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96章 事後諸葛亮

被揉頭了,唐時玥的火氣一下子就消了,意思意思的哼了一聲,這才牽著祈陽的手出去了。

幾個人等在外頭,唐時玥又仔細檢查了一遍小瑤兒和霍祈陽身上,沒有骨折,只有青紫和一些荊棘劃破的傷口,幸好天還不是太冷,否則小孩子昏迷在外頭,很容易凍傷的。

霍祈旌不一會兒就出來了,低聲吩咐了梁大胡子幾句,隨手接過小瑤兒,抱在懷里,一行人便往山下走。

他輕聲道︰「他自盡了。」

唐時玥沒說話,他半晌才道︰「我允他若自盡,等燒了他的尸身,便將他的骨灰送回家鄉,與家人葬在一處。」

他回頭看了一眼,那一處,已經飄起了煙。

霍祈旌輕輕按了一下祈陽的腦袋︰「阿陽,我是你兄長,他幾次三番要殺你,我絕不能容,但,他們父子都曾浴血沙場,所以即便他死有余辜,我也要給他一個體面,你可明白?」

他只是說,並沒指望祈陽會回答。

半晌,小祈陽卻道︰「明白。」

霍祈旌微微一愣。

然後他便笑了一下︰「明白就好,阿兄不願因此與你生了隔閡。那流言也不知是什麼人編造,家中從未在意過,你出生時,祖父、爹娘和我,都是欣喜的。」

又隔了半晌。

小祈陽︰「嗯。」

霍祈旌喜出望外。

唐時玥認識他這麼久,還是頭一次見他笑的如此歡暢,那雙眼真的像書里說的「盛滿了星星」似的,好看極了。叫人忍不住要跟著笑起來。

霍祈陽和小瑤兒傷的都不重,但小瑤兒還是懨懨的病了好幾日。

直到唐時玥晚上看到小瑤兒病中抽泣,才發現,其實她早就存了心事。

這個年代的孩子本來就早慧,小瑤兒又是個心細敏感的,雖然不問,但听著大家說,也大概明白發生了什麼事,又沒人可以說,估計是沉了心,遇上事,便發了出來。

唐時玥只能又充當暖寶寶,陪了她好幾天,覺得自己在又當爹又當娘的路上前進了一大步。

趁著這個時間,她還干了一樁大事兒。

之前她找霍祈旌要白疊子,霍祈旌倒是給她找了一些來,好幾處一湊,算著也就夠種個兩三畝地的,這遠遠不夠。

唐時玥就想著,棉花喜熱,可以把壘了火炕的房間當溫室用,順便把外頭的校場也都做了火牆出來,搭了棚子,趕著種一批出來。

正常來說,棉花其實是「節節高」的,養分供上了,不打頂就可以一直長。

但這年頭的棉花種,估計也就能打二三十個桃,再怎麼精心護理,也多不了多少,只能是盡量種,算著也種了一畝多地,能多出四五萬個棉桃來,也像那麼回事兒。

她就這麼折騰,霍祈旌也不多問,她要怎麼做,他全都依著她,倒有幾分予取予求的妻奴架勢。

而且,更大的驚喜就是,他找來的種子里頭,居然還有西!瓜!

據說這是永嘉的寒瓜。南朝有一個叫陶弘景的醫學家,曾在《本草經集注》里描述過一種奇特的瓜,「永嘉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

原來寒瓜就是西瓜!原來西瓜早就有了!史學家誤我!還說西瓜是「自五代時始入中國」!

唐時玥美滋滋,覺得明年夏天好過了。

等她這邊忙完,小瑤兒的病也好的差不多了,繼續去許家上課,一進門,就看到許問渠和小祈陽一坐一站,正自對答。

雖然霍祈陽仍是能說一個字,絕不說兩個字的……但是能對答,對霍祈陽來說,已經是巨大的進步了!

唐時玥又驚又喜,問了唐時嶸才知道,自從饒休那事兒之後,祈陽便一日比一日好,現在已經能夠與大家簡短交流,但是像唐俊琛賤了嗖嗖的去撩他,他還是會听而不聞的。

但這已經很好了!

