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

第五十章   正氣歌二

此刻那面「汴梁豪杰立于此旗下」的大旗之下,只剩下幾百人了,還是人人帶傷。大多是各家士紳弟子與他們的護衛家丁,都是家生子。自然是人人效死。如此情勢之下,那些征召的民夫,或死或降,早已損失殆盡了。

王進才大聲呼喝,沖得最猛。

在他看來痛打落水狗的機會到了。

「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人少了,吟唱正氣歌的聲音,也低落起來,被高昂的喊殺之聲壓了下來,每一個都只能听見自己的聲音。

這聲音有幾分不真切,似乎是小時候在父親戒尺下讀的,似乎是少年時,一個人讀史書時,重新翻出來了,又好像現在臨時之際,有一種神聖的感覺,從心中猛地爆發出來。

吳之宗就數刀捅死。鄭雲鴻被長槍捅著,直接倒在了李熙亮的面前。 李熙亮目眥欲裂,但是什麼也做不了了。

片刻之後,塵埃落定。

張軒踩在血水之中,來到戰斗最激烈的地方,卻見李熙亮僕在地面之上,正好在一塊大青石之上,卻見他滿臉是血,舌頭好像被人割去,手伸出,在地面之上寫下五個字「古道照顏色。」

「古道照顏色?」張軒抬起頭來,說道︰「卻不知道照誰家的顏色。」

一日的光陰,已經過去,此刻陽光從西邊射來,再加上地面大片大片干涸的血跡,真有幾分殘陽如血的味道。

「誰下的手。」張軒說道︰「人已經這樣了,何必和尸體過不去。」

「我下的手。」鄧和忽然說道。

張軒微微吃驚,在張軒看來,鄧和雖然漠視生死,但是並不是一個殘暴的人,殺人不過頭點地,從來不做多余的事情,殺人也不過是一刀兩段。也不會多折磨人。

這不是他的風格。

張軒以為是軍中某些人的手筆。

在連年的戰亂之中,軍中有很多心理扭曲的人,放到後世一個個精神都有問題,即便張軒自己也覺得這一段時間,他的精神上或許也有一些不對勁。他不過是隨口問問而已,沒有想到有人會承認。

「這首詩我知道。」鄧和用平靜而低沉的聲音說道︰「小時候,爹爹教過我。可是我想活啊。」

張軒拍拍鄧和的肩膀什麼也沒有說。

小時候接觸過正氣歌,到現在還有印象,張軒很明顯的知道,鄧和的父親是一個書生,但是作為讀書人之後,如何淪落到現在這個樣子,打起仗來,從來都是一副尋死的樣子。

想來又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不管古人是多麼高尚,不管文公如何光照古今,即便在千古之下,一曲正氣歌,還是讓多少人自慚形愧,讓鄧和忍不住要斷了李熙亮的舌頭,就是不想去面對。

但是人總是要活的。

「厚葬之。」張軒說道。

開封北城之上。

高名衡站了好久好久。站得忘記了時間。

他當開封巡撫不久,也就是在十四年,李自成破洛陽城,河南巡撫李鳳仙,失職問罪之後,才當了巡撫。但是他在開封的時間不短了,在李鳳仙當巡撫的時候,就在開封為官。否則也不會是他接任河南巡撫一職。

戰死在城外的,大多數都是開封生員,很多在他面前還稱一聲老師。此刻高名衡想來,這些人的面目還一一在目,但是而今卻是這個情形,他只覺得腳下一麻,身子一空,幾乎要跌倒在地。

黃澍一把扶住了高名衡說道︰「巡撫大人保重身體,開封城還要仰賴大人。」

「還保重什麼身體。」高名衡苦笑說道︰「而今,還有什麼需要保重的。老夫但欠一絲耳。只可憐這些年輕人,」高名衡顫顫巍巍的手指北方,說道︰「黃澍你看看,他們都是開封文脈啊,而今,開封文脈絕矣。」

