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都站在天池的水面上舉頭望天。
黑色的漩渦逐漸淡去,天幕不再是漆黑一片,漸漸變為深藍顏色,就像黎明前的天空。
只是不見了澹台雲的蹤影。
秦清的化身來到李玄都不遠處,開口道︰「還是讓澹台雲逃了,誰又能想到,澹台雲竟是不惜大損修為,兼用地仙、神仙、人仙三家之長而匯聚于一身,便是你的‘太易法訣’也未能將其置于死地。」
李玄都道︰「雖然澹台雲得以逃出生天,但她也修為大損,說不定連長生境也變得搖搖欲墜,想要穩固境界,就要老老實實地閉關靜修,再無力出來攪風攪雨了。」
秦清點頭表示認可,「等到澹台雲出關的時候,想來天下大局已定,以她一人之力,也掀不起什麼大浪了。」
李玄都望向秦清,問道︰「岳父,你此番閉關收獲如何?」
秦清輕輕撫須,「略有小得。說起來還是多虧了紫府,如果不是紫府擋下了澹台雲,不要說小有收獲,今日修為大損的人就是我了。」
李玄都望著岳父的胡須,說道︰「分內之事。」
雖說儒門有「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說法,但凡事都有例外,如果真有人一輩子都不修剪頭發胡須,只怕不是長發及腰,而是長發拖地了。再有就是,須發太長會導致行動不便,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十分妨礙勞作,所以百姓很少有長須之人,大多都是短須。
如今世道,蓄須與否,並無明確要求。一般而言,三十歲以前都不會蓄須,以無須為風尚,話本中的英俊男子大多都是白袍銀甲、面白無須的形象,可見一斑。到了三十歲之後,就開始蓄須了,因為這個時候已經是為人父,甚至是為人祖父。而五十歲之後,則是必須蓄須,否則便是有失威嚴,沒有尊長模樣。故而年輕人沒有胡須不算什麼,甚至還是風尚,可如果老人沒有胡須,就極為少見了。
李玄都剛才忽然想到,再過幾年,他也要開始蓄須了。不過現在他還不到三十歲,倒是不必著急,可惜繼續保持面白無須的模樣。
說白了,男子的胡須就像女子的發髻樣式,總要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變化,年輕人以無須為美,老人則矣蓄須美。在李玄都看來,自家岳父的蓄須就頗為美觀,平添幾分仙風道骨,也不失威嚴,自己以後倒是可以效仿。
李玄都不著痕跡地挪開視線,問道︰「不知岳父何時出關?」
秦清沉吟道︰「多則一旬,少則三日。」
李玄都道︰「岳父安心閉關就是。大荒北宮由我和素素主持,待到岳父出關,我們再作詳談。」
秦清點了點頭,三尊化身開始消散。
李玄都俯身伸手一拍水面,沉入水底的勒合蔑緩緩浮出水面,然後從閉氣狀態中醒轉過來,望向李玄都,「清平先生。」
李玄都笑道︰「勒合蔑,你這次幫了大忙。」
勒合蔑沉默了片刻,說道︰「殺害老汗的凶手們,有國師,有失甘汗,現在他們都死了,意味著這
件事已經過去了,用你們中原人的話來說,這就是書本翻過了一頁,要開始新的章節了。」
李玄都道︰「你是說新的草原汗王。」
勒合蔑點了點頭,「聖君想要讓藥木乎汗做汗王,而我更認可伊里汗,古木罕和伊克頓都支持拔都汗,我想請問清平先生,你認為誰更適合做汗王?」
李玄都沒有直接回答, 而是說道︰「剛才你已經說了,我是中原人,所以我認為的對錯必然是從我的立場出發,我不願意欺騙朋友,所以我不答你,你能明白嗎?」
勒合蔑點了點頭,「我明白了。」
李玄都道︰「明白就好,現在古木罕、伊克頓、孛老渾三人已經逃下太白山,你也該離開了。不要走山路,走水路,天池與混同江相連,你就說自己是從水遁逃走,他們便不會起疑。」
勒合蔑深深望了李玄都一眼,沒有說話,身形緩緩沉入水中。
李玄都轉身往大荒北宮走去,在身後留下一串漣漪。
有些時候,立威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
當初秦襄孤身一人來到遼東,無論秦襄過去有多大的名頭,又有何等彪炳的戰績,總是有人心中不服。直到秦襄親自領軍擊敗了來犯的金帳大軍,這才無人不服。
