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31章 典史之家

接下來的幾日,劉三口都留在知府宅內。沒有左弗的允許,他一步都踏不出去。

不過吃了幾日飽飯的劉三口這會兒也不想出去。他在這兒的第二天,那位大人就派人給他送了兩套衣服。

都是適合他穿的,顏色還好看,穿上後他覺著要是穿這身回寨子里,一定有許多阿妹會想嫁給他的。

這樣好的衣服,即便是爹娘活著時,他也不曾擁有過。他從有記憶開始,所有的衣服都是爹爹的衣服改的。

在這兒,那個大人還教他說官話,還教他認字。雖只有短短幾日,可他卻感受到了久違的幸福。

這大人就像阿娘一樣,看著凶,其實很溫柔。

就在劉三口在知府宅里過著幸福生活時,李想等人也行動了。

經過幾天偷偷模模的走訪,他們已確定,劉三口所說基本屬實。而那位吳典史,在此地有著人間閻王之稱。

據說此人在此地囂張跋扈已不是一日兩日了。而更駭人听聞的是,安定縣的典史已屬吳家專職,家里四代人,都佔據了安定縣典史的位置。

太爺爺退了,爺爺接班;爺爺退了,老子接班;老子退了,兒子接班……

典史雖不入流,卻掌管著一縣緝捕,監獄等事。在縣里的縣丞、主薄等職位裁並時,其職責由典史兼任。因此典史職務均由吏部銓選、皇帝簽批任命,屬于「朝廷命官」。

可如今這安定縣典史之位一直屬吳家,這就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這小小的典史來頭不小,朝里有人。

因著將典史做成了世襲官,所以本地鄉民頗為懼怕。而來此地為官的官員也多受遭殃。根據李想的打探,安定縣的縣令總是抱恙在身,一年中,有十個月都在衙門後宅養病。

而安定縣無縣丞,只有一個主簿。而這主簿據說對這位吳典史唯命是從,兩人合伙干下了不少壞事。

聯想到登陸當日,安定縣縣令病怏怏的樣子,李想便覺里面的貓膩很大。

他沒敢擅自行動,而是出了城與張銘接頭後,細細商量了一番後,打算先派個人回去,跟左弗申請支援。

能在本地霸道成這樣,手里肯定有一伙能用的人。這些人也許不止衙門里的衙役,可能還有一些地痞。這從他們掌握的情況里也有體現。

為了將其一下捕獲,李想覺得還是申請調點人過來比較妥帖。若是拘捕,也好有個應對。

左弗接到李想傳來的口信,听完敘述後,沉默良久後,道︰「再派兩個排過去。帶上所有防暴器具,鋼刀,強弩,還有……」

她冷冷一笑,「還有我們去歲研制出的便攜火炮,誰若負隅頑抗,格殺勿論!」

還在常州時,左弗在參考了虎蹲炮後,又根據後世的迫擊炮,與林立等人設計出一款小型輕火炮。

這種火炮的特點就是輕便,易攜帶,用來對付這些人那是最好不過了!

因著這款火炮的主要靈感來源于戚繼光所使虎蹲炮,所以左弗將其命名為戚家炮一型。

來瓊州赴任時,為防止意外,左弗帶了幾門這樣的火炮過來。現在正好派上用場了。

得了支援的李想十分興奮。

除了打仗,抓貪官斗惡吏便是他最樂意干的事。他帶著一群人進了城,來到定安縣縣衙門口,拿出左弗的傳喚文書,道︰「我大……不,我家尊翁有請安定縣縣令,典史過府說話。」

一群衙役臉色蒼白。

剛剛這伙人進城時,城門兵丁就派人來通報了。若只是請人的話,何必派這麼多人過來?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難道這第一把火就在他們安定縣燒起來了?

這些年,主簿跟典史把持著縣衙,前些日子縣太爺去迎接知府時,他們就覺不妙了。

縣太爺雖有把柄在他們手里,可那把柄本身就是典史做的局。誰敢保證這位縣太爺不會將此事捅上去?

尤其是,听說新來的府尊是一個頗為清廉之人,若是被她笑得吳家四代人都把持著典史之位,且縣城一直無縣丞,豈不是要來調查?

「還愣著做什麼?!」

李想呵斥道︰「我家尊翁找你們縣太爺和典史有事!若是耽誤了,小心你們的腦袋!」

「好一個小心腦袋!」

一個穿著青衫,頭戴吏巾,年約三十五六的人從里面走了出來,「你們是哪里來的潑猴,竟敢在縣衙門前撒潑?!」

「這位大人好大的官威啊。」

李想看了一眼來人,冷笑道︰「如今一個胥吏也這般張狂了嗎?」

來者不是別人,正是典史吳生。

典史未入流,雖由吏部任命,可卻並無相應的官服。所以,他與其他文職胥吏一般,穿青衫,戴吏員巾,以此來區分身份。

吳生眼一眯,卻沒有動怒。

他將李想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便拱手道︰「不知將軍如何稱呼?」

「我不過是我們家尊翁身邊一小兵,不是什麼將軍。」

李想也拱拱手,「我領我家尊翁命令,前來請安定縣縣令與典史去瓊州衙門一趟。」

「敢問小哥,是何事?」

吳生走下台階,從袖口抽出一個小袋子,塞到李想手里,笑著道︰「諸位軍爺遠道而來,瓊州炎熱,奔波辛苦,這錢買點涼茶吃。」

李想直接將錢又塞了回去,道︰「在我們大人那兒,受賄和行賄者一樣要受罰,這位先生,你可莫要害了我!」

頓了頓又道︰「至于什麼事嘛……」

李想呵呵一笑,道︰「您去了就知道了。尊翁的人,小的也不敢多問。總之,是好事就是了。」

我信你有鬼!

吳生望著李想身後的人,心里冷笑。

若是傳喚需要這麼多人來?這里都快近百人了!而且全副武裝,一看就是軍中精銳,若只是尋常傳喚會帶這麼多人過來?

想來是知道了安定縣典史一直落吳家的事了。呵呵,這知府本事倒不小,這麼快就知道這里的事了?還想拿自己來祭天樹立威望?

真是愚蠢!

典史雖不入流,卻要吏部任命,自己家能一直坐這個位置,難道僅僅靠賄賂嗎?若不是自己能控制著安定縣110峒的黎人,朝里那些人任憑自己怎麼賄賂,會搭理自己?給對手留下這麼要命的缺陷?

呵,什麼智比諸葛?!不過都是世人吹噓罷了!左右不過一個二十未滿的女子,能厲害到哪去?

這一趟,她不來自己也是要去的!

那麼……

就看看,誰更厲害?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