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二五章 密室留書

夏輕盈一直在听我說話,既沒贊同也沒有表示反對,直到我把話說完,才開口道︰「我同意你的判斷,但是,我沒看出這間密室有什麼特異之處。」

我指向密室當中的燈火︰「整座勝玉墓其實都在一種光影戲法當中,但是他們的手法比起血滴子卻差了不止一籌。墓中的戲法只是利用跟牆壁顏色相近的琉璃干擾人的視線。我們在第二層墓道當中不斷轉彎卻不自知的原因就在這里。」

「如果我沒猜錯,這間密室里還是有光影戲法。你找找看,說不定能找到吳王留下的東西。」

夏輕盈微微點頭環顧四周一圈,竟然有些茫然地向我看了過來︰「我沒看出有什麼光影戲法。我……」

「一起找找,我不信這屋里什麼都沒有。」我們四個同時分散開來,一寸寸地搜遍了整座密室,卻沒發現一絲線索。

「難道我弄錯了?」我的心里不由得猛然一沉。如果我的推斷錯了,那麼先前遭遇的一切將會被全部推翻,也就代表著我們這次冒險將是有死無生的結局。

我正在皺眉之間,夏輕盈忽然隔空一掌熄滅了密室當中火焰,整座密室瞬時間落進黑暗當中。

我還沒來得及說話,就看見密室牆壁上泛起了陣陣熒光,一行行像是綠火燃動似的字跡詭異地出現在了牆壁之上。

陶晞羽驚訝道︰「那上面寫的什麼?」

我擺手道︰「讓我看看再說。」

秦始皇掃滅六國之前,華夏文字並未統一,加上篆字難以辨認,沒有專門學習過篆字的人很難讀懂先秦時期的原始文獻。我在古董行混過一段時間,雖然沒法完全看懂牆上的字跡,但是想要弄清大致的內容還是沒有問題的。

我看了半天之後,才點起了一根煙來狠狠吸了一口︰「咱們踫上大神了。」

我慢慢解釋道︰「勝玉公主的事情,還得從吳楚之戰說起。」

「傳說中,吳國興兵攻楚的理由是因為一把寶劍‘湛盧’。相傳,春秋七把名劍,吳王獨得其三,‘盤郢’、‘魚腸’、‘湛盧’。」

「魚腸隨吳王陪葬劍池。」

「盤郢隨勝玉陪葬女墳湖。」

「唯獨湛盧,因為懼怕隨吳王陪葬,化身成魚,順江逆流而上潛入楚國,莫名其妙地出現在楚王枕邊,為楚王所得。」

「吳王失劍,勃然大怒,以為是楚王派人盜劍;楚王也因為枕邊多了一把寶劍,暴跳如雷,認為是吳國故意示威。吳王因此興兵攻打楚國,這才有了後來的兩次吳楚之戰。」

陶晞羽听到這里,忍不住打斷我道︰「牆上的字證明了這個傳說?」

我搖頭道︰「沒有。吳王留書只是提到湛盧失竊,吳王伐楚。前秦文字十分簡練,有些事情得靠我自己推敲出來。你听我往後說。」

我繼續說道︰「吳王闔閭始終不肯相信湛盧是自己去了楚國。如果真是那樣,不就代表吳王是不被神器認可的無道昏君?他攻打楚國的原因有一半以上是為了證明湛盧被楚國盜取,而不是自行入楚。」

「吳楚大戰正酣之際,闔閭卻在無意間發現了勝玉的秘密。他發現勝玉身帶狐行。這件事兒引起了吳王的警覺。吳王幾次試探之後,發現勝玉被狐妖附身。」

陶晞羽道︰「勝玉不是吳王的女兒嗎?他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狐妖,難道他自己不清楚?」

我搖頭道︰「我不知道吳王用了什麼辦法,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吳王最終確認了勝玉的身份,而後開始了鎮殺勝玉的計劃。」

我轉身看向陶晞羽︰「你還記得我在墓道那邊的推測吧? 當時,我推測是有人在背*住長劍刺殺了勝玉,那個人就是吳王闔閭。」

陶晞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親手刺死自己的親生女兒,吳王肯定已經把她當成了狐妖。」

我點頭之間向夏輕盈問道︰「那幅壁畫是出自血滴子的手筆嗎?」

「不是!」夏輕盈搖頭道,「我能破解壁畫,是因為我看出了對方掩飾壁畫的手法。」

葉尋冷聲道︰「那密室里的火焰又是怎麼回事兒?你為什麼一開始不去熄滅火焰,非要等到我們束手無策的時候再動手?」

夏輕盈淡淡一笑,把目光投向了牆壁。

葉尋的雙目隨之泛起了寒意。

我趕緊岔開話題道︰「吳王留書當中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吳王在殺掉勝玉之前,就開始修築這座地宮了。換句話說,闔閭一早就知道吳國會出現狐妖。」

