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30、風雪夜歸人

時至今日, 郭貴妃亦非吳下阿蒙, 看著喪子悲慟之下依然保持冷靜的郭貴妃, 胡善圍沒有任何欣慰之感, 相反, 她覺得越發悲涼,她將郭貴妃從作死的危機邊緣里拉開, 將孝慈皇後的教誨全部教給郭貴妃, 希望宮廷延續安寧, 然而現實再次狠狠的打了她一巴掌。

如果魯王真的是自己吃死自己也就罷了,少年時期心智不成熟,被壞人乘虛而入, 現在都二十多歲, 是個成熟的大人了, 還那麼任性,那麼他也必須接受任性的後果。

但,如果魯王死于毒殺……以胡善圍「誰搞宮斗我搞誰, 都不準搞事情」的原則, 即使郭貴妃沒有這艱難的一跪,胡善圍也會查清真相, 揪出真凶。

胡善圍扶著郭貴妃起來,說道︰「娘娘放心, 微臣——」

「娘娘,沈教習來了,要求見娘娘。」郭嬤嬤進來打斷了她的話。

這六年來, 沈瓊蓮已經升為尚儀局六品司儀,因為她的工作基本還是宮廷詩人以及教書育人,故一直稱她為沈教習。

听到沈瓊蓮來了,郭貴妃心中又是一痛︰她一直都是兒子可望不可及的白月光。

「讓她進來。」郭貴妃說道。

沈瓊蓮已經換上了素服,腳上的積雪瞬間被屋里的熱氣融化,她說道︰「驚聞魯王噩耗,他曾經是微臣的學生,微臣教過他寫詩,還有《尚書•無逸》篇,從噩耗的內容來看,魯王很明顯沒有把微臣教導的《尚書•無逸》篇听進去,但一日為師,終身為師。微臣想和胡司言一起去兗州,送一送這個學生。」

沈瓊蓮這句話夾槍帶棒的,似乎是說魯王任性頑劣,但實際上有一絲淡淡的感情在,郭貴妃早已不復當年的淺薄,沈瓊蓮的深意她听得懂。

郭貴妃說道︰「你能去送送他,是他的榮幸。」

沈瓊蓮就這樣加入了魯王治喪的隊伍。上司崔尚儀得知此事,想要阻止,卻來不及了,只得在臨行前叮囑道︰「魯王府不比深宮,人生地不熟的,你去之後,要收斂好奇心,只是給魯王送葬,其余的你別插手,尤其是離胡善圍遠一點。」

沈瓊蓮問:「為何?」

崔尚儀說道︰「自古一將功成萬骨枯,能夠走到最後的人,前面一定有很多人倒下。胡善圍命硬,所有和她對上的人都沒有好下場,你沒有胡善圍的命大,就離她遠一些,免得被牽連進去。」

崔尚儀是經驗之談,在宮廷多年,自有一套心得體會,胡善圍一路走來,經歷各種風暴中心,還全須全尾的活著,這種運勢畢竟只屬于極少的一部分人,大部分人是觸之則死,只是在危機邊緣就化為炮灰了。

沈瓊蓮是尚儀局最耀眼的人物,崔尚儀愛惜都來不及,怎麼舍得讓她受傷甚至送命。

沈瓊蓮說道︰「我曉得了,崔尚儀莫要掛念。」

崔尚儀如何放心?沈瓊蓮進宮時才十三歲,簡直是看著她長大的,是下屬也是女兒,精心呵護她,打算將來干不動了,退休出宮,就把五品尚儀的位置留給她。

崔尚儀親手動手為沈瓊蓮收拾行禮,恨不得連馬桶都帶著,「被褥帶上,不要睡驛站的床,小心沾上虱子;杯筷只用自己的,入口前用開水燙一燙;草紙帶上兩捆,宮里的柔軟……」

偌大後宮,一夜之間滿城縞素,初春竟然比冬天還冷。

曹尚宮也在叮囑手下,和崔尚儀春風拂面般的叮囑不同,曹尚宮是一句插一把刀子,「……我曉得你個能人,但再能的人一不小心,也有陰溝翻船的時候,包括你;去了之後,就事論事,不要摻雜私人的情感,這會影響你的判斷;還有,魯王一死,郭貴妃封後就成了定局,你辦玩喪事後速速回宮,可不能缺席封後大典。否則你辛辛苦苦栽了樹,小心被人摘了桃子。」

