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23章 阿玥上奏折

唐時真的在家寫折子。

畢竟沒寫過,她真的很想試試。

據說有很多臣子喜歡用上請安折子的方式刷存在感,連請安都能寫折子,那她這麼大的事,為什麼就不能寫個折子呢?

做為一個強迫癥,寫錯字……在她的認知中寫成簡化字並不能算是錯字……總之人生之中第一封奏折,是絕不能寫錯字的,錯了就重寫。

于是寫了一晚上也沒寫成。

早上下了早朝,明延帝跟顧九行要奏折,才知道還沒寫完,午時又沒寫完,下午明延帝終于忍不住來了。

來了就听說,她還在寫。

明延帝笑的不行,正想進去看看,就听唐時在書房大叫︰「別進來!啊啊,千萬別進來!我馬上就寫完了!」

明延帝笑的撐著頭,就真的不進去了,在小廳喝茶等著,又等了一柱香左右,唐時終于拿著奏折出來了,表情特別嚴肅。

明延帝正想接,唐時卻把折子給了顧九行,顧九行也是個老狐狸,湊趣喊了一聲︰「小公主殿下有本上奏!」

明延帝忍著笑整整臉色,嗯了一聲,接過了折子。

看的出是用了心的,字應該是這陣子寫的最好的一次,錯字也少。

明延帝先只是發笑,看了一會兒之後,又漸漸嚴肅起來。

關于德善金,她提出了一個想法,「明白榜」

也就是說,所有人捐獻的金額,都會張榜公示,年底還會出大榜,而款項的支出,也要公示,多少錢,干了什麼事,例如賑災,並不能一句「某某地某災」就過去了,要有細項。

比起明明白白的戶部派員,這種方式,的確更高明,為君者也顯得更有風度,更有「德善」之義。而力度卻絕不比戶部派員差,甚至會更好。

明延帝半晌才道︰「準。」

他心里瞬間就有了一系列關于此事如何操作的想法,在腦子里過了一圈,才道︰「只可惜我兒不能上朝,到時,只能便宜太子了。」

一邊說著,他又笑道︰「兒以後,多上折子,朕有賞!」

「不要了。」唐時道︰「我以後再也不上了……我今兒寫著我就想,我是有多想不開,明明可以直接跟阿耶說,我偏偏要寫的。」

她撒嬌的把手給他看︰「阿耶你看看我手!」

她小手嬌女敕,握筆的指節都磨紅了,明延帝放下折子,幫她揉著,一邊嘆氣︰「不知道的還當寫了多少,只這麼幾個字,就弄成這樣。朕在你這麼大的時候,拿寫字當休息的。」

她道︰「我是女兒家嘛!」

她把頭擠在他膝上,蹭呀蹭的撒嬌︰「阿耶,寫字好累人。」

她軟絨絨的發散在他膝頭,樣子就像一只戀家的雛鳥,簡直要可愛進人心里去,只看她這個樣子,哪能想到她在商會上談笑自若,運籌帷幄?

明延帝心頭發軟,大手輕輕按在她小腦袋上,另一只手還揉著她的小手手。

室中一片溫軟。

好一會兒,明延帝才笑道︰「商會之事,阿耶剛剛听說時,還擔心的很,不想我兒如此冰雪聰明,竟把這一干自負聰明的老狐狸都拿住了。」

唐時抬臉笑道︰「阿耶,這你就不懂了吧,我人小,又是女孩兒,他們心里再怎麼也是輕視的,一輕視,就容易上鉤。」

她得意的笑了兩聲︰「我還有後招呢!等到他們投標,自然有不中的,不中的,你說我會怎麼辦?」

明延帝笑道︰「怎麼辦?」

「不告訴你!」唐時自個兒樂了好一會兒,還是沒憋住,「要不我悄悄告訴你,阿耶不要告訴別人。」

明延帝點點頭︰「好。」

她就趴在他耳邊一通嘀咕,然後兩人一齊大笑。

顧九行站在外頭,心里暗暗稀罕。

心說這位恩福郡夫人,才真真是天底下頭一號的聰明人,這才多長時間?跟明延帝相處,真真跟親生父女沒差。

不,比親生父女還好,明延帝竟如個女兒奴一般,天天兒想著,時時掛念著,妙在唐時對他和皇貴妃兩人,也是一派孺慕,親昵極了,這可真真兒是……上輩子的緣份了。

「這個方法,其實很簡單。」

隔了兩天,唐時帶著孟丹隨和丁九幾個人,對投標的商戶進行「綜合評估」,一邊這麼回答。

丁九道︰「是什麼?」

一點都不意外的,唐時回答︰「你猜?」

唉!丁九只能默默低頭。

他們幾人面前擺著數種東西,一個是標書,一個是這家商戶的調查,包括靠山口碑財力聲譽種種,另一個是相應產品的檢測報告。

他們接著唐時說的,用加分減分的方式,對這些人進行評估,孟以求和盛齊也摻和著幫忙。

至于盛齊一直叨叨的,他娘親的嫁妝鋪子,實在太小了,都沒進商會。

但盛齊和孟二這種,在唐時眼中,都是需要呵護的嬌花,唐時想了想,就把之前弄的那個戚風蛋糕的法子寫出來送他了,據說他們起了個名字叫福糕,鋪子里賣的還不錯。

總之,幾人費了足足一天的時間,才每一種選出來三個,然後再按園區規劃,同時各方面關系的平衡,來決定哪一家中標。

說真的,這個活兒真費腦筋,唐時最不喜歡干的就是這種操心的活兒,簡直忙到頭禿。

她說了不止一次︰「丁九你一定要學會,下次你自己做,我是不會再來的!這樣操心我會長不高!」

丁九只道︰「知道了。」

等到授標會那天,唐時不但帶了微欣微帛,還叫人把抱樸抱拙叫來了。

兩人都有些緊張,唐時笑道︰「不用擔心,我不是要你們去打架的,你們只需要適時的亮個嗓就成了。」

兩人瞬間懂了。

果然到時候中標的一公布,大家就鬧騰起來了,唐時叫把打分的標準公布了,這些人還是鬧騰。

然後抱樸就過來倒了個茶,抱拙過來送了個手爐……

小細嗓子一亮,大家很快就老實了。

在外頭混的,誰是傻子呢?敢鬧騰的就是有後台的,有後台的人,習慣于估量別人的後台。能用太監的,只有皇族,她身邊有太監,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皇上的眼在這兒。

誰還敢鬧?

然後唐時笑眯眯的宣布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在山莊外頭,湖邊,還有一條路,若是大家樂意,可以在那邊開店,只是需要自己蓋,她就把那條路上,他們中意的商戶也公布了。

這樣一來,大部分人就得到了安慰,比起之前直接淘汰,這樣的結果他們瞬間就接受了。至于余下的小部分人,怎麼說呢,技不如人,勢不如人,也沒什麼可說的了。

怪不得她說挺簡單,還確實挺簡單的。

第二件事,德善金之事,太子殿下已經答應,不會再派戶部專員對帳了。

皆大歡喜。

之後,在德善園及其它幾家分別獻過德善金之後,太子上折子,提出了德善榜之事,皇上當庭允奏。

此事塵埃落定,真心做善事的自然歡喜,有投機思想的,也已經上了賊船下不來了。

這是後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