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八章 覆軍殺將五

明末求生記第四十八章覆軍殺將五第四十八章覆軍殺將五

要知道曹宗瑜並不是沒有與王龍合作過。王龍當初的騎兵也算是一支勁旅。

但是如今的局面,卻讓曹宗瑜失望了。

其實這也怨不得王龍,王龍當初領的都是騎兵。即便擴軍,王龍也不舍得將騎兵中打散擴編,故而王龍擴編的士卒大多都是明軍降軍,不過是從馬隊之中抽出不少軍官過去而已。

王龍一直在杭州駐扎。擴軍的時候,自然也多征召江南人士。

固然很多人有地域偏見,說江南人不能打。但是浙軍大名也是天下聞名。當然了,反過來說,這種地域偏見,並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的。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可見杭州之繁華。人生活質量好了,拼命的心思就小了。而戰事本身就是一個拿命去拼的事。

相比北地寒傖來說,江南的公子哥不願意拼命,也是理所當然的。

縱然加以整頓,但是戰斗風格偏軟,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只是這種內情,作為一直跟著張軒,從崇禎十四年打到武興元年,幾乎一直活動在戰場之上,從來沒有聯系休息過三個月的曹宗瑜。不能一下子理解的。

只是理解可以放到後面,但是戰事卻並不能有一絲的猶豫。

曹宗瑜立即下令準備出擊。

他信的過自己的部下。

「將軍,末將請戰。」張先壁已經找過來了。

曹宗瑜說道「張將軍,你昨日已經戰了一場,今日就壓陣吧。」

張先壁說道「將軍請听末將一言。末將之前久在岳陽軍中,知曉岳陽軍內情,岳陽軍中皆是尸餐素位之人。末將與之相熟。末將定然勸他們棄暗投明」

曹宗瑜皺眉說道「戰爭之上,刀槍無眼,張將軍此言當真」

並不是曹宗瑜不相信張先壁,而是臨陣勸降,讓曹宗瑜覺得就是笑話。

一個人或許是一個理智的生物,但是一群人卻未必了。

戰場之上,都是以刀劍說話的。很多時候殺紅了眼,投降都不接受。當初義軍與官軍之間藕斷絲連,也不過是除卻打仗之外,互通有無,做些勾搭而已。打起仗來,從來沒有說誰玩花樣的。

因為誰也不相信誰戰場之上一不小心,就是身首異處的下場。誰會一邊打一邊勸降。

張先壁說道「末將敢立軍令狀。」

他敢這樣做,並不是沒有把握的,他的把握就是他對岳陽軍的影響。張先壁雖然因為黃朝宣被牽連,地位一落

千丈,以至于淪為守岳陽的棄子。

但是之前,卻很被重要,幾乎是岳陽軍中僅此于馬鑾的第二人,而且馬鑾也知道自己在兵事之上,不能算是高明,故而在很多事情上,都倚重于張先壁。

從張先壁一開始鎮守至關重要的城陵山就可以看出來。

雖然現在已經成為敵人了,但是影響力並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消除的。他城也獻了,投名狀也投了。

