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二十七章 隆武決策

明末求生記第一百二十七章隆武決策第一百二十七章隆武決策

「下去吧。」隆武帝說道「朕累了。」

「是,」大小臣工都一一退下來了。隆武帝有些疲倦的靠著太師椅上,雙手揉捏著眼角,只覺得滿眼都是酸澀之意。

隆武帝比之弘光好上了不知道多少。

至少,現在長沙小朝廷所能掌管的地方官員,大小臣工,隆武D D 一一與之私談,觀其人品如何,還特別是注重選拔人才,一時間很多大臣都被隆武帝啟用了。

如文安之,張肯堂,如是等等。

但是號令傳達,還是需要時間的。

一時間這些人都還沒有到任。

而隆武帝另一個愛好,就是給人或者地方起名字,如長沙就被改名為楚京,並召集行伍之中,能戰之士,一一賜名召見,用以激勵將士。故而在隆武的作用之下,回到長沙之後,軍威復震,再加上章曠所帶的長沙兵,也可堪一用。

故此隆武帝第一個大計劃,就是支援南昌。

可以說,隆武帝的動作不可謂不快。

南昌在隆武草草登基的時候,就已經是被包圍了。隆武登基,整頓人馬,調和諸臣,派人出兵,僅僅用了小半個月,就有了出兵之能。但是他這麼幾乎每夜都熬夜到後半夜的回報就是南昌陷落。

他微微一嘆,看著各樣南昌城中逃出來的士卒描述。才算是了解了南昌的現狀。

百日圍城,南昌城中民生困苦。特別是弘光落到曹營手中,羅汝才自然不會讓他閑著,派人帶著弘光在城頭之下走了一圈,萬元吉的精神就大受打擊。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面對。

方國安來問戰守之計,卻窺出了,萬元吉的無可奈何。

方國安自然不願意與南昌城共存亡了。

故此,方國安就安排了人手,在城中發動兵變。

亂兵洗劫全城,並直沖巡撫衙門。有人勸萬元吉逃走,萬元吉說道「累江西父老如此,我又有何面目獨活。」自殺而死。

方國安殺了萬元吉,隨即投降張應元,張應元打下南昌之後,如今還沒有動作,不過在整頓兵馬而已。

但僅僅是如此,就讓隆武帝寢食難安。

他接到手中的,是一個四處漏風的殘破局面。他決計不願意退到兩廣去,故此穩守江西,湖南就非常重要了。他本想里應外合在南昌城下打一場大勝仗。但是一個多月的努力,都付之東流。

「來人打盆冷水來。」隆武大聲吆喝一聲。

不過片刻,就有侍女將一盆冷水端了

過來,隆武將自己的臉埋了進去,只覺得早春的寒意順著皮膚往身體里面滲透,將整個人所有的細胞都喚醒了。

隆武心中暗道「不就是一次失敗,我還有機會。」

隨即翻起一邊的奏折,一封封的批閱起來,時不時在奏折之上寫出大段大段的批注。

「報。陛下。」一個侍女說道「馬大人來了。」

隆武一听,心中微微有些不妙之感,說道「快請。」

雖然隆武引入了不少士人,但是一時間馬士英的實力無可動搖。馬士英如今深夜來訪,定然是有大事發生。

果然如隆武所料。

馬士英見了隆武,行禮過後,說道「情況有變。」

隆武說道「怎麼回事」

馬士英說道「張應元以叛賊方國安為先鋒,向長沙而來。」

隆武大吃一驚,手一下子拍在桌子上了,說道「情況如何」

馬士英說道「現在還不用太過擔心,方國安新降之輩,又是久戰之師,應當沒有多少,而今章大人督師江西。方國安不可越雷池一步。」

隆武听了,嘴角帶著苦澀的說道「希望如此。」

這固然不是最壞的結果,但也不是一個好結果。

隆武手中的唯一一支機動兵力被牽制住了。雖然隆武偏居長沙,但是消息一點也不閉塞。北方大局勢,他又怎麼能不知道。清軍大舉南下,曹營與清軍的邊界,從山東一直蔓延到襄陽,有數千里之遙。

曹營與清軍之間,早晚有一場大戰。

隆武本想趁著這個時候北上,從曹營手中沾些便宜。

他不僅僅是為了改變長沙小朝廷的戰略形態,還是為了鞏固他自己的地位。

畢竟隆武明白,他的帝位是怎麼來的,根本不穩固,在亂世之中想要穩定地位,最好的辦法就是打上一場勝戰。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了。

馬士英也明白隆武帝的心思,他對隆武的態度,于弘光不同。

弘光不過一富貴閑人而已。對朝政一竅不通,故此馬士英一直將弘光當孩子一樣哄,局面如果從不與弘光商議,因為商議也沒有用,僅僅是在生活上照顧弘光,拉近與弘光的關系,比如給弘光進獻美人。

而隆武又不同了。

隆武滿腔報復壓抑了幾十年,正在興頭之上。大小事務,無不親自批紅。馬士英也有一種戰戰兢兢的感覺。說道「臣請命再次征調兩廣士卒北上。」

隆武說道「如此一來兩廣就空了。」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征調兩廣兵力了,從弘光武昌登基之後,兩廣之地作為大後方,出兵出餉,那可是一次又一次。正如隆武所言,幾乎將兩廣兵力給抽空了。

而今的兩廣也都不太平。

不能說烽煙遍地,但是各地土寇蜂起。

大明末年是土崩瓦解之勢,不僅僅在北方,南方也有,不過有輕有重而已,在江南之地,尚且有白頭軍,更不要廣東了。

「事到如今,只能兩權其害取其輕了。」馬士英說道。

廣東的土寇不過是疥癬之疾。畢竟廣東亂過很多次。數次平定。只要緩過勁來,這些亂子反掌就能平定。而如果曹營壓下來,就是滅鼎之災了。

「朕準了。」隆武沉吟片刻,也只能點頭答應下來了。

「陛下,還有一事。」馬士英說道「清廷來使了。」

隆武說道「是誰說些什麼」

「是黃澍。」馬士英說道。

「黃澍。」隆武頓時大怒說道「他還敢來,當真是不怕死,還是覺得朕太好說話了。」

隆武如何能忘記當日武昌城中的事情,一想起黃澍與左夢庚擺了他那一道,隆武就氣不打一處出。

「陛下,小不忍則亂大謀。」馬士英說道。

隆武也明白這一點,不多說話了,就當不知道這一件事情,將注意力放在正題之上,說道「你覺得我們該怎麼對待清廷」

馬士英說道「清廷狼子野心。決計不可相信,但是遠交近攻,是必然之舉,如果曹營勢大,非我一家可敵,借師平曹,也是自然之舉。」

隆武心中有些煩悶。

他對清廷沒有一點點好感,不管清廷再怎麼偽裝,在隆武看來,與流寇相差不大。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如果有可能的話,隆武才不願意與清廷合作。

但是形勢比人強。

他要面對的敵人,首先是曹營,而不是清廷,縱然擊敗曹營之後,雙方還會兵戎相見。此刻他也顧不得了。說道「這件事情,由馬先生負責,與黃澍好好談談,看看他有什麼條件。」

「不過,朕不想見黃澍。」隆武說道「一次都不想見。」

「臣明白了。」馬士英說道「此事我會一日一報,決計不會誤了兩國邦交。」

隆武冷冷一笑說道「兩國之間有邦交嗎估計談下來,我們也沒有兵馬可動。不過他想談就談下去吧。」

這不是隆武有意耍詐,而是長沙小朝廷的現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