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二十五章 錢肅樂

明末求生記第一百二十五章錢肅樂第一百二十五章錢肅樂

任何事情都要勞逸結合。從南京出來,一路上雖然沒有打過什麼大仗,但也行軍近千里之遙,更不要說打金華城之後,這一場戰斗又是奔襲,全軍上下拋棄輜重,嚴重的消耗了體力。

再加上許都之事要處理。

自然要在金華修整一段時間。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張軒與羅玉龍所部有月兌節的感覺。

張軒將所攻打的地方,幾乎全部交給羅玉龍派人來管理。但是羅玉龍此刻也感到焦頭爛額。

正應了張軒的那一句話,江南這地方,易定難平。

因為真正掌握江南的人力物力財力的並不是官府,而是江南士紳。可以說義軍進軍的時候,官府沒有抵抗之心,也沒有抵抗之力,依靠什麼抵抗,依靠那些在幾十年前就證明連幾十名倭寇都擋不住的江南衛所兵,還是每一個縣令知府手中的幾百個衙役,還有千余名壯丁。

憑借這些人根本不可能的。

正如張軒大破金華之時的情況,左光先手中正規軍很快就不行了,真正作為抵抗核心的,是各家士紳的家丁。

羅玉龍就面對這個問題。

打下一個地方要駐守吧。

一些小地方可以不駐守,但是這是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大城市,蘇州與杭州兩城,比起南京城絲毫不遜色,羅玉龍不得不駐守重兵,這樣大城市,只留守一萬士卒都不夠,再加上其他各縣,羅玉龍手中數萬大軍看上去比較多,但是實際上,灑在江南這麼多地方,羅玉龍手中的機動兵力也就不多了。

不得不整頓江南降軍為己用。

而這個時候,另一種戰爭在江南打響。

無他,在明代的官府根本控制不了鄉下,而鄉下控制在各家士紳手中,于是乎,就形成了城池在羅玉龍手中,但是鄉下各方士紳串聯,準備起事,尤其以松江府夏家為首,崇明沈廷揚,以松江沿海一帶為首。再加上嘉定侯家,等等。

每家士卒也不多,多則千人,少則數百人。但是各方起事有如牛毛。

再加上羅玉龍分兵鎮守,人地兩生,錢謙益又是出工不出力,一時間,羅玉龍失去了繼續進攻的能力,反而分派部將,以千人為一隊,絞殺各路士紳家兵。

這些家兵之前不過是老百姓而已,戰力自然不佳,千人一隊派出去,沒有打不過的道理,但是卻需要一段時間。一時間也顧不上張軒,連嚴州府的官員,也

讓張軒自己署理了。

他沒有說管這邊的事情了。

當在整個義軍都陷入修整的時候,在寧波府之中,一場風波將至。

孔廟之中。

寧波府之中有頭有臉的人都在這里了。

一個個面容嚴肅,交頭接耳的竊竊私語。他們所商議的事情,不是別的,正是是戰是降。

羅玉龍駐節杭州,紹興府的官員紛紛投降,義軍僅僅收編了數千降軍,為前鋒就快要到寧波府之中。寧波知府趙之葵,與這些士紳在這里聚會商議的自然是當前的時事。

趙之葵說道「諸位鄉親,事已如此無可奈何,好在吳王仁慈,投降之後,自然不會有什麼損傷的,而且新朝正是用人之際,只要有才,吳王自然是不吝提拔的,且看張質不過區區一三甲進士,而今身負吳王長史之任,我等誰不比他強上三分。將來的前程自然無憂。」

也不怪趙之葵如此,整個崇禎十六年,也是大順永昌元年,整個義軍爆炸般的擴張。雖然羅汝才,張獻忠與李自成之間,各懷心思,但是不管怎麼說,他們都是打著大順的旗幟。

僅僅看大順的版圖,自從李自成大敗孫傳庭之後,派兵橫掃西北之地,如今除卻西邊偏遠的一些地方沒有打下來之外,幾乎都在闖營手中了,再加上大半個河南,小半個湖廣,而曹營,佔據半個兩淮,如今也打入江南,蘇杭一帶,也落入曹營之手。再加上,張獻忠現在在長沙,佔據湖廣南部,甚至江西一些州縣。