葉尋的注意被我給吸引了過來︰「怎麼回事兒?」

我解釋道︰「闔閭早就知道有人在尋找禹王九鼎。那些所謂的人,就是一群不死不滅的狐妖,哪怕他們被人分成幾段,也會再次復活,搶奪九鼎。」

陶晞羽也驚聲道︰「不對,那個時候周王室尚在,吳王怎麼會有九鼎?」

我沉聲道︰「吳王留書中並沒提到這點。如果讓我推測的話,我覺得周王室的九鼎並非禹王鼎,而是周王再造的贗品。」

關于九鼎去向的種種傳說中,最不為人認可的傳說,就是真正的九鼎在殷商取代夏朝就已經不知去向,從商代開始,九鼎就成了贗品。

不過,這種說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大禹傳位于夏啟,成一家之天下。禹王鼎勢必成為鎮國神器,夏朝諸王自然不會允許九鼎落入他人之手。

我繼續說道︰「如果說,九鼎在殷商代夏時就不知去向的話,吳國未必不能得到其中一尊或者幾尊禹王鼎。」

「吳王闔閭帶三千名劍隨葬的傳說,或許,可以理解為吳王覺得九鼎不全,無法鎮壓吳國氣運,干脆將鼎熔煉成三千把寶劍帶進劍池,用來鎮壓國運。」

「吳王該殺!」葉尋莫名其妙地迸出一句話,馬上又反問道,「你說吳王熔鼎鑄劍的事兒是真的?」

「只是我的推測。」我也沒想到葉尋會有這麼大的反應,趕緊把話題引向了正軌,再也不敢去隨便推測。

「吳王似乎早就知道有狐妖會來尋鼎,所以他一邊提防狐妖,一邊修築了這座勝玉墓。按照他的想法,只要他能把狐妖鎮殺在墓中,就能保住吳國安寧。只不過,他沒想到那只狐妖會是自己的親生女兒罷了。」

「後面發生的事情,就跟我猜測的一樣。吳王雖然殺了勝玉,但是他害怕勝玉還有同伙,就想出白鶴引路的辦法,寧可錯殺上萬百姓,也要把狐妖趕盡殺絕。」

「就算是這樣,吳王還是覺得不太放心,所以才留下了後面的種種布置。」

我伸手指向了牆角道︰「那里有吳王留下的盤郢劍。按照他的想法,再入勝玉墓的人,不是狐妖,就是為了追殺狐妖而來,他留下盤郢劍,是想把名劍作為酬金或者說謝禮,用來鏟除狐妖。」

陶晞羽按照我手指的方向走了過去,果然從一個暗匣當中翻出了名劍盤郢。

千古名劍時隔千年仍舊耀目勝寒、銳氣逼人。我舉著盤郢看了一會兒,才拔劍遞給了夏輕盈︰「你善于用劍,這把劍你留著吧!」

「謝謝!」夏輕盈對盤郢愛不釋手,葉尋卻微微皺起了眉頭。

陶晞羽道︰「吳王留下了盤郢劍,就沒說怎麼從這兒出去嗎?」

「吳王留書里說,盤郢劍離開秘匣,這里就應該出現墓門啊!」我正在疑惑之間,刻著吳王留書的牆壁忽然坍塌,露出一條筆直的墓道。

我剛想往前,就被葉尋攔了下來︰「等一下,把事情說清楚再走。」

葉尋沉聲道︰「關于狐妖尋鼎的事情,究竟是真是假,跟千古紅顏有沒有聯系?」

我沉默了片刻道︰「如果按照千古紅顏出現的時間看,四大妖姬全部活躍在先秦時代,那是九鼎傳說最為集中的時期。」

「夏之妺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晉(春秋晉國)之驪姬,個個相伴君王,尤其是前三人,伴隨的都是亡國之君。那時候,天下大亂,誰還能顧及九鼎?那是轉移九鼎的最佳時機啊!」

我頓了一下道︰「至于說四大美女嘛……吳國關于九鼎的事情已經擺在眼前。」

「唐代武則天曾經重鑄九鼎,楊玉環剛好是在武則天之後出現在了唐代。」

「王昭君、貂蟬,一個漢初,一個在漢末。劉邦滅秦立國,漢代皇室是最有可能證實九鼎所在的人。至于說貂蟬……」

我沉聲道︰「你別忘了,開創探神手的人是誰。王莽身死,他組建的探神手還在,漢室同樣是最有可能得到王莽時期探神手秘辛的人,甚至,他們自己也動用過探神手。」

我再次說道︰「我們在追查千古紅顏的時候,曾經還提到過李師師。宋朝也曾重鑄九鼎。你不覺得,每次有關于九鼎的消息出現,都會有紅顏出世嗎?」

「有道理!有道理!」葉尋像是自言自語地連說了兩句「有道理」,才看向夏輕盈︰「清朝找到過九鼎沒有?」

「只找到過贗品。」夏輕盈道,「畢竟九鼎消失多年,想要找回九鼎談何容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