說著兩行老淚從高名衡的眼角流下來。

黃澍猛地跪倒在地面之上,重重的向北磕頭,一頭在地,猶如金石之響。鮮血瞬間流出來,立即有人將黃澍攙扶起來,只見黃澍滿臉鮮血,說道︰「我只恨在城中滯留太久,沒有與諸位同死,乃是我黃澍平生之恨。」

一時間有人說道︰「不管黃大人的事情,是賊人太凶殘了。」

「是啊,是啊。」

高名衡冷眼看去。見黃澍滿臉悲色,血淚合流,說不出去的淒涼悲慘,但是高名衡卻沒有一點同情,反而有一絲厭惡。他雖然為官時間不算太長,但十幾年來,早已看透人性。

黃澍為人,高名衡不想再說。

社兵一事,是黃澍一手操辦的,撤兵的時候,是黃澍阻止的,擔心殉國的時候。黃澍卻沒有。而且他自始至終,沒有踏出開封城一步,現在在這里以首搶地,就能瞞得過他老人家嗎。

只是這些的官面文章,高名衡不想拆破,他一甩袖子,下了城樓。不想理會這一場鬧劇。

回到巡撫衙門之後不久,陳永福就派人來匯報這一天闖營攻城的情況。

高名衡閉上眼楮,听下面師爺匯報︰「闖營登城三次,放崩三次,皆被陳將軍擋下來了,只是城頭戰死一千六百人,其中陳將軍部屬六百余人,陳將軍所部已經傷亡過半了,陳將軍請兵員補充。」

「還有嗎?」高名衡問道。

「城頭火炮炸膛七位,陳將軍想多請幾位大炮。」師爺推推眼鏡腿,這種古老的眼楮,有種類似藝術品的味道。

高名衡沉吟一會兒,說道︰「從今開始,舉城上下所有物資,都听陳將軍調遣,這些東西今後不用來向我稟報了。令陳將軍自行征調,你也過去,帶上巡撫大印。」

「大人,這不合規矩吧。巡撫大印乃是朝廷威嚴所寄,豈能如此?」師爺大驚道。這位師爺跟著高名衡時間也很長,自然要為這位東翁著想。

高名衡說道︰「無妨。我讓你怎麼做就怎麼做吧。有什麼事情我擔著。」

高名衡已經想了很久了。

城中的人力,物力,不管是官府,還是民間,都已經到了精疲力盡的時候了。這個時候,高名衡根本不可能做出除卻守城之外的任何動作,甚至對于守城的物資支撐,也只是少之又少了。

之前陳永福將需要的東西報給他。他還能想辦法籌集。

但是現在這個時候,什麼東西都已經見底了。

糧食,火藥,鐵料,人力,物力,乃至于滾石擂木。都必須讓人去拆開封城的房子了。再讓他過一趟手,純粹是多此一舉。

高名衡充分的認識到,他已經對局面無能為力。特別是對于城中的百姓。

城中百姓之前還有日日搶糧,搶藥材,搶任何能吃的東西,為一兩米要人命的都有,這個時候這些種種爭奪卻少了。因為大家都沒有力氣了,只是連街面之上的路倒都少了,反而在偏僻之處,多出了不少奇怪的骨頭,都是人骨。

城中的陰暗之處,到底在發生著什麼,讓高名衡這個飽讀聖賢書之人,不敢去想,也不忍去想,甚至他作為一方父母官,也不能去管,因為沒有糧食,他即便殺一批人,救一批人,又能如何?對局面根本無補。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這個局面開封官軍,已經無力改變了,除非有大股援軍過來,否則開封城中只能苟延殘喘,坐看局面一點點崩潰下去,僵而不死了。

這個局面是漸漸形成的,但是如今社兵五千戰兵的覆滅,卻打穿了高名衡的心理底線。

「等吧。」高名衡心中暗道︰「等援軍,或者是等一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