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七章 鄭大財主

明末求生記第六十七章鄭大財主第六十七章鄭大財主

羅玉龍一是揣摩不出鄭芝龍的意思。卻見這小太監有幾分欲言又止的姿態,羅玉龍于是問道「有什麼不對嗎」

小太監說道「閩王殿下帶來不少箱子,似乎是銀子。」

羅玉龍一听「銀子」兩字,心中頓時一動,暗道「我卻是將這大財主給忘記了。」

如果現在大夏境內誰最有錢,根本不用說,就是鄭氏家族了。

鄭芝龍在投靠大夏之前,還有些糾結。但是投靠之後,立即嘗到甜頭了。羅玉龍這麼容易將鄭芝龍從地方調入京師,一來是,鄭芝龍看到大夏的前途,縱然並不能一統天下,但是割據一方,南北對峙還是可以的。

二來就是,鄭家的事業在一年之內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在明朝的時候,鄭芝龍鄭家雖然名頭響亮,但也僅僅是在福建而已,甚至在福建,鄭家的名頭都不如很多大家族。鄭芝龍為什麼一心要讓鄭成功喜習文,考科舉

正是鄭芝龍感受到了這種阻力。

而進入夏朝之後,雖然大夏現在還沒有一統天下。但是長江中下游精華地帶,都在大夏的掌握之中,對鄭家來是就已經足夠了。

之前鄭家,雖然持劍經商,但更多是二道販子,並不能直接接觸到原產地,但而今鄭芝龍貴為大夏閩王,是大夏金字塔最頂端的幾個人之一,只需一個張名帖下去。地方官就知道該怎麼辦

如此一來,鄭家就直接打通了從原產地到遠洋的產業鏈,甚至鄭家船隊幫助羅汝才西征,也在一路上建立起自己的關系網絡,將鄭氏的生意網絡深入到長江流域。

雖然張軒當初在寧波設立海關,而今羅玉龍也準備在松江也建一關,收取賦稅。但是即便如此,鄭芝龍也賺翻了。

甚至鄭氏這一段時間,根本沒有經營福建的意思,連福建山里的一些土匪流寇都不去剿滅,與當初大明統治一樣,只要不攻縣城,就當做沒有看見一樣。甚至福建與廣東交接一處,還一些地方被明軍所佔據了。

鄭氏的精力在什麼地方

自然是賺錢了。

鄭氏借助在大夏的權威,幾乎壟斷了全部對外貿易。凡是在大海之上航行的船只,都必須是鄭氏的船只,甚至大夏的沿海水師,都可以換個名字叫做鄭家水師。

而今的鄭氏之盛,已經到了歷史都沒有過的地步。或許在兵力上有所欠缺,但是在財力上,早已超

過了。

對于這樣的結果,鄭芝龍有什麼不滿意的

有封王之爵,家中又富可敵國。鄭芝龍也沒有當皇帝的野心,故而他才會乖乖來南京,也容納樞密院之中的半架空。

羅玉龍听鄭芝龍帶錢過來的時候,心中已經有所預料了,讓羅玉嬌回避,立即請鄭芝龍過來。

羅玉龍與鄭芝龍寒暄幾句,說道「閩王所來何事」

「臣聞國庫緊張。」鄭芝龍說道「前線軍資缺乏,而臣家別的不多,就這些阿堵物為多,感激陛下對我鄭家的厚愛。臣願意捐助一百萬兩,以助軍資。」

羅玉龍听了心中一動,暗道「有這一百萬兩,湖南一戰,就能打下來了。」

或許有人覺得一百萬兩白銀很少,其實絕對不少了,張居正的為大明攢下家底,也不過是國庫有八百萬兩存銀而已。萬歷三大征的軍費,也不過數百萬兩,也沒有上千萬兩之多。

不過,白銀整體趨勢是趨于貶值的。

即便如此,一百萬兩銀子,也足夠了。

羅玉龍說道「愛卿深明大義,只是朕又怎麼能要愛卿的錢。」

羅玉龍臉上幾乎要寫出來四個字,就是口是心非了。面子總是一個問題。不過羅玉龍所想,也是問題所在。凡是都要有規矩,羅玉龍平白要鄭芝龍的錢,沒有一個說法也是不行。

鄭芝龍說道「如此就是算是臣提前交付福建二年賦稅吧。」

羅玉龍說道「算三年吧。朕總不能讓愛卿吃虧。」話雖然如此說,但是羅玉龍準備再別的方面彌補鄭家了。其實福建本就是一個窮省,只有沿海一帶還算富裕。每年的賦稅未必有五十萬兩之多。