胡善圍說道︰「曹尚宮說的話……最後一句是什麼意思?」

曹尚宮說道︰「郭貴妃封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你在司言的位置待了十年,我應該有些眼色,是時候退位讓賢,你來接任我的位置。」

胡善圍忙道,「曹尚宮,您誤會——」

「我沒有誤會。」曹尚宮說道︰「我曉得你不是踩人上位的那種人,我是為了六局一司的將來考慮。六局一司的權力是皇後給的,所以後宮的尚宮必須是皇後的心月復。如果郭貴妃封後,我還在這個位置上,六局一司必然會分裂和矛盾——以我為首的舊勢力,以你為首的新勢力。」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必然會被拍死在沙灘上。最後會有人想法子把我拉下來,推你上位,順勢而為,以博得出頭的機會。人在官場,身不由己,一個蘿卜一個坑。縱使你不想踩我上位,但有多少人盯著你的位置,想要你上位後挪出空位填上?」

「這和生老病死一樣,是自然規律,很多人明知如此,還負隅頑抗,放肆自己的官癮,覺得可以逆天改命,想各種法子賴在位置上不走,做些掩耳盜鈴之事,放任新舊勢力互咬,死一批無辜炮灰,最後還不是被人轟下台?下場淒涼,我要走,就走的漂亮,走的穩穩當當,把統領六局一司的任務交給你,盡量不要有大的動蕩。」

曹尚宮肺腑之言,令胡善圍很受震撼,她突然明白為何當年曹尚宮會被孝慈皇後破例提拔,統領女官,成為第一個年齡不到四十歲的尚宮。

因為曹尚宮看似淺薄的表象下,有著和孝慈皇後相似的大局觀和自我犧牲精神,看得通透,想得通透,也做的通透。說放,就放下了。

尚宮局尚宮,女官之首。胡善圍進宮時覺得這個位置如此遙遠,想想都覺得可笑,如今這個位置伸手可及,她卻並沒有感到歡喜。

她覺得心累,一次次的斗爭,絕處逢生,她原本以為輔佐好郭貴妃,後宮就會恢復安穩,不再死那麼多無辜之人了,可是到頭來,似乎沒有什麼用,郭貴妃近乎月兌胎換骨的蛻變,給她帶來的卻是獨子慘死的噩耗。

權力斗爭永遠不會停止,永遠有人搞事情。

那麼,我這些年努力的意義何在?

胡善圍第一次對自己的工作產生質疑,坦言對曹尚宮說道︰「我最近有些迷茫,我不想辜負曹尚宮的期待,在去兗州期間,曹尚宮可以考慮其他合適的人選。」

曹尚宮不相信,上下打量她,「你最近吃錯藥了?頭一回見著不想當尚宮的女官,你自己考慮清楚了,以你如今的地位和影響力,你若不當尚宮,無論誰坐在尚宮的位置,第一個打壓排擠的必定就是你——誰都不想看見一個隨時可以取代自己的人在眼前晃來晃去,所以擺在你面前只有兩條路,要麼當尚宮,要麼退休出宮。」

