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七十二章 農村人閑了就是病

從鮮家嘴馬不停蹄地回來,余香忙得一塌糊涂。

累並快樂著。

生活中的牽絆,宛如昨夜的塵沙,揮一揮衣袖,帶不走的就讓它沉澱,揮不去的就讓它淡化。時光不等人,生命的光景是在以秒的刻度計算。每走過一秒,人便老去一分。她並不想因為家庭中的一些牽絆,就絆住她的手腳。

趁著年輕,趁著還沒有孩子,趁著她還有充足的血氣,真正地沉下心來,為自己也為家鄉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她並不想當什麼英雄,也不想將來被人高高地書寫一番,她只想憑著良知,憑著心中對家的那份火熱,做一些有前瞻性的鋪墊。

往溯三千年,縱觀古今,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精彩的時代。

示範片的一點一滴都濃縮在大時代的壯麗畫卷之中,她是繁星一朵,何其幸運能夠與理想如此合拍。200多米的海拔,與30多年的青春維度,足下的每一片土地都澆築著奮斗的足跡。無數人投身在大潮之中,向往青春、向往夢想、向往未來

生活的節奏,並沒有繁忙的工作而打亂。相反,與何大海相處得越久,她與他的心便越走得越近。雖然夫妻之間,還不能算是實質性意義上的知己,但他們卻早已經是奮斗在這片鄉村里的戰友。

何大海最終還是听從了她的意見,並沒有貿然而隨性地清產撤資。而是以余香的名義,建立了鄉村融合發展基金。這筆基金的歸屬權,屬于鮮家嘴的全體村民,也屬于鮮家嘴集團公司的公益性開支。

何曉敏得知何大海捐出了在村里的全部投資。悶著腦袋,半天沒有吭聲。他從未想過,早年那個吆三喝四、喜歡打架斗毆的何大棒槌,居然會有這樣的情懷和魄力。將近1個億的資產,說捐出就捐出,連眼楮都沒有眨一下。

何友生一臉的怒氣,蹬著血紅的眼楮,一副怒其不爭的樣子。「這下子,你滿意了?」

何曉敏頹喪地搖了搖頭道,這不是我的本意。我並沒有想把他逼到這個份上。「你沒想,可是你還是做了。」

「是啊,我還是做了!歸根結底,還是我錯了。」

「你太不了解你大海叔了,你也太不懂大爺爺了!他們家,跟我們不一樣啊!大海當年破產的時候,你大爺爺曾經說過一句話,人生來就只要一張床,一間房,吃一口飯,埋一張棺材板,錢多了是禍害。以前我也沒有整明白,這回我算是看明白了,錢多了果然是禍事。今天我跟你媽,也跟你媳婦商量了一下,我們家也要捐一些。」

何曉敏吃驚地看著他,半天說不出話來。良久,他默然地點了點頭道,捐吧,算是給我贖罪。

很快,何老六、駝子李和何大山也都捐了不少,就連何興旺也把自個的祖屋和部分股份捐了出來。這筆基金,何大海委托給了何大山。

基金會的建立,讓村里的年輕人都很震驚。有了這筆錢,何大山很快把村里的基礎設施建設,又都重新整治了一番。

何曉敏走在鮮家嘴的河堤上,小滿之後,眼看著又要到了芒種。老話說,芒種前,忙種田,芒種後,忙種豆。眼下正是種田的時候,鮮家嘴的稻鰍共育的田地里一片繁忙。習慣了背月亮背星星的老年人,多少還有些不太適應機械化插秧。

丘區的機械化耕作程度並不高,特有的地勢也不太適合大型機械化的耕作。雖然這些年,開阡陌、去田坎,開溝排濕、整田整塊的整治,形成了標準化的作業田塊,但采用的還是小型、甚至微型插秧機和旋耕機。

勞力合作社組織了一大批青壯年,從鮮家嘴開始挨著承包種田的活路。背月亮背星星的老年人,手里拿著一張蒲扇,橫倒著一把鋤頭,坐在田坎的石頭梯子上,咂巴咂巴的抽著旱煙。帶著枯黃色的辛辣味道,飄過一股股濃烈的煙味,眼光則痴痴地望著遠方。種地的苦差事,與他們的生活漸行漸遠。好不容易等到農忙的時候,打算挽起褲腿搭把手,卻都被村里的年輕人給攆上了岸。

