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54章 以退為進

朱慈端坐在龍椅上,龍椅下的高庸尖著嗓子,將左弗以及孫訓的奏折念完後,大臣們都炸鍋了!

那個女人……

不但守住了常州,還活捉了多鐸以及一干韃子勛貴?!

大明與清軍打了幾十年,何曾有過這樣的大勝?!

連孔有德,阮大鋮等幾個叛徒都被殺了?!

眾臣一陣迷瞪,可隨即就歡呼了起來!

一朝天子一朝臣,更別提異族統治了。

握在手里的權利才是權利,不然也就圖個虛名罷了。朱家的江山能保住,不管是哪一派,只要還站在這朝堂上的,心里還是高興的。

「陛下,如此大勝必要傳召天下啊!」

錢謙益十分歡喜地道︰「江寧縣主此次不但守住了常州,還活捉了多鐸,傅勒赫,傅喇塔等一干勛貴。若我們以此與清廷談判,必能得幾年修生養息的時間啊!」

朱慈笑著點頭,「錢愛卿說得是。」

他揮揮手,高庸立刻從邊上小太監那接過一副畫卷。

「此畫卷上畫的是左弗身邊的親衛。」

朱慈的聲音有些低沉,「他至死都未倒下,也未放下手中的刀,康安郡伯趕到的時候,他還站在那兒,雙目平視,生生將自己活成了一座豐碑,如此忠烈,朕不但要昭告天下,還想為他樹碑立傳,追封忠貞侯。」

高庸下了玉階,將畫像展開,將畫像給諸朝臣看。

諸人莫不是驚駭。

這樣的事他們只在史書上見過,可當這樣的忠烈出現在他們眼前時,他們卻感受到了一股不真實。

一個小兵,沒讀過聖人書,父母皆無。

他曾是塵世最卑微的人,卑微到了塵埃里,可如今……

他的名字出現在這金碧輝煌的朝堂上,出現在他們這些公卿大臣的耳里,日後……

他的名字會響徹天下,名傳千古!

一個小兵,就這樣,用著一把鋼刀撐起了自己流芳千古的美名。這是他們這些讀書人最終極的追求,可他們大多人只會泯然于世,最終消散在這塵世里,如一顆塵埃都不如。

心靈被深深激蕩著。

他們從來沒想過,一個小兵也是可以擁有聖人般品質的。他們無法想象,到底是什麼樣的信念支撐了這個小兵,至死不倒,將自己活成了一座豐碑!

有些感性的大臣忍不住紅了眼,輕輕抽噎道︰「大明有此將士,必將千秋萬載!」

「吾皇萬歲!」

一些機靈的大臣忙跪倒恭賀天子,朝堂里一派喜氣洋洋,君臣和睦的場面。

待場面話說完,朱慈便道︰「常州武進縣令左弗此次僅憑城中八千守軍取得如此戰功,朕以為應嘉獎。一眾犧牲將士也應受褒獎,左弗于武進蕩南修了陵墓,專門安置陣亡將士,朕想親自書寫陵園字碑。」

他頓了下又道︰「左愛卿奏章里有句話說得好,波濤不盡英雄淚,千古長流節烈名!紀為漢家天下犧牲之人,紀為保家衛國犧牲之人,紀為捍衛百姓安全而犧牲之人,千古英烈,永垂不朽!!這墓碑便由朕來書寫,千古英烈,永垂不朽。」

喜悅的氣氛一下蕩然無存。

天子要親自書寫碑文這沒什麼,可若是封賞……

死了的再怎麼封賞也不為過,可左弗的封賞就值得琢磨了。

她一介女流,入了官場已是天大恩賜。這才當了一年縣令,再升,難道真要升成知府嗎?雖說以這功績升個知府都是小氣了,但問題是她是左家的人,又是女子,這就難辦了……

可不賞賜又不行,有功不賞,那不是要讓天下人寒心嗎?

朱慈將諸臣的沉默看在眼里,眼底閃過一絲譏諷,隨即又恢復了平靜。

「左弗初進官場,才在常州當了一年縣令,且常州諸事才開了個頭,也不宜調動。」

朱慈緩緩道︰「這功便先記著,從內庫挑些好東西封賞下去,其他賞賜待她在任上做滿三年再說罷。」

諸朝臣一愣。

本以為天子這回必要挾大勝之事大大封賞左弗,可沒想到居然只賞些實物?這……

錢謙益等人相互看了一眼,心里有點發涼。

這個天子雖年少,可顯然不好糊弄。執掌朝政一年,成長之快讓他們感到驚心。而且多有驚人之言,似受左弗影響很大。

听說,陛下時常會收到左弗從常州寄來的書,書信往來也是十分密切。這哪里像天子與朝臣的往來,倒更像是家人朋友間的往來,二人相互寄信,完全繞開內閣,這不是奏章,這是家書。

君臣關系和睦地令人羨慕。這樣的關系,天子居能忍下,不為其封賞?

「左弗祖母還未有封位吧?」

天子忽然話鋒一轉,道︰「世人生兒,便指望其傳宗接代,光宗耀祖。左弗一介女流,創下如此不世之功,若不能萌蔭族里,倒顯朝廷刻薄了。」

頓了下又道︰「這樣吧,便賜左弗祖父一個昭毅將軍,再加封其妻為三品淑人吧。」

錢謙益等人心里一凜。

昭毅將軍可是三品武官了,雖說這也只是掛個名頭拿點俸祿而已。可將一介平民直接一步登天,這可當真是光宗耀祖,萌蔭族人了啊!

陛下這手段又高了……

錢謙益有點憂傷。其實他不反對左弗,也不反對天子,只是身為內閣首輔,若是什麼都順著天子,那不就顯諂媚了麼?

所以平常總是要說三道四一番。可這一回,天子一招以退為進,直接斷了他們的退路,這事不答應也不行了!

想到這里,錢謙益只得出列,執著笏板道︰「聖天子英明,吾皇萬歲!」

首輔一表態,其他人也紛紛跟著表態。

只要不讓左家那兩個有用之人再高升,其他人高升就高升吧。

「左弗希望戰俘留在常州,常州勞力極缺,這多人若送來南京也是負擔,若左弗有能力消化,便留在常州吧。諸愛卿以為如何?」

「韃子不能留在常州。」

錢謙益道︰「其他人若左大人能接收,那是再好不過了。」

他頓了頓,略帶試探地道︰「陛下,左大人那兒勞力很缺嗎?臣也听到一些消息,說是不少鄉民入城,爭著給左弗干活,武進的民生因此改善,臣心里納悶,以往征兆民夫千難萬難,怎到左大人這兒就變成爭相而去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