又听說黃朝宣成為圍攻長沙的一員重將,地位還在自己之上,心中難免不忿。

對,張先壁與黃朝宣這個兩個互相扶持的好兄弟,好朋友,現在有了很深的心結,特別是張先壁的心中。

他們兩人是同鄉,又一起先後在傅宗龍,宋一鶴麾下做事,在互相扶持之下,好幾次死里逃生。

關系不可謂不厚。幾乎要一個頭扣在地上,結拜當異性兄弟了。

但是張先壁深刻的了解到,什麼叫做傷害你最深的人,就是你兄弟了。南津港一戰,黃朝宣做了最利于他的選擇。

打都並不打,投降了。

這投降,讓他在夏軍之中平步青雲。但是他沒有想過張先壁嗎

事發之後,張先壁並不知道內情,拼命為黃朝宣辯護,也因為這些辯護成為他是黃朝宣一黨的重要證據。

李過當時就想殺了他。

如果不是馬鑾為了保證岳陽軍的凝聚力,出面保下了張先壁。此刻的張先壁,就已經身首異處了。

在鬼門關走了一圈,張先壁不恨李過,不恨馬鑾,卻恨黃朝宣,他不恨黃朝宣投降,他恨黃朝宣投降之後,也不給自己捎一個信。

大概是愛之深,責之切。

此刻的張先壁不甘心自己在夏軍的地位在黃朝宣之下。所以要趁著他在明軍之中,還有一點影響力的時候,多做一些事情。

而且他也看得出來,岳陽軍來勢洶洶,其實都是虛火而已。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但是打勝仗,並不僅僅是勇夫就行的。更需要是一支軍隊平時的訓練,平日里松松垮垮的,戰事給足了銀子,激勵起士氣,也不過是打一針興奮劑而已。並不說給了錢,就能從渣渣晉升為王者的。

而曹宗瑜固然看不起王龍部下的戰斗力。

但是在張先壁看來,王龍部下的戰斗力也不錯,最少已經將重金激起的虛火,給消磨的差不多了。

不能與張軒部下精銳相比,但是也在水平線之上。

一盈一缺。在張先壁看來,馬鑾所部的戰斗力

已經達到頂峰了,接下來就要衰退了。正是出擊的好時候。

張先壁也知道,凡是並沒有萬無一失。但是當兵吃糧,都是將腦袋系到褲腰帶上。張先壁一路征戰下來,也遇見過不知道多少次險情。

他早就不在乎了。

相比之下,曹宗瑜對明軍馬鑾部的了解就差了一層,心中暗道「讓他去打一場,即便有所閃失,我手握萬余士卒,也有挽回的機會。」

一想到這里,曹宗瑜說道「好。既然張將軍有此心,我又怎麼會不成全我為張將軍壓陣,請張將軍放心。一旦有危險,我隨時支援。」

「多謝將軍。」張先壁說道。

事不宜遲,張先壁一等曹宗瑜答應下來,就立即行動起來。

張先壁所部越過曹宗瑜所部,沖了過去。

張先壁打仗還是有些水準的,雖然比不上曹宗瑜所部,但是在明軍的標準之中,也稱得上猛將來了,否則當初縱然有地利因素,也不會在許都的猛攻之下,堅持兩日。

張先壁帶著百余騎兵,這是他能收攏到所有騎兵。就後面大隊人馬,全部拋下來,在戰場上掠過,大聲喊道「張先壁在此,誰敢擋我」

即便在後面的曹宗瑜看來,也覺得張先壁有幾分英雄氣。

不過,張先壁這樣做,也是有底氣的。他的底氣就是他在馬鑾軍中的影響力,馬鑾是文官,岳陽軍的訓練很多時候都是張先壁主持的。

大多數士卒都認識張先壁。

他們很多人都知道,張先壁已經成為敵人了。

但是知道是一回事,親眼所見又是另一回事。此刻見了,昔日的上司變成敵人了,很多地方不由的有些騷動。

當然了,馬鑾軍中也不是人人服他,有人沖過大喝道「叛國逆賊,拿命來。」

張先壁定楮一看,立即認出來此人,此人姓馬,與馬鑾是一家人,似乎是貴陽馬加旁支,倒是有幾分武勇,仗著與馬鑾的關系,與張先壁早有沖突。

張先壁一直隱忍,此刻見了,不怒反笑,大喝道「馬家小兒,不想今日還能在這里見到你,真是天助我報仇,拿命來吧。」

張先壁一拉韁繩沖了過去。

說實話,張先壁的騎術並不是太好的。比起羅岱等人,要差的多。騎戰之法,也並不是太精通,他畢竟是雲南人,而不是九邊人,精通的是山地作戰,而並非馬戰。

不過,馬家也是貴陽人。他們同樣不精通這些,算是相互抵消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