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38章 和睦相處

「這些傳教士都是他們國家最有學問的人。」

蔣一鳴點著頭,「不過有趣的是,他們興辦學校,教書育人的目的只是為了證明神的存在。」

他搖搖頭,「我看這等糟粕我等是不可取的。」

程繪臉上出現了短暫的呆滯。

西夷人讀書認字只是為了去尋找神明?

怎麼感覺有些扯淡呢?

身為一個傳統的大明文人,程繪敬仰神明,但也深知「敬鬼神而遠之」的道理。

凡人智慧有限,自己的事還沒想明白,又怎能去琢磨神的事呢?倒是把眼下的日子過好,將人間的道德守好,那便是凡人亦可成聖的。

輕輕搖了搖頭,道︰「可惜了……」

嘆了一句,也不再糾結這話題。讓人去喚來了急遞鋪的鋪兵,將鹽坨交給他後,又寫了一份匯報,讓鋪兵騎快馬送到了瓊山。

左弗收到消息後,也十分高興。瓊州暫時還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拳頭產品。像瓷器這些,制作水平遠遠不如內地工匠。而現在鹽場能產鹽了,那也意味著,瓊州終于有一種拿得出手的拳頭產品了。

大明開海的消息這些日子已傳出去了。听說廣州,明州,泉州那邊已有不少外國商賈靠岸貿易,生意听說是火爆得不得了,把一群市舶司的人可喜壞了。

而反觀瓊州這邊,卻是沒什麼動靜。偶有一兩個海商靠岸,也只是將這里作為休息的中轉站。而瓊州又不怎麼發達,能提供的物資也很有限,一些等岸的人,除了補充一點水和少量糧食外,便是上岸來尋歡作樂的。

而針對這一點,左弗已帖出告示︰禁止青樓,勾欄接待外邦人士。

此時正值地理大發現時代,歐洲人探索地理時,也將一些病傳播到了全世界。比如後世大名鼎鼎的梅毒,就是在這一時期登陸中國,然後從廣州,由南向北,由沿海到內地傳播開來。

當時這種在中國被稱為稱為「楊梅瘡」的疾病,在青霉素問世以前,那就是絕癥。

左弗決不允許這種病在瓊州肆虐,所以她已經組織了人,在各港口設立了檢疫站,每一個登岸的人都要接受初步檢查。

如今條件有限,她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但就這些初步檢查,也能杜絕掉一部分疾病的傳播,等日後有條件了,再慢慢籌謀也不遲。

而針對那些消遣場所,左弗也下發了四聯測紙。所有從業者,都必須抽血接受檢查,若發現有病的,則要強制治療。

而她下一步的打算,則是要關閉所有島上的色q產業!這時代青樓的姑娘許多都是被強迫的,所以左弗覺得解放她們很有必要。

通過在常州的經驗,她感覺這些青樓女子一旦有機會月兌離火坑,給予她們尊重,她們重啟新生活的熱情非常高。現在,在她的醫療隊里,許多都是青樓女子。

既然在常州行得通,那在這兒應該也可以嘗試。所以,等一些事情上了軌道,她便可以騰出手來整理這事了!

而眼下,她能做的也只有這些,先將一些易感人群排除在外,在最大程度上保護這些女子的安全。

好在,瓊州貧困,這樣的地方也不多,整頓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那些老鴇子也不敢明著跟左弗作對。

這殺神連吳典史都是說殺就殺了,更別說弄死她們了。她們身後的那些老爺募集的那些鄉勇能打得過這位大人的精兵?更別提,她還從老家帶了五千多人過來。

那些漢子個個都壯實得很,尤其是那群短毛(被剃了發的土匪),看著就很凶悍,不好招惹。

所以,不接就不接吧……再說,那等番夷臭得很,瓊州面上的各路老爺也討厭他們,索性就著官府這台禁令拒了那些蠻夷也好。

左弗禁了外邦人士上岸尋歡作樂,而瓊州又沒什麼可貿易的,所以來瓊州的海商就更少了。

現在鹽場出了鹽,那就證明左弗建造鹽池的方式沒問題,所以接下來,她只要多建鹽池,提升產量後,便可以展開貿易了。

鹽這玩意,在近代以前,無論在哪個國家,那都是金貴的東西,比如中國的這些鄰國們,對鹽的需求量那是很大的。

現在瓊州產出的鹽,除了沒添加碘那些玩意,已跟後世的鹽沒有區別了。口味純正,正是貿易最好的產品。

而她從福州買來的那幾條小船,跑跑東南亞與日本朝鮮還是沒問題的。所以左弗打算,等台風季後,立刻就組織人出海。

別人不來,我主動出擊還不行嗎?

提筆寫公文,讓急遞鋪的鋪兵將公文帶回。

信上沒別的要求,只有一條︰造鹽池,擴大生產。

接到信的程繪也不含糊。立刻組織了人又繼續擴建鹽場了。剛剛落成的鹽場的出產量給了他很大的信心。他覺得發財的機會就在眼前了。一旦兩廣總督應了這事,那麼臨高以後得富得流油!

而瓊州島上此刻也成了一個巨大的工地。所有沿海地區都在修建城池與道路。許多鄉民都被吸引了過來,加入了建築的隊伍。而躲在深山的苗人見了官府告示後,也有一些人下山來求活干。

各州縣的老爺們早得了左弗的指示,不敢怠慢了這些可貴的勞動力。大筆一揮,便是將這些苗人也拉進了隊伍。

有些腦子靈活的官甚至親自走到深山里,號召這些苗人下山給官府干活。

他們是看出來了,這新來的知府老爺是決心要把瓊州的路都修一遍了。而他們每三年的考核都要這位知府老爺先寫評語,為了仕途著想,他們怎麼也得賣力一點。

如今錢糧充足,缺得就是人。所以,這些素來不被待見的「苗蠻子」,「黎蠻子」也就成了各州縣老爺眼里的香餑餑。

說到底,這些人以前干嘛總鬧事啊?還不是窮鬧得麼?現在知府老爺敞開了供應糧食,他們若是再干不好,恐怕等三年過後,自己就可以打包回家,再也不用當官了。

于是乎,原本死氣沉沉的瓊州島現在徹底活躍了起來。各州府老爺們親自上山下鄉,做各路人馬的工作,他們只有一個目的︰把自己地盤上所有長得像人的都騙來干活,爭取要比其他縣干得好,干得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