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08、什麼刀槍棍棒都耍的有模有樣

沐春雖歸隱山林, 但熱血未冷, 被人打到家門口了, 還差點失去女兒, 他如何不怒?

遂加入了弟弟沐晟的軍隊, 發誓必定要滅了安南國,活捉胡季氂。

四年平靜安逸的隱居生活戛然而止, 胡善圍雖有些不舍, 但全力支持沐春重出江湖, 「倘若雲南邊境沖突不斷,我們也無法安心隱居在此,阿雷差點就出事了, 大國不寧, 小家不安啊。」

沐春在院子里潑水磨刀, 撫模著輕薄的刀刃,「兩國交戰,這里靠近邊境, 已經不安全了, 你和阿雷搬到城里的房子,那個房子也挺大, 就是不如這里清淨。」

山野偏僻之地,才能種得了大片的菊花, 禽獸是他們的鄰居,當然清淨了。

胡善圍說道︰「等你跟著大軍開撥,我們就搬。」

沐春搖頭, 「不行,我得把你們娘倆安頓好了,才能放心出征。收拾東西,咱們明天就搬家。」

沐春實在不敢想象倘若亂軍散兵游蕩到這里,將遭遇何等浩劫,他不能讓妻女暴露在危險之下。

胡善圍難得一次乖順,听從了丈夫的安排,如今邊境局勢緊張,早日搬家也好,免得沐春心神不寧。

阿雷小朋友迎來了再一次的「永別」,縱然姐姐沒有和她解釋,她也曉得朱瞻壑就像以前的朱瞻基一樣,只要離開昆明,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小基哥哥,水坑弟弟,都是她人生中的過客。

只是這一次,她不再哭泣了,坦然接受了現實,不再像以前那樣哭泣。

她大方的請朱瞻壑在橋洞下的小攤上吃了頓雞湯米線,「你好好吃,吃了這頓就沒下頓了,听我姐姐說,京城里只有面條,沒有米線。」

這是她和朱瞻壑探索出來的無證無牌、還偷稅漏稅的蒼蠅小館子,但是他們覺得味道比大飯館好多了。

阿雷神奇的遺傳了父親沐春蹲在街頭吃面,以灰塵為佐料的味蕾。而這種地方是胡善圍絕對明令禁止她去光顧的,只能偷著吃。偷偷模模著吃是味道加分項,真的敞開吃反而沒有這種感覺了。

