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

第一百章天下震動

九江城中。

左良玉接到南京失陷的消息,簡直是大吃一驚,幾乎不敢相信這一件事情。

長江天險,他又怎麼不知道。想來南京是一座堅城,再加上長江天險,雖然不能說是牢不可破,但是支撐一段時間,還是可以的,左良玉雖然走得有一點慢,但也不是一點也沒有動,至少此刻已經走到九江了。

堅持一段時間,左良玉大軍也就到了。

他之前想著江南陷落之後,他到江南作戰,好好的刮一刮油水,但是此刻南京真得失陷了,左良玉心中反而有一陣惶恐之意。心中暗道「莫非這曹操還真要成氣候」

南京雖然是座城池,但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座城池。

影響之大,連左良玉就為之心顫。

「不行,不能在九江逗留下去了。」左良玉心中暗道「我必須盡快做出反應,否則陛下怪罪下來,可不好辦。」

崇禎畢竟並不是弘光,即便是跋扈如左良玉對北京安一位,心中還是有一點怯意的。

在左良玉的督促之下,大軍南下,速度就快了很多,數日之內,就能兵臨南京城下……

潼關之前。

「兩位將軍來降是我李某之幸。」李自成哈哈大笑。

牛成虎與白廣恩說道「多謝陛下寬宏。」

羅汝才下江南,而李自成也沒有閑著,與孫傳庭打了最後一戰,就是潼關之戰,孫傳庭兵敗投河了,孫傳庭的秦軍紛紛投降了,其中高杰因為與李自成間隙太深,高杰帶兵北走,而牛成虎與白廣恩都投降了李自成。

一時間李自成憑空多了數萬精銳之卒。

李自成安撫了兩人之後,李信說道「陛下當勸降一人」

「何人」李自成笑道。

潼關一戰,孫傳庭一死,秦軍煙消雲散,大部分秦軍都投了闖營,奪秦地之兵,據湖廣之糧的戰略目標已經完成了大半,對于勸降李自成也已經輕車熟路了。

「陳永福。」李信說道。

李自成一听「陳永福」這三個字,臉色頓時大變,他已經瞎掉那一只眼,頓時有一種徹骨的痛意,似乎一想起陳永福,李自成心中就一股無名火起,恨不得將陳永福立斃當場,將與陳永福有關的人斬盡殺絕,才能解心頭之恨。

李信連忙說道「陛下起于草莽,天下之間,與陛下有仇之人,數不勝數,而今草莽之間,不知道有多少人觀望陛下有何作為,秦地英雄與陛下的恩怨,臣也有

所耳聞。如今他們都戰戰兢兢,厲兵秣馬,擔心陛下算後帳,陛下雖言既往不咎,他們也不相信,如高杰,陛下難道會因區區邢氏之故慢待高杰然高杰不自安,則引數萬精銳走晉。如何安天下人之心,不若封一與陛下有大仇之人,讓天下人看陛下的心胸。此人非陳永福所屬。還請陛下以天下為重,恩怨為輕。」

李信說到清楚,但是李自成心中那一股不平之氣,怎麼能如此簡單的消散了。

恩怨為輕,那可是一只眼楮,李自成瞎了一只眼之後,不知道有多少傳言,特別是關于聖天子百靈庇護,由于李自成傷了一只眼楮,很多人都覺得李自成不過是為王前驅之輩。

這樣的傳言,李自成不知道听了多少,此刻怎麼說是恩怨未輕。

這個恩怨輕嗎

李自成沉默不言,李信也不敢抬頭,只能做抱拳之態,不敢起身。

「陛下,吳王的消息。」張鼐跑過來。

李自成說道「什麼消息」

「吳王下了南京。」張鼐說道。

張鼐自己似乎沒有覺得,當羅汝才下了南京之後,張鼐對羅汝才的態度就有所改觀,之前稱呼曹操,但是此刻卻稱呼為吳王,可見羅汝才打下南京之事,對天下人影響之深。

不光是張鼐,幾乎所有觀望天下局勢的人,一瞬間也將羅汝才當成獨立一支的勢力,而不是李自成的一支了。

李自成幾乎從張鼐手中搶過書信,細細看了一遍,看著潼關黃河相對的景色,一時間只覺得煩躁之極,他強制壓下來這一股煩躁之意,對李信說道「陳永福之事,就交給你了。」

李信這才長出一口氣,說道「是。」

李自成對張鼐說道「傳令下去,立即向西安進軍,我要過年之前,拿下整個西北。」

「是。」

羅汝才奪下南京之事,就好像是一個加速器,瞬間將李自成行軍速度推進了不知道多少。

消息傳到北京之後,據說那一位痛哭失聲,再次入太廟齋戒請罪,並下罪己詔,只是不知道這一封罪己詔到底是第幾封了,還是第十幾封了。

這個消息也以極快的速度傳到了關外。

一道道手序過後,到了多爾袞的手中。

多爾袞看過之後,也僅僅是書案之上,寫下羅汝才三個字而已。

因為這個時候多爾袞是沒有精力多關注關內的事情。八月間,遼東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黃台吉之死。

黃台吉的暴斃,引起了八旗內

部的紛爭,雙方差一點刀兵相見。多爾袞作為其中的一方,深入卷入這一場政爭之中,獲得了最後的勝利,他扶立福臨登基。

不過,很多時候,皇位確立之後,並不代表這一場政治斗爭的結束。

政治斗爭一般都會隨著參與者的**死亡才算結束。福臨登基,只是說明雙方不過是暫時妥協而已,多爾袞這一段時間都一直在忙這個,確定自己的權力中心。

雖然名義上的皇帝是順治,但是實際上的皇帝卻是他多爾袞。

這也是兩個月過去了,如果在八月之間,這消息傳來,多爾袞根本沒有時間多看一眼,現在也不過是將羅汝才記在心中,等有時間再來處置。

張獻忠雖然消息並不是太靈通,但是此刻听了羅汝才下了南京,也長嘆一聲,在自己房間之中大醉一場,第二日打起精神,開始執行入蜀戰略。

南京之事,好像是一塊石頭砸水里,漣漪波及天下。

而張軒就是那一個被漣漪波及的那一位。

他先是得到大軍渡江的同時,也得到坐鎮江北的命令,他心中暗嘆,自己江南自己去不了了。他估計下南京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心中有些怨言,但也沒有多少。

在張軒想來,只要羅汝才這吳王能在江南坐穩腳跟,將來最少一個南北朝的局面,張軒將來最少混個公侯之類。即便子孫不是世襲罔顧,但是他這一輩子,就坐穩了前三排了。

想來如果在後世,要多少努力,才能混進前三排。

如此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心中那些非分之想,既然知道是非分之想,那就不要去想了。

只是張軒剛剛將精力放在整頓揚州,乃至長江以北的府縣的時候,他又接到一封與之前完全相反的命令,讓他速速入南京。

一時間兩道截然相反的命令,讓張軒有些犯迷糊,他也瞬間嗅到了味道,出事的味道,雖然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情,但是南京一定是有事情發生。

隨即張軒帶著剛剛到揚州的羅玉嬌,以及千余親衛,命令曹宗瑜代自己坐鎮江北,從揚州上了船。一路從運河到南京,雖然沿岸還有很多州縣還不在曹營的管轄之中,但是這些府縣好像是聾子瞎子一樣,對張軒的出沒視而不見听而不聞。

故而張軒一路順風順水到了南京。

不過,張軒到了南京碼頭之後,瞬間被南京所吸引,渾然忘卻心中所擔心的。

這就是六朝金粉之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