的處境之中。可以說,如果沒有新的變化,郝搖旗想沖到張軒身邊都是不可能的。
郝搖旗自然也能看到這一點,心中暗道「不行,不能再繼續下去了。」
郝搖旗目光聚集在馬三寶身後十余米的帳篷之上,郝搖旗眼楮微微一縮,忽然迎著馬三寶的長刀,不閃不避。馬三寶一刀斬在郝搖旗的肩膀之上,馬三寶決計會手下留情。
這一刀又快又狠,一刀下去,首先破碎的是盔甲。
里啪啦的甲片蹦碎,隨即切在內甲之上,然後斬內甲,鮮血迸濺,馬三寶感到有什麼硬物擋住這一刀,才听了下來,馬三寶憑借砍人無數的手感,知道是斬在骨頭之上。
馬三寶來不及高興,就已經有一種不好的預感了。
因為這一刀太容易了。
果然不出馬三寶所料,郝搖旗一腳踹在馬三寶胸月復之間。馬三寶頓時感覺肚子之上,有是東西向上翻滾。整個人下意思向後退了幾步。這是一種本能反應,兩人近身搏殺,在落于下風的時候,遠離對手才感動安全。
但是馬三寶剛剛退下來,立即感到不對。現在的情況,他死也不能退。
果然,郝搖旗猛地沖了過來。
也有幾個士卒攔郝搖旗,但是都被郝搖旗順手一刀殺了。
「大將軍小心。」張軒忽然听見外面無數人大喊,立即感到不對。
二話不說,一只手拿著長劍,另一只手翻出一個金黃色的東西,現在很多人都眼熟的東西,就是左輪手槍。
這是張質督制的,整個大下也不過十余支而已,純銅打造。燧發發火,其實很沉的,硬邦邦一坨,有好幾斤重,威力也不好,發火率也低,很多時候打好幾下,都打不開火。
雖然這東西對張軒來說,不能算得上合格品,但是張軒還是非常喜歡,就隨身帶了一支。
張軒帶著這東西,很多時候,不過是代表一種態度,他支撐制造新火器的態度,張軒還沒有想用這實戰,卻不想這實戰的機會就來了。
郝搖旗一刀劃在帳篷之上,將帳篷劃開一個大洞。
「砰。」的一聲,張軒見帳篷上出現刀刃。二話不說,就開了一槍。
郝搖旗感到一陣炙熱的風暴從他頭邊擦過。他心中一凜,又暗自慶幸「他只有開一銃的機會。」
郝搖旗整個人闖了進去。
「大將軍快走。」鄭廉與幾個文士紛紛撲了過去,也不過自己根本不是對手。如果姚啟聖與胡澹在這里,說不定還能走兩招,但是他們這些人卻遠遠不行了。
似乎很多人都以為古代讀書人都是手無縛雞之力,其實這是一種誤解。至少明代讀書人之中有很多人都是文武雙全,就是陳子龍也師從名家,學過劍術。就張軒麾下的讀書人而言,胡澹伯父是明總兵,會一些拳腳功夫,而姚啟聖號稱任俠,長劍也玩得賊溜的。
郝搖旗目標只有張軒,身子一撞,就將這些人給撞開了。
不過,這一撞給了張軒的機會。
張軒立即開火。
只听「 」的一聲,張軒的額頭上瞬間冒汗。沒有打響。
燧發槍就是這樣的問題比較多,並不是火銃從火繩槍換成燧發,就好的,火繩槍雖然有這樣那樣的不方便,最少只要你點了,就會發火。但是燧發槍很多時候就看運氣了。
特別是工藝不成熟的時候。
但是工藝也不是一日兩日能夠成熟的。
張軒連忙一轉,再次開火。
好在天不絕張軒,這一銃終于開火了。
張軒與郝搖旗相距不過數步,這一銃幾乎是抵這鼻子開火的。根本沒有不中之理,重重一銃打在郝搖旗的身上,郝搖旗翻身到底,大片大片的鮮血染了一地。
張軒這才松了一口氣,只覺得後背被冷汗打透了。
再怎麼說不怕死,真正死到臨頭,張軒還是不能泰然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