朱瞻壑吸溜著爽滑的米線,「沒關系,只要我想吃,漢王府的廚子們總能搗鼓出來這個味。」

朱瞻壑一副沒心沒肺的樣子,本來就不多的離別憂傷蕩然無存。

阿雷笑了,沖著攤主說道︰「給天蓬元帥再來一碗。」

朱瞻壑吃了雙份米線,攤主看著他腆出的大肚皮,有些害怕,「小心積食,要是不舒服了,趕緊叫你家大人去找大夫。」

朱瞻壑拍著肚皮,發出幾聲悶響,就像沒有熟透的西瓜,「不要緊,我多走一走,消化食。阿雷,你把我喂吃撐了,你的負責到底,陪我走走,把兩晚米線消化掉。」

兩人從橋洞下上了雲津橋,這座大橋是她姐夫沐春建的,雲南第一座石拱橋,是昆明的中央商務區,cbd地段,交通的便利給這里帶來了繁華,有詩雲︰

「雲津橋上望,燈火萬千家。問夜人沽酒,尋店客系槎。城遙更漏盡,月圓市聲嘩。破曉闌游興,疏鐘傳太華。」

身在此處,若不是身邊行人穿著各族特有的服裝,還以為自己身處南京秦淮河沿岸。

兩人上了橋,阿雷看著玉帶似的兩岸,「昆明只有這個地方最為繁華,听我姐姐說,京城到處都是這樣的雲津橋,真是這樣嗎?」

朱瞻壑點頭︰「差不多吧,南京是六朝古都,昆明才剛剛開化,當然不能比的——你可以跟我們一起回京城,眼看為實,我帶你把南京逛個夠。」

阿雷面露向往之色,卻是搖頭,「我姐夫要出征安南了,我要在家里陪著姐姐。」

朱瞻壑說道︰「你姐姐是大人了,還需要你陪嗎。」

「你不懂。」阿雷說道︰「姐夫出征,姐姐必定會擔心姐夫。我若去了南京,姐姐還要再擔心我,我陪著姐姐,她就能少操一個人的心。」

朱瞻壑是個樂觀的孩子,「那就等你姐夫凱旋歸來,你們一家三口一道去南京。」

阿雷只是笑笑,沒有回應。

阿雷陪著朱瞻壑散步消食,走了一大圈,朱瞻壑說肚子還撐著,需要再走走,就這樣一直走著,阿雷實在走不動了,朱瞻壑才送了她回到城里的新家。

次日一早,城門大開,春圍夫婦都早早起床去送三保太監、朱瞻壑還有茹司藥談太醫夫婦,阿雷去了周王府上學,沒有去送行。

縱使朱瞻壑頻頻回頭,脖子都快扭斷了,還是沒見著阿雷。

京城,皇宮。

徐皇後剛剛服了鎮痛的藥,昏昏睡去,情況不樂觀。

徐皇後將門虎女,身體一直很好,十四歲嫁給永樂帝,每年都生個孩子,十八歲就是四個孩子的娘,後來就藩北平,協助丈夫造福燕地,將衰落的北平重新振興起來,是個精力旺盛的王妃。

可惜當年的北平保衛戰實在太慘烈了,一萬守軍對抗李景隆五十萬南軍。戰爭摧毀了徐皇後的身體,導致封後大典都拖延了兩年時間。

在健康面前,金錢、權力、地位、富貴都變得不堪一擊。

病痛折磨著徐皇後面部浮腫,一戳一個淺坑,看著虛弱的妻子,永樂帝沉默了很久,驀地目光一冷,「把紀綱叫來。」

紀綱和永樂帝密議,直到宮門落鎖了才離開。

沒過幾天,朝廷大臣紛紛上了奏本,彈劾曹國公李景隆。

這位在大明開展大型戶外真人秀「奔跑吧,兄弟」的傳奇人物李景隆,可以說是靖難之役最大的功臣,他以令人難以置信的智商和膽量,就像個人肉粉碎機,把五十萬南軍給丟沒了,然後「知錯能改」,立刻反水,在靖難之役時打開城門迎接燕王進城,又立新功,並且跪求燕王早日登基。

燕王登基之後,立刻恢復了李景隆曹國公的爵位,並且加封為太子少師、左柱國、列為武官之首。好像忘記了當年李景隆如何圍攻北平城,導致徐皇後身受重傷的事情。

李景隆如此得到永樂帝恩寵,很多人都懷疑他早就是永樂帝的臥底,故意輸的那麼慘。

李景隆剛開始是「我不是……我沒有……你胡說」,到了後來,他干脆閉口不言,默認了,畢竟,有便宜不佔王八蛋。

如今政局已經穩定,天也涼了,是時候卸磨殺驢了。

永樂帝本想再留李景隆兩年,但是徐皇後舊傷復發,永樂帝表面平靜,內心恨不得把李景隆捏死,為徐皇後復仇。

最先對李景隆揮刀的是永樂帝的親弟弟、周王朱橚。

周王朱橚當年被李景隆害慘了,二兒子鬼迷心竅,被李景隆說服,誣告親爹和大哥造反。遭受此等人倫慘劇,周王熬到咸魚翻身,如何會放過李景隆?

周王最先開始彈劾李景隆,說他當年去周王府索要賄賂,把王府里御賜的好東西都搬到自家去了。

李景隆上書自辨,說絕無此事。紀綱帶著錦衣衛去曹國公府搜查,果然找到了有著周王府標記的物品,真是捉賊拿贓,李景隆不曉得這些東西如何飛到自己府中,百口莫辯。

緊接著,刑部尚書鄭賜彈劾李景隆,說他「包藏禍心,蓄養亡命,謀為不軌」。禮部上書李至剛也上書,說「李景隆在家里接受家人跪拜,行君臣之禮,大逆不道」。

成國公朱能,吏部尚書蹇義、六科給事中張信等大臣也紛紛彈劾李景隆意圖謀反。

李景隆又上書自辨,說他家幾百個僕人都是服侍人的,不會拳腳武功,怎麼可能是死士?家里唯一算得上兵器的就是菜刀。

紀綱又帶著錦衣衛上門搜檢,從廚房爐膛灰里搜出兵器若干,然後放狗撕咬年輕力壯的男僕,男僕被逼無奈,猶如打通了任督二脈,拿著棍子刀槍等兵器防身,畢竟在這個年代,一旦被狗咬了,得了狂犬病,是不治之癥。