曹尚宮目光毒辣,人情冷暖,官場傾軋,都逃不月兌她的眼楮。

胡善圍就這樣心事重重的出發了,依然是紀綱帶領錦衣衛一路護送,由于隊伍里有太子,紀綱這一次帶了二千龐大的護衛隊,確保安全。

上馬車之前,胡善圍對著紀綱耳語了兩句,紀綱一臉無辜,「我又不是神仙,我那知道她的行蹤,何況還要把她帶過去。」

胡善圍說道︰「咱們這麼多年朋友了,你別和我裝,她知道那麼多秘密,錦衣衛定有暗探一直跟著。」

紀綱像是聾了,「你說什麼?」

胡善圍︰「她對我很關鍵,這個忙你一定要幫。」

紀綱︰「不是這個,最前面那幾個字。」

胡善圍︰「咱們這麼多年朋友——」

「停。」紀綱沾沾自喜,「原來你把我當朋友啊。好,我幫你。」

初春多雨雪,道路濕滑泥濘,十天後,治喪隊伍到達徐州府驛站落腳,過了徐州,就到了兗州。

驛站專門用來接待過路官員,是大明公務員招待所。太子朱標賢德仁慈,為了避免勞民傷財,一路上都拒絕了沿路官員的接待,只住在簡樸的驛站里,堅決制止隨行官員吃拿卡要等不良風氣,故無論官場還是民間,太子名聲頗佳。

入夜,徐州驛站,治喪隊伍剛剛落腳,驛站外頭來了一個不速之客。

此人中等身材,頭戴遮住大半個臉的斗笠,穿著臃腫的棉衣,背著一個木頭箱子,手里還杵著一根防滑的手杖。

錦衣衛已經在門外設了層層路障和崗哨。所到之處,都要清場,怕有意外。

錦衣衛將此人攔住︰

「停!今夜驛站不接待任何過路官員,在這里登記姓名和官職,你可以領一份路費,去城里找客棧住下。」

這是太子吩咐的,說是給官員們的補償,別讓人為國家當差,還在外頭風餐露宿。

那人從懷中模出名帖遞過去,「把這個交給尚宮局胡司言,她會放我進來的。」

听聲音是個女人,對方指名道姓,顯然對治喪隊伍很熟悉,而且不卑不亢,氣度不凡。

不過,錦衣衛覺得她面生,不曉得她是何方神聖,正猶豫時,查崗的紀綱過來了,很是驚訝,下馬的時候腳沒踩穩,摔倒吃了一口雪,「喲,這不是茹司藥嗎?真是巧啊,你怎麼來了?」

這不是你派人百里加急捎信說胡善圍有求于我,要我來徐州驛站「巧遇」的嗎?

紀大人,你的演技太浮夸了。

「這幾個兵是新來的,有眼不識泰山。」紀綱親自打開路障,放茹司藥進來,板著臉教訓手下︰「記住了哈,這是以前宮里赫赫有名的茹司藥,以後可別這麼沒眼力見了。」

原來胡善圍臨行前求紀綱幫忙,千里傳信,把在正在周王府修醫書的茹司藥請來。

周王府位于河南開封,周王朱橚痴迷醫學,財力雄厚,廣羅天下名醫,奉為座上賓客,組織他們編寫醫書,這九年來談復和茹司藥都在周王府潛心醫學事業,並育有一子。

接到胡善圍的千里傳書,茹司藥當即從開封府南下,胡善圍北上,兩人正好在徐州交匯。

風雪夜歸人,由此,胡善圍,茹司藥,沈瓊蓮三個女官在徐州驛站在九年後相逢。因在魯王喪期,不便飲酒,三人以茶代酒敘舊情。

茹司藥問沈瓊蓮,「我來是為了還胡善圍一個人情,驗魯王的尸身和藥丸有無疑點,你去兗州蹚渾水作甚?是活膩了,還是宮詞寫膩了?」

沈瓊蓮低頭看著茶葉一點點在熱水的浸泡下伸展開來,露出葉片的脈絡,說道︰「和茹司藥一樣,也是為了還人情,還魯王當年一被之恩。」

這下連胡善圍都驚訝了,「你不是一直很討厭魯王嗎?」

沈瓊蓮輕抿了一口茶水,「他目光猥瑣,現在也很討厭。不過,欠的人情還是要還的,我不希望來世和他再有牽扯。何況魯王和宮里很多人比起來,他算是個好人了。」

想了想,又補充一句,「一個無用的好人。」

作者有話要說︰  魯王︰死都了死了,還被人diss,嗚嗚嗚嗚。

今天有一道100點大紅包搶答題,請問,魯王朱檀的墓地位處山東那個城市?

兗州

濟南

濟寧

青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