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

明末求生記第十九章洞庭湖水戰三第十九章洞庭湖水戰三

周輔臣的如意算盤很好。

但並不是那麼容易打響的。

黃朝宣並不是笨蛋,而且夏軍的執行能力雖然不錯,但是這種戰術轉向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畢竟戰事並不是電腦游戲,一劃鼠標就行了。

任何一個戰術動作,都要分解成一個個小步驟,由一名名水手來完成。

其中有各種各樣的意外。甚至可以說,在這種情況發生意外才是正常狀況,一點意外都沒有,反而是反常狀況。

所以,雖然大不部分船只都執行了周輔臣的命令,但是還有十幾艘戰船陷入了明軍船只的包圍之中。

一根根帶著鐵鉤的繩索,扔過幾丈的空間。一下子鉤在夏軍船只之上。數艘明軍船只一下子固定住這艘戰船。

跑都跑不掉了。

不過,夏軍接舷戰的能力其實並不差。

如果城陵磯一戰沒有那一場大雨的話,夏軍水師也不至于傷亡那麼大。

此刻顯露出夏軍的優勢起來。

首先夏軍的戰船的船舷是比較高的。在建造的時候,就想過這樣的狀況,船舷是加厚加高的。比尋常船只最少高出半丈。

雖然並不是很高,但是僅僅這一點高度差就給夏軍船只帶來極大的優勢。

「咚。」的一聲。

一艘明船操船的技術非常好,直接與這一艘船只並在一起。幾十名跳幫手,咬著尖刀,拉著繩索,就要沖上來。

但是各種小炮,將不知道多少散彈打了出來。

「轟」的一聲,無數鐵釘,石子,就好像是天女散花一樣,打的到處都是,幾門炮一起發射,頓時就有清場的能力。

不知道多少人都迎面打成了馬蜂窩。

死的還好,如果半死不活乃才是活受罪。

不過,傷害是相互的。

當夏軍將火器發揮到極致的時候,也說明軍也能將火器的威力發揮到極致了。畢竟明軍火器是少,但並不是沒有。

無數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打了過來,如同炮彈什麼,還算正常。什麼毒煙火球,什麼火龍出水,能用不能用的,有效沒有效的,一古腦都用了。