幾塊水田里,三五個光著胳膊的年輕人,嘻嘻哈哈地開著白色的插秧機,一陣柴油機發出的悶響,攆過一片水花,身後便密密匝匝地栽好了細小的秧苗。

農村人閑了就是病。

老年人心欠欠地看著忙活的年輕人,恨不得跟他們換一換,讓他們也歇歇腳擦擦汗,但這些微型、小型插秧機雖然小巧,但耕種的速度,還挺快。根本沒有他下去,添亂的機會。他越閑,心里便空嘮嘮的心慌。

不到半宿,幾塊光禿禿的水田很快鋪上了一層微黃的青苗。幾只白蝴蝶和一群紅蜻蜓打著圈地在田里地招呼,三兩只帶著絨毛的小鴨子飛快地鑽進了塘子里,又很快被人攆得雞飛狗跳,挨個被人捉了起來。「哪家的鴨子,還想不想活了?再不收拾回去,今晚我們宰了下酒哦!」

年輕人打著哈哈地笑著,岸邊幾戶人家飛快地跑出來。樂呵呵地說道,好啊,你們把這幾個悖時的宰了,我們反倒還清靜了。「還沒拳頭大,點肉都沒有,吃個鏟鏟啊!」把手里的小鴨子,扔到田坎上,田里的人甩了甩泥水,不滿地提醒道,這些天白天晚上都要關好啊,等到苗子長出了五片葉子,你們再放出來。

「曉得了。今晚你們要放泥鰍,不得讓鴨子給你們吃了。」將被扔到田坎上,摔得暈頭轉向的小鴨子,挨個地塞進籮筐里,岸邊的人家方才打趣地笑道,看樣子,不用三天,你們這些家伙就又清閑了。

「清閑?你在想啥子哦!栽了秧苗,還得管護藤椒 ,藤椒馬上也要采摘了得嘛!」

鮮家嘴的淨面泥鰍養殖被全部轉移到李太溝村,村里只是保留了稻鴨生態養殖。這些稻米、鴨子連帶著田里的泥鰍和鯽魚都是被下了訂單的。還沒有種養,村上就早已經收到了錢。統一耕種、統一管護、統一采摘、統一銷售,老年人僅有的活路也只是在銷售季節,幫忙忙進行初選,打包。

見何曉敏打著甩手,踢著田坎上的土疙瘩,晃晃悠悠地在田坎上轉悠。坐在石頭上的老年人,瞅了瞅他走路的樣子。不滿地皺了皺眉頭,拉著臉,呵斥道,何曉敏,你不去李太溝村,你跑到這里還晃蕩個啥東西。何曉敏連忙呵呵地打著招呼道,四爺爺,您老這麼大的天氣,跑出來干啥。當心中暑了。「中屁的暑,老子干了一輩子這些農活,從來沒有中過暑。說你娃到底來干啥子了,是不是又在打什麼鬼主意。」

何曉敏遞給他一支紙煙,老年人嫌棄地推開他的手,「老子不抽你這個,我只抽我這個。」抬了抬被煙燻得焦黃的手指,手指中間夾著一根用紙包起來的旱煙。那煙打著卷地往四周擴散。「我能打什麼鬼主意。我就是瞎轉悠。這不是兩個村都連成了一片嗎,我在想是不是把稻鰍共育也連成一片,等到水稻長穗揚花,是不是也可以一起搞點活動。」

老爺子皺了皺眉頭,將**下的鋤頭拿起來,使勁地杵了杵地上的泥塊,哼哼道「這事你去跟大山和李大海說,跟我說不著。我也管不了這種事情。你們年輕,你們去折騰。我呢得回去,跟老婆子熬點水稀飯。」

何曉敏看著他,張了張嘴,見他壓根不願意理自己,只得獨自抽著煙,挨著稻鰍田塊走了一圈。他厚著臉皮去了村委會,推開門,見著何大山。何大山忙著在接听電話,朝著他點了點頭,讓他自個坐。

等到他接完電話,何曉敏連忙把自個的想法給他講了一下。何大山片刻思索之後,當即便答應了下來。「好事情,這事就有你來牽頭弄吧。這些年村里的活動也都是你們一家人在弄!」何曉敏沒想到他會答應得這麼爽快。原本他還硬著頭皮,準備被他擠兌一番的。「那行,那我回去後,馬上弄方案。」

「行,你抓緊時間吧。馬上藤椒采摘節又來了。你們得盡快把活動造起來。」

出了村委會,何曉敏嘆息地站在了村口,呆了良久。他還是小覷了何大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