更重要是,福建的稅收南京根本都收不上來。默許歸鄭氏所掌管。

鄭芝龍說道「臣謝過陛下厚恩,只是有一事,臣請陛下恩準。」

「哦。何事」羅玉龍說道。

鄭芝龍說道「臣子成功,年輕力淺,不足以承擔方面之任,臣請陛下派遣一員重臣,掌管福建政務。」

羅玉龍臉色忽然一正,說道「閩王這是何意父皇在時,已經許諾鄭家世鎮福建,與雲南沐王府之例。閩王此言,不是讓朕違逆先帝之意」

在羅玉龍心中自然是千肯萬肯,看羅玉龍最近的行事就知道了,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集權。羅玉龍怎麼不想收回一省大權,但是有些話不能從他嘴

里說出來。

鄭芝龍說道「臣別無他念,只是感懷先帝之恩遇。當時新投朝廷,心懷惴惴。唯恐朝廷不利于鄭家,而先帝與陛下待鄭氏處于赤誠。臣豈能不銘感五內。再守福建數府,又有何為。徒徒處嫌疑之地而已。還請陛下念老臣之心。免去鄭氏總管福建政務之權,即便是雲南沐氏亦有雲南巡撫在。」

鄭芝龍身居高位,在大夏的決策中心,對很多事情都看的明白,對羅玉龍的某些動作也非常清楚。就是因為這樣。他才心中生出惶恐之意。身封王位,家可敵國,掌控一省。

固然是好事。

但是未免權位太盛,大夏國勢蒸蒸日上,眼看張軒長沙之戰,恐怕又俘虜南明一帝。橫掃南方之勢已成。而且羅玉龍又是一個好相與的皇帝,早早的交出一下權柄,讓鄭家安享富貴。豈不大好。

但是讓他放棄太多,他也不願意。故而他首先放棄的是福建的統治權。

因為這東西對鄭芝龍以及鄭家來說,是雞肋一般的東西,他即便沒有這個,在泉州,福州這樣的港口,鄭家同樣享有特殊地位。這是鄭氏的經濟體量決定的。

甚至鄭氏手中也沒有多少人才掌管福建。現在的鄭氏不是歷史上鄭成功時代的鄭氏,並沒有多少文人士大夫投效,做買賣的人不缺,但是文官卻缺乏的很,如果用大夏的文官,以文官的德行,他們天然向中樞靠攏。現在還不明顯。等大夏政權越穩固,這種情況就越明顯。

可以說鄭芝龍已經被富貴泡軟了,從開創已經轉到如果保全富貴了。

羅玉龍自然能听出鄭芝龍有幾分真心,但是有輕重緩急,福建的事情,決計不僅僅是福建的事情。要知道大夏境內還有一個高杰。這邊削了鄭氏,誰知道高杰是什麼態度

羅玉龍沉吟片刻,說道「既然閩王已經繳納福建三年賦稅,朕總不能食言,這一件事情,等三年之後再說不遲。」

「三年的時間。絕對夠我擺平各方勢力了。」羅玉龍心中暗道「到時候再接納鄭氏不遲。」

鄭芝龍听了,說道「謝陛下。」

羅玉龍沉吟一會兒,說道「朕听聞鄭家子弟乃海上蛟龍,朕封鄭成功為鎮海將軍,統領福建各部,從海上攻廣東。」

鄭芝龍一听就知道,這是酬功。

不管怎麼說,鄭成功一躍而起,掛上將軍餃,也算是大夏朝廷重將之一了。要知道之前大夏朝廷對鄭氏兵馬的使用,從來是比較慎重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