張軒向來鄙視那種冒煙的火器,就好像是毒煙火球。在張軒看來,火器用以爆炸能力傷人才是正道,打出一個火器,只會冒煙,就是歪門邪道。

但是有什麼歪門邪道還是挺有用的。

這一點張軒也沒有想到。

這些毒煙火球看上去就好像是一個大草團子,也不知道里面裝

了什麼配料,反正點燃之後,也不劇烈燃燒,只是一個勁的冒煙。

這煙霧之中,還有很多刺激性的味道,讓人一聞就受不了。忍不住劇烈的咳嗽起來。

而明軍也趁機用濕布遮住口鼻,沖了上去。

一瞬間就陷入廝殺之中。

毒煙火球雖然厲害,但還不足以瓦解夏軍的抵抗能力,畢竟他們僅僅是毒煙而已,又不是毒氣彈。

不過多難受,這些夏軍將士還拼命支撐下去,火銃列陣而戰, 里啪啦打了出去,剛剛沖上去的明軍士卒瞬間就打翻在地。

還有些手榴彈。

手榴彈是張軒很早就在軍中普及的武器。周輔臣作為張軒麾下的將士,也熟悉這種火器,自然帶入水師之中。

當距離太近的時候,火器也不能使用了,就開始短兵相接。

夏軍不管怎麼說,也是經過正規訓練的。

最早加入的已經是汝寧淮河一帶的漁民,加入水軍之中已經好幾年了。肉搏戰雖然不經常打,但絕對不至于不會打。

夏軍看上去肉搏戰不厲害,是因為他們在火器上太拿手了,比起火器方面,肉搏戰就拿不出手來了。

而明軍看上去肉搏很厲害。那也僅僅是他們唯有肉搏能拿出手來。

一般來說,圍攻一艘夏軍戰船,到拿下來。最少要付出三倍,乃至于四倍的傷亡。

甚至付出這麼大的傷亡也未必能得逞。

因為周輔臣並不是蠢貨,夏軍各級將領也不是笨蛋,一旦有船只陷進明軍船隊之中,立即有人來救援。

運氣好的,很快就能救過來。

如果運氣不好的話,整整十艘船都被困住了。

但是圍攻一艘船,與圍攻十艘船,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十艘船彼此火力掩護,互相支援。明軍圍攻時候的數量優勢很難發揮出來,這一隊船就好像是一根魚刺一樣,卡在喉嚨里面,吞,吞不下來。吐,吐不出來。

而且明軍對夏軍雖然有些數量優勢,但這數量優勢並不明顯。

當明軍將絕大多數船只包圍住夏軍船只的時候,在外圍,夏軍船只就佔據數量上的優勢。

明軍看上去氣勢洶洶的追過來的,也不過是莽上一波而已。但包圍不少夏軍船只之後,也就氣勢洶洶不下去了。

見明軍追不下去了,周輔臣一聲令下開始反攻了。

百余艘戰船在外圍,就好像是扒皮一樣,無數火炮轟擊外圍的船只。

一艘一艘的給他擊沉。

數艘戰船圍攻一艘船,十幾門火

炮,一口氣能投放十幾枚炮彈,只要幾輪就超過百余枚炮彈了。

很少有船只能吃上百余枚炮彈,還能無動于衷。縱然不沉,也變成了水面的漂浮物,完全失去的操縱能力。

甚至還將張軒在襄陽弄出來的新鮮玩意也拿出來了,一枚枚火箭打過去。

不過這時候火箭之中裝的並不是爆炸藥。畢竟這個時代的火藥質量,十幾斤火藥未必對船只有多大的傷害。

而是填裝引火物,打到船只上面就是一個火頭。

不過火箭難以操縱的問題,已經存在。

火炮打出去,還有一個大致範圍,但是火箭發射出去,只能听天由命了。甚至有一枚火箭打出超長範圍,穿過整個戰場,然掉入水里。

唯一可以慶幸的,最少這火箭不會拐彎打到自己人身上。

這樣的戰事持續了一個多時辰,戰場之上就出現了變化,明軍有一艘船拼命的向東跑,因為往東不遠,就是洞庭湖東岸,上岸之後,向北不遠的地方,就是岳陽城。

黃朝宣見這個狀況,心中不由長嘆一聲「大事去矣。」

戰事打到這個時候,黃朝宣早就對局面失去控制了。

黃朝宣對水戰本身就是一個外行。

他能帶著船隊,並作出大致的指揮,已經相當不錯了。

因為任何時候指揮一支軍隊,不僅僅是需要一名將領,而是需要一個軍官團。縱然黃朝宣天賦異稟,很快學會了如何指揮作戰,他手下的兄弟們可沒有那麼多天賦異稟。

至于將船隊指揮的如臂使指。

抱歉,周輔臣都做不到,天下能做到這一點的水君將領少之又少,即便有幾個,大抵也在鄭家水師之中。

如果周輔臣能做到,也不會有幾十條船被包圍住了。

我們必須承認一件事情,那就是世界上有些事情是我們做不到。黃朝宣已經做到自己能做到的最好的。

但是不夠,遠遠不夠。

此刻明軍水師也顯露出他們的缺點,就是倉促組建,很多水手在半年之前,都是漁民,水手,甚至有一些在洞庭湖之中做沒本錢買賣的人。

讓他們打順風仗還行,但是打逆風戰,卻沒有足夠的堅韌。

而夏軍不管怎麼說都是組建好長時間了,軍官骨干早已與夏朝利益一致,很多人都想著封爵,即便不能封一個公侯,但是弄一個最低等的子爵,男爵,也足夠光宗耀祖了。

他們心中有這股心氣,要比明軍能堅持下去。

所以當有第一艘船逃跑的時候,大局崩潰就不可避免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