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街角的馬車上,池韞磕著花生,看著正陽門前的康王世子。

「他們可真會做戲!」一旁的絮兒憤憤不平地說。

池韞笑道︰「要是這麼點事都應對不來,才叫奇怪。」

絮兒好奇地問︰「小姐,您有什麼辦法?」

雖然府里改了稱呼,可沒人的時候,她還是習慣這麼叫。

池韞剝著花生殼︰「先等等。」

等什麼?絮兒不明白。

不多時,皇帝派人出來了。

那內侍十分恭敬,對著康王世子低頭哈腰,連連作揖。

然而康王世子態度堅決,大聲道︰「胡公公,此事是我有錯在先,便是陛下不罰,我也必須自罰。」

說著,他大聲喝令侍衛︰「繼續!」

侍衛當即揚起手中荊條,抽了上去。

「啪!」康王世子背上,又添上了一條紅痕。

胡恩嚇了一跳,苦著臉道︰「世子爺,陛下沒有怪罪您。這件事如今還沒找著證據,您這不是讓陛下為難嗎?」

康王世子卻道︰「我來請罪,正是不想叫陛下為難。陛下顧念血肉親情,我又豈能叫陛下受人非議?胡公公,你且回去吧!在受到應有的懲罰之前,我是不會起來的。」

他直挺挺地跪著,喊道︰「打!」

「啪!」荊條又是一抽。

眼見康王世子後背一條條紅痕交錯,有的甚至滲出血來,圍觀人群的風向隱隱變了。

「這是真打呢!看來是真心請罪了。」

「是啊!又跪又打,就連陛下派人來勸,都沒收手,不是做樣子啊!」

「說起來,這樁案子根本沒有真憑實據,對吧?怎麼就一定是康王世子做的?」

「這不是他嫌疑最大嗎?」

「嫌疑最大,就一定是真凶嗎?若是如此,官府辦案也不需要證據了。」

「沒錯。他們家要是幕後真凶的話,也不會自己嚷嚷出來了。」

絮兒听得著急,說道︰「小姐,再這麼下去,百姓都要相信了!」

池韞仍然很淡定︰「沒事,應該快來了。」

快來了?誰?

絮兒一頭霧水,伸長脖子四處張望。

過了會兒,車壁被人敲了一下。

絮兒急忙探出頭,驚訝地喊出聲︰「表公子?」

站在外頭的,是韓二舅家的表哥韓齊。

韓齊模了模腦袋,憨憨地問︰「表妹在嗎?」

絮兒挑起簾子,就見池韞坐在車中,向他含笑點頭︰「三表哥。」

正陽門外正熱鬧,沒有人留意這里的情形。

只听池韞問︰「來了嗎?」

韓齊連忙點頭︰「池二表弟叫我來問,是不是現在過來?」

池韞答道︰「差不多了。」

韓齊應了一聲,轉頭走了。

絮兒莫名其妙,扭頭問︰「小姐,二公子要做什麼?」

「等會兒就知道了。」車簾子放下來,池韞又剝起了花生。

另一邊。

「常相,怎麼辦?」有官員問道。

常庸沒說話,一群人心情都不太好。

承元宮埋藥案陷入了僵局,樓晏劍走偏鋒姑且算是打開了一條口子,哪知道康王府這麼狠,來這麼一出。

如果今天的事不好好解決,這樁案子就沒法再查下去了。大庭廣眾,叫康王府月兌開去,就是往他們臉上扇巴掌,叫朝廷顏面無存。

「樓通政呢?」常庸問。

眾人互相看了看,一個通政司的官員答道︰「樓大人一早去靈山縣了。」

常庸擰緊眉頭。

偏偏今天去了靈山縣?他到底是故意躲開,把爛攤子留給自己收拾,還是真的湊巧?

眼見百姓們的情緒被帶動,袁彰出列了。

「常相。」他請示,「不如下官去勸說一二吧?這麼下去,不是個事。」

常庸意外。

這個袁彰平日滑不溜手,今天居然主動出面?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嗎?

不過,他肯出面,是件好事。

袁相爺口才犀利,定能將康王世子給請回去。

常庸才要應允,耳邊忽然傳來驚呼聲,有人喊道︰「快看,那邊!」

雜亂的腳步聲響起,顯然來了一大群人。莫不是出動差役或者侍衛了吧?這可不好,會把事情鬧大……

等等,這是什麼情況?

眾官員抬目望去,就見正陽門大街上出現了一群學子。他們個個穿著文士袍,有秀才的,也有舉人的,腳步快而不亂,很快到了近前。

常庸心中一沉,想起去年見過的一幕,和今日何其像?該不會……

「諸位鄉親父老,勞煩讓讓,我們要跟康王世子說幾句話。老丈您站穩了,這位大姐小心……」

學子們喊聲雖高,然而態度禮貌,言語客氣,一路走來,圍觀的人群不由分開,給他們讓出一條路,一直到橋邊。

正在挨抽的康王世子忽然察覺到氣氛變化,心中納悶。

學子們已經停下了,隔著橋看著那頭的康王世子。

為首的一名學子喊道︰「康王世子,我等來自京城各大書院,今日在學會上,忽然听聞世子負荊自罰,特來一見。」

康王世子急忙回頭看去,果然瞧見一大群學子,心中便是一喜。

難道這些學子听說了他的行為,來為他助膽?很有可能啊,這些讀書人,不就喜歡負荊請罪這一套嗎?

「原來是諸位才子,請恕本世子現在不便見禮。」他高聲回道。

「無妨。」那學子應道,「我們有幾句話想問世子,您能說,我們能听,不必見禮。」

這是塑造形象的好機會,康王世子馬上答道︰「好!諸位請說。」

這學子點點頭,喊出第一個問題︰「听說世子今日負荊,為的請罪,敢問是何罪?」

康王世子心道,這問題容易,便把剛才三句話重復了一遍。

學子們湊在一起,小聲說了幾句話,為首的那個接著喊道︰「罪一,世子自稱輕忽職守的,可是政事堂協同大理寺、刑部在查的那樁案子?」

康王世子答了是。

那邊又問︰「罪二,被世子推托的樓大人,可是負責此案的官員?」

康王世子仍舊答了是。

學子們繼續問︰「罪三,世子的父祖,可是陛下的生身父祖?」

康王世子意識到不對了,然而學子們又重復了一遍,偏偏這個問題又不能含糊,他只能答了個是。

這學子露出笑容,向他拱了拱手,問出靈魂一擊︰「世子所涉之案,已由朝廷立案,世子所犯之人,正是負責官員。既然如此,世子認罪,不去政事堂,不去大理寺,不去刑部,來正陽門做什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