李玄都也是如此,無論清平先生如何名震江湖,又是宗主的女婿,許多沒有親眼見過的補天宗弟子難免還是有幾分疑慮,可今日親眼見到李玄都一人擊退以澹台雲為首的一眾強敵之後,眾多補天宗弟子再望向李玄都的眼神中便有了發自心底的敬畏。
大荒北宮的宮門緩緩開啟,眾多補天宗弟子分成兩列,恭迎李玄都「回宮」。
李玄都進了宮門,就見秦素拿著被澹台雲打飛到大荒北宮中的「三寶如意」,正站在那里等待自己。
其他人見此情景,自然沒有人不開眼地來打攪二人,悄然退下,只剩下兩人。
秦素雙手托著「三寶如意」送到李玄都面前,李玄都卻不接過,說道︰「還是你留著吧防身吧。」
秦素也不故意推讓,收起「三寶如意」,不問戰果,而是先問李玄都的安危,「玄哥哥,你的傷勢如何?」
李玄都道︰「損耗了些元氣,未傷根本,只要數日時間就能恢復如初。」
秦素听到李玄都無恙的回答後,這才問道︰「澹台雲死了?」
「沒死,逃了。」李玄都道,「不過她受創不淺,再也不能如此猖狂了。」
秦素道︰「縱觀史冊,多少英雄豪杰都是敗在‘自負’二字之上,滿招損,謙受益,澹台雲這次‘滿’得太過,自然要受大損。」
李玄都道︰「是這個道理。另外,我已經見過岳父,他不日就能出關,你也不要太過擔心。」
早在秦清出手的時候,秦素就已經有所預料,倒也不如何驚訝,只是微笑著點了點頭。
然後秦素又忽然想起一事,說道︰「出了這檔子事,你上京的事情……」
李玄都擺了擺手︰「無
妨,該上京還是上京,畢竟帝京城中也不是鐵板一塊,我這次上京,並非舉城皆敵,說不定還能把水攪渾。」
秦素知道李玄都的大概計劃,只是先前都沒有深問,此時說到了這里,便順勢問道︰「那你到底是怎麼打算的?」
李玄都看了眼四周,說道︰「這里不是說話的地方。」
「跟我來。」秦素領著李玄都往秦清的書房行去。
男子的書房是十分緊要所在,等閑人不能入內,秦清的書房自然也是如此,平日里都有專人負責看守,不過秦素是個例外,秦清並不禁止女兒進入自己的書房,一則是父女之間沒什麼隔閡秘密可言,二則是秦清也相信自己女兒的教養,不會亂動他書房中的物事。來到書房,秦素讓守在門外的補天宗弟子退下,然後關閉了房門。
書房中除了書架、書案之外,還有四把供客人落座的椅子,秦素和李玄都便一左一右坐在客座上。
秦素看了眼李玄都,「這兒可以說了吧?」
李玄都也不廢話,伸出右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我的計劃分為三層。」
「哪三層?」秦素問道。
李玄都收起無名指,「第一層,我要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在明面上接受了謝雉的議和,這次上京是與謝雉繼續商議有關議和的後續事宜,而不是與誰拼命,也不是日月換新天。」
秦素點了點頭,表示自己能夠理解。
李玄都又收起中指,「第二層,我要讓儒門和帝黨之人認為我與謝雉議和是假,我的真正目的是為張相一家人報仇,同時我也會在暗地中與他們聯手,籌謀推翻謝雉、晉王等人,還政于小皇帝。這里有一個難題,那就是該怎麼解釋我與遼東的關系來讓儒門中人釋疑,所以我也會提出一些提件,比如封岳父為異姓王等等,讓儒門中人認為李玄都原來也是一個打著大義名號爭名奪利的偽君子,以己度人,我的條件越多、胃口越大,反而越能取信于儒門中人。」
秦素忍不住問道︰「異姓王?他們會答應嗎?」
「他們會答應的,因為他們本也沒有掌握遼東,冊封異姓王只是做一個順水人情,哪怕只能暫時安撫遼東,他們也會答應的。」李玄都篤定道,「甚至可以說,他們想的就是三家並立,西北、遼東和大魏,當年西北也如今天的遼東一般,虎視中原,可最終也沒能推翻大魏,那麼他們自然會想當然地認為,西北做不到的事情,遼東也做不到,三家互相牽制,維持現狀是最好。」
李玄都打趣道︰「如果他們答應下來,岳父是遼王,你便是郡主了。」
「誰稀罕什麼郡主。」秦素又問道,「那麼第三層呢?」
李玄都把最後的食指也收了起來,說道︰「第三層,也就是我的真正目的,解決了謝雉,便到了解決儒門的時候,什麼後黨、帝黨,都該掃地出門,區別只是先後順序的不同而已。我相信儒門中的確有高瞻遠矚之人能看出我的用心,可看破又如何?這就像謀士們的上策,注定難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