紀綱眨著桃花眼,拍手叫道︰「李景隆,還說他們不會武功!分明什麼刀槍棍棒耍的有模有樣。」

眾僕︰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紀綱收了笑容,玉手一揮,「拿下這群死士!」

李景隆見狀,曉得一切都是紀綱栽贓陷害,什麼周王府御賜之物、什麼兵器死士,全靠紀綱一張嘴。

不,不是紀綱,紀綱敢這樣張狂的指鹿為馬,因為他背後有永樂帝的授意,就像當年洪武朝晚期的時候,群臣彈劾當時的錦衣衛指揮使毛驤一樣。

是高祖皇帝想殺毛驤,以泄民憤。要不然,群臣就是吃了豹子膽,也不敢動毛驤分毫。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永樂帝如今把我的價值榨干吸盡了,就要把我一腳踢開。

李景隆撲通跪地,世襲罔替一等國公、太子太師、左柱國,群臣之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曹國公,就這樣從雲端跌落,除爵、奪官、全家圈禁。

李景隆被單獨關押,這一天,看守送來早飯,卻在門口將食盒一扔,飯菜丟了一地,大聲叫道︰「李景隆!你愛吃不吃,居然玩絕食這一招逼皇上讓步,做你的千秋大夢去吧!」

李景隆餓得頭發昏,「我沒有絕食,你胡說八道,快把飯菜拿來。」

看守置若罔聞,早中飯三頓飯,頓頓如此,每次都把食盒在他面前摔掉,大罵他絕食,每日只送清水。

永樂帝不會殺李景隆,也不會殺他全家……就只好借口絕食,餓死李景隆了。因為他除了是洪武、建文、永樂三朝老臣,還是皇室中人,是皇帝的親外甥。他的祖母曹國長公主是高祖皇帝的二姐,李家「曹國公」的爵位由此而來,沾了公主的光。

永樂帝吸取建文帝打壓宗室,結果四面楚歌的教訓,深知宗室的重要性,要穩住宗室,不能讓宗室寒心,否則遭遇反噬,他的帝位不穩。

就這樣,李景隆「被絕食」到了第八日,靠著清水過活,紀綱去看望他,還提著許多好吃的,李景隆聞著食物的香氣,就像一把把刀子割著他的胃。

李景隆已經無力走路,他爬到門口,「吃的……給我。」

紀綱將手里的食盒一扔,大聲道︰「皇上所賜,你也拒絕?真是大逆不道。」

李景隆絕望了,虛弱的說道︰「做人留一線,日後好見面。紀綱,你不要做得太絕了,甘當鷹犬的下場,都不怎麼好。當年毛驤是怎麼死的,你不會忘記了吧。」

紀綱瞳孔猛地一縮,而後恢復如常,「毛大人對我有知遇之恩,我怎麼可能忘記。」

記得清清楚楚,那些彈劾過毛驤的人、每一片雪花、每一根稻草,我都牢牢的記在名冊上,弄死一個劃掉一個,你李景隆的名字也在上頭,估模過兩天就能劃掉了。我找著最好的契機除掉你們。

兩天後,李景隆「絕食」氣絕,尸首被秘密運走,挫骨揚灰,但是看守依然每天正常按點送飯,還是唱著獨角戲︰「這就對了嘛,每天好吃好喝的伺候著,你的家人也都活著,都是皇上恩典,知足吧。」

三保太監一行人趕到京城時,京中盛傳李景隆絕食十天失敗,恢復了正常進食,李家雖然謀反,但是永樂帝看在曹國長公主的份上,赦免其罪,李家兄弟們都封了官職,李景隆之孫還得封世襲錦衣衛指揮使的虛職,世代享受富貴。