唐時玥坐在一旁,笑著看了一會兒,然後她隨手抽了筆,一邊寫,一邊輕描淡寫的道︰「這有什麼奇怪的,你知道那條路上有狗,當然就害怕那條路,現在你知道狗死了,當然就不怕了!這很正常。」

說完了,她把剛寫的字貼到了腦門上,上書︰「事後諸葛亮。」

幾個人都被她逗的噴笑出聲。

然後許問渠咦了一聲︰「玥兒原來在習字了麼,這字……」他站起想過來。

唐時玥一僵。然後她飛快的收起紙,一把團成一團,丟進了廢紙筐里︰「沒有!你看錯了!我沒有!」她站起來飛快的跑了。

許問渠失笑搖頭。

然後他過去揀起那張紙,一邊展開一邊笑道︰「嶸兒教她的?」

「沒有,」唐時嶸也有點稀奇︰「我都不知道她在習字。」

他又問︰「陽兒教的?」

小祈陽搖了搖頭,許問渠已經把紙團小心的攤平,仔細看了看,道︰「應該是祈旌了。」

這字雖然筆觸稚女敕,但看的出,所臨的帖子,應該是鐵畫銀鉤入木三分的風格。

許問渠仔細看了,笑道︰「其實寫的算不錯了,但女子還是不要學太鏗鏘的筆風,將來必定寫不了這麼有力,看起來反倒古怪。」

唐俊琛也看了,笑道︰「師父,這也叫寫的不錯?這要是我寫的,師父你肯定罰我抄一百遍!」

許問渠微笑道︰「哦?既這麼說,你今天的課業就改成三篇罷!」

唐俊琛︰「……」

他滿臉崩潰。

明知道師父偏心,他到底為什麼要多這句嘴的!!尤其那個對他從來視而不見听而不聞的霍祈陽,還不屑的看了他一眼,臉上明明白白的寫著「我會告狀」。

許問渠道︰「我寫個字帖,嶸兒回頭帶給玥兒,叫她臨罷。」

唐時嶸含笑應了。

于是等唐時玥再練字時,霍祈旌就發現,她臨的字帖換了。

許問渠能寫各家子體,他給唐時玥寫的字帖,字跡秀美,又風雅灑月兌,唐時玥一看就愛上了。

而且臨起來也覺得十分得心應手,每時每刻都沉浸在「哇我原來是個天才,未來的王羲之就是我了」的興奮中無法自拔。

第二天,她就厚著臉皮過去許家,聲稱是「武館一個孩子」寫的,讓許問渠給看看。

許問渠也就心照不宣的接了過來。

他一本正經的拿著朱筆,圈了一筆,又是一筆︰「這一筆寫的不錯,十分秀美,嗯,這個字也十分漂亮,這一勾著實是點晴之筆……」

然後唐時玥就拿著圈滿了的紙,喜滋滋的回去了。

目睹了這一切的夏余暉神情復雜。

他自覺得他也很不要臉了,但是這把丑字,就算看在「她是東家」的份上,也頂多給她硬圈兩三個字鼓勵鼓勵?

許先生雲淡風輕的起身︰「聖人也曾有‘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之言。對玥兒這性子,是要哄著她,她才樂意學的。」

夏余暉感嘆︰「幾年不見,你的性子愈發好了。」

天天被師父罰做文章罰抄書罰罰罰的弟子們︰「……」

夏先生,你的眼是什麼時候瞎的?

就算學武有霍祈旌哄,學文還有許問渠哄,唐時玥也非常冷靜的沒有上癮。

相比起這兩種,織毛衣反倒成了最輕松的活兒。

唐時玥織完了霍祈旌的羊毛短袍,把其它人的,全都推給喬桑榆和葉婆子他們去織,然後就開始給幾個人織圍巾了。

因為襪子在貴婦人圈推廣的太順利,所以唐時玥已經改了主意,把注重保暖的脖套,改成了注重美觀的圍巾。

她織的是元寶扣,一長條很容易織,尤其適合書生,等織出來給許問渠先試了一下,一身長棉袍,搭著長圍巾的樣子,又斯文又儒雅,讓她瞬間有一種穿到民國的感覺。

那個時候的青年還真有不少做這種打扮的。

但也只適合文人,農人武人垂這麼一條,啥活兒也別干了。

于是唐時玥又織出來一副半指手套,手腕略長,送給許問渠試用。

起先戴上的確不大舒服,但戴習慣了之後,也的確暖和,唐時玥準備等羊絨來了,再織分指的手套,目前這個也可以推廣了,唐時玥起了個名字,叫「四寶半」。

大俗即大雅,這既可以說是文房四寶之外的半寶,又可以表示四個指頭之外又有一個單獨的寶,總之合適極了。(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