單單看地圖之上,大明朝廷被義軍南北分割,攔腰截斷。

局面如此,自然有太多的人對大明朝廷動搖了。

只是,不管怎麼說,這些鄉紳身上都有功名,不是舉人就是進士,也算是從小讀聖賢書長大,如此局面他們心中也很是忐忑,但是卻也不好附和趙之葵。

很多人都是沉默的大多數,不想出頭抗擊義軍,也不想出頭歡迎義軍。只求在亂世直中保全家業也行了。

趙之葵所言,迎來的不過是一片沉默。

趙之葵有一點尷尬,來到一個老者身前,說道「錢公,您德高望重,您說句話吧。」

這位錢公乃是崇禎十年進士錢肅樂,出任過太倉知州,刑部員外郎,前端時間因為母憂丁憂在家,他官聲非常好,擔任太倉知州的時候,乃是江南治行第一,在家鄉也很有威望。

趙之葵與錢肅樂之間,也有一些交情,這個時候,自然希望錢肅樂來支持他。

錢肅樂冷笑一聲,從袖中逃出一張名刺來,趙之葵自然認得出來是他的名刺。錢肅樂當著趙之葵,與寧波士紳的面,將這張名刺撕成粉碎,扔在地面之上。

趙之葵頓時大怒,說道「你。」

在古代的名刺的意義要遠遠超過現代的名片,古代官員自己不出名,直接讓人拿自己的名刺去拜訪誰,就能辦事,幾乎是自己的代表與象征。而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將對方的名刺給撕毀,自然是一種羞辱了。

讓趙之葵如何不怒。

「國朝養士至今,就養出你這個無恥之徒。」外面一聲大喝,關著的大門,被人一腳踹開,幾十名年輕的書生走了進來,這些人都是官學的學生,身上掛這秀才功名。他們自然比不上各家士紳家主穩重。

幾個人走進來,當先一人,不管不顧,上前就一拳打在趙之葵臉上。

趙之葵頓時懵了,他何曾遇見過如此待遇,踉蹌幾步說道「你,你,你。」

這個書生名叫華夏,說道「如此降賊之輩,何以當父母官」華夏又是一腳踹在趙之葵身上,趙之葵重重跌倒在地,立即喊道「來人,來人。」

但是沒有一個人敢動。

江南書生議政已經一項傳統了,這些衙役們都是本鄉本土的人,自然不敢得罪這些小先生們。

華夏來到錢肅樂身前,行禮說道「如今寧波群龍無首,還請錢公主持大局。」

「還請錢公主持大局。」一行書生紛紛應和道。

錢肅樂目光掃過所有人,說道「好,老夫當仁不讓。」

錢肅樂答應下來之後,寧波城之中各級官府都向錢肅樂表示效忠。

王之仁也帶兵來投,錢肅樂整頓兵馬,得兵兩萬,沒有軍餉,缺乏軍官,錢肅樂變賣家產,將錢氏子弟全部投入軍中,隨即出寧波大軍向西,擊破曹營人馬于紹興。

擔任他擊敗的不是羅玉龍的主力,而是幾千降兵而已。

很多降兵不會因為頭上換一面旗幟就提高戰斗力的。再加上投降這一件事情,紹興府本來就有異議,再加上余姚孫嘉績等人,紛紛起兵應和,再加上王之仁的軍隊,還有幾分戰斗力,才有這一場大勝仗。

雖然僅僅是一場小敗,卻足以震動江南了。

無他,這是曹營入江南之後的首敗。江南各地士紳听聞之後,紛紛結家兵,即便是羅玉龍攻下的蘇杭一帶,局面也有幾分不穩定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