茹司藥和談太醫去坤寧宮給徐皇後會診,皇後已經病入膏肓,到了油枯燈盡的時候了。

茹司藥說道︰「微臣這幾年在雲南新得一些中原沒有的藥材,雖然在周王的主持下驗過藥性,但每個人體質不同,對藥物的反應可能不一樣。」

言下之意,就是徐皇後還可以用新藥搶救一下,但是風險極高。

永樂帝面無表情,只是下巴顫抖的胡須出賣了他的內心︰殺了李景隆有什麼用?我還是要看著妻子離我而去,怎麼會這樣呢?她只有四十五歲啊。

當年孝慈皇後去世時是五十一歲,父皇高祖皇帝還大哭孝慈皇後走得太早,可是如今,我的皇後只有四十五歲……

永樂帝猛地握拳,給這對夫妻下了免死金牌︰「只管放手去治,朕不會治你們的罪。」

茹司藥夫妻領命下去開方子。

弄死了李景隆,安撫了宗室,永樂帝听了三保太監關于安南國設伏滅了大明使團的匯報,「……黔國公沐晟已經開始集結軍隊,除了鎮守雲南的軍隊,目前有七萬軍隊可以出征安南國,沐春大人為女復仇,已經主動請纓加入南征軍,等待皇上下旨。」

這一次沐晟吸取了教訓,要等到明確旨意才肯出兵,免得再挨罵——挨罵是小,失去新君的信任是大,他外公耿炳文全家都被永樂帝殺了,他不能再被新君懷疑忠誠。

身為藩國,居然敢斬殺宗主國使團,這次不僅僅是欺君了,是明目張膽的造反。倘若此事傳出去,大明宗主國地位受到挑戰,其他藩國還會認大明為主嗎?

徐皇後病重,永樂帝本不想出兵,如今被安南打臉,如何能忍?遂封成國公朱能為征夷將軍、大明南征總兵官,新城侯張輔為右副將軍,帶兵從廣西進軍安南國。同時封黔國公沐晟為左副將軍,從雲南出發。

永樂四年,十一月,兩軍在安南國勝利會師,一起集結兵力,和安南軍在富良江大戰。

永樂帝派出的朱能、張輔兩位大將均是靖難之役從燕王府出來的猛將,鐵桿心月復,這是永樂帝登基以來第一次對外戰爭,可見對這次戰役的重視。

永樂帝下令「必以明年二月滅賊班師回朝」。他覺得三個月足夠踏平安南國。

但是到了永樂五年二月,安南依然未平,徐皇後的病情卻越來越嚴重了。

今年正月初一大朝會,進宮朝賀的誥命夫人只是隔著簾子朝著皇後的鳳椅行禮,後來宮廷賜宴,眾命婦們在尚儀局尚儀沈瓊蓮安排下按照品級坐下,接受賜宴,徐皇後的位置也一直空著,沒有出現。

如此,徐皇後病重的消息再也瞞不住了,朝野上下都知道。

皇後病重,需要靜養,後宮嬪妃們每天在坤寧宮外行禮問安,而後退下。

徐皇後快不行了,但是永樂帝只有四十七歲,正值壯年,如此年輕,肯定會續弦、立新後。

每個人都是這麼想的,紛紛議論新後會出自誰的家族。京城已經有好幾個熱門的人選。

只有一個人不是這麼想的——那就是永樂帝本人。他不能想象,除了結發妻徐皇後,還有那個女人配當他的妻子、他的皇後。他不想續娶。

南征軍遲遲不得凱旋,軍費開支驚人,皇後病重,後宮人心惶惶,朝野議論紛紛,永樂帝忍受著兩面夾擊,巨大的壓力讓他徹夜難眠。

這一天,永樂帝半夜批完奏折,去坤寧宮看徐皇後,走在空蕩蕩的東長街上,永樂帝突然停住腳步,吩咐三保太監,「你再去一次雲南,把胡尚宮接回京城。」

作者有話要說︰  你們這些小妖精早就猜出胡善圍「三進宮」的原因,真是太厲害了,來來來,鍵盤給你們,你們寄幾寫。

今晚送100個紅包,大家周末愉快!晚安,寶貝們,親親~~~~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夏~桃源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小旋風 30瓶;24024009 20瓶;兔妞肥菌、小青蛙媽媽、zcj 5瓶;21937873 4瓶;楊顏溪大大盆宇、na、恬逸幽蘭、洪荒樹妖、樂寶、20487360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