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葉雲堯躺在昏暗的監牢里,葉逸景的心里別提多快活了。
「爺,這是李將軍送來的一對金如意,李將軍問您有沒有空,他晚上想請您喝酒。」侍衛獻媚說道。
葉逸景冷笑一聲,「不去,那麼小的官職,也想請朕喝酒,真是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
「那是,爺您現在*,王公大臣們都想著巴結您呢。」侍衛笑道。
「拿下去收著吧。」葉逸景對這種東西看不到眼里了。
他現在最興奮的就是葉雲堯躺在監牢里,越想越是無法抑制心中的喜悅之情。
「快去準備午膳,吃完了朕要去監牢里看看朕那位可憐的兄弟。」葉逸景哂笑道。
「明白。」
午膳八菜一湯,全用的時令蔬菜和上好的肉質,無不透露著葉逸景此刻的驕傲。
去監牢之前,葉逸景想到葉雲堯那黑暗潮濕吃不飽的環境,帶了一份紅豆糕,聊表心意。
進入監牢的一刻,葉逸景瞬間被這里污濁腥臭的空氣惡心的想吐,用袖子掩住鼻子,才願意往更深處走。
這里處處充滿著哀嚎與鮮血。
「叫什麼,叫的朕耳朵都快聾了。」葉逸景怒罵道。
獄卒站在葉逸景身後,瞬間明白葉逸景的意思,三鞭子抽在牢房木門上,「都給老子閉上嘴,別污了陛下的清淨。」
沉悶的鞭子聲回蕩在監牢內,犯人們哼哼唧唧地聲音明顯低了下去。
葉逸景得意地走進去,站在葉雲堯的牢房之前。
這種感覺真是太好了。
他在牢房木門之外,葉雲堯只得落魄的躺在里面。
「哎喲,你就住這種地方啊,你看看這破草席,冷牆冷炕的,怎麼能是給王爺住的呢。」葉逸景說著心疼話,臉上全然無心疼之色,只有得意。
「陛下,該給犯人們放飯了。」獄卒端來一碗白米飯和一盤炒青菜,咸湯里只有飄著兩個小小的白菜葉子。
葉逸景看到這種東西,眼中只有嫌惡,趕忙把頭扭在了一旁,生怕髒了自己的眼。
「這都什麼啊,真是寒酸,葉雲堯,朕啊看你這幅可憐的樣子,于心不忍,給你帶了一份紅豆餅改善伙食。」葉逸景拿出紅豆餅,一並放在了托盤上,吩咐獄卒送了進去。
葉雲堯坐在地上,看著午飯,緩慢站起身,轉了轉手腕,拿起一塊紅豆餅放在口中,冷笑著望著葉逸景,「既然如此,那就謝謝你的好意了。」
口中這紅豆餅的滋味香甜軟糯,絕對不比宮中御廚的手藝差。
潮濕的地面與茅草,污遭的腐木氣味彌漫在空中,黑暗的角落里有灰色的老鼠不停地攢動和低叫。
「你待在這里,感覺如何?」葉逸景挑眉問道。
「很好。」葉雲堯平淡說道。
「是嗎?我覺得可不怎麼樣啊。」葉逸景不信葉雲堯能安然自處。
「究竟是誰在牢籠內還說不準呢。」葉雲堯聲音冰涼,面無表情。
葉逸景听了葉雲堯的話,似懂非懂,但這話里有話卻是激怒了葉逸景。
葉逸景怒氣上頭,指著監牢內的葉雲堯,大吼道,「在這監牢里的一定是你,永遠都是你。」
葉雲堯面不改色望著葉逸景,面上波瀾不驚。
「啊!」葉逸景突然尖叫起來。
兩只灰毛老鼠突然從葉逸景的腳下竄過,身上冰涼的髒水蹭髒了葉逸景的鞋子。
「該死的,趕緊走!」葉逸景被惡心壞了。
「呵。」葉雲堯望著他的樣子忍俊不禁。
「你別得意,葉雲堯,待在牢籠里的人一輩子都是你!」葉逸景憤怒罵道。
「永遠都是你!」葉逸景出了監牢心中的怒火仍然難以克制。
更多的不是憤怒,是不安。
在葉雲堯說他才是在監牢內的人的時候,葉逸景的內心不知為何漏了一拍。
他害怕即將到手的這一切化為烏有。
到頭來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葉雲堯吃了兩塊紅豆糕便松了手,太過甜膩。
其實他的心里何嘗不慌張,面對這突如其來的一切。
不過,蘇笑笑告訴過他一定會幫助他出去這個牢籠。
他相信她。
他真心相信她。
想到蘇笑笑的樣子,葉雲堯心中一陣暖流經過。
葉逸景正在回宮的路上,一名小廝匆忙跑來,「陛下,使者想要求見您,已經來催了三次了,您現在去一趟吧。」
「使者?他這麼急著見朕干什麼?」葉逸景問道。
「估計是見到陛下出彩想要攀附您吧。」侍衛溜須拍馬。
「朕也這麼覺得。」葉逸景喜笑顏開,立刻準備回宮。
大殿之上
葉逸景春風滿面望著使者,「使者所為何事啊,如此著急求見。」
「不知陛下可還記得前幾日王爺和本使突然遇刺之事。」使者沉聲問道。
「記得。這件事情不是已經查清楚了嗎?是王爺葉雲堯蓄意刺殺,意圖挑起兩國戰爭。」葉逸景平淡說道。
「不,陛下,本使覺得事有蹊蹺,為何王爺刺殺本使,他也遇刺?」使者提問。
「是他自己為了掩人耳目,故意做的假象。」葉逸景*地回答。
「那請問陛下,這是什麼?」使臣聲音陡然提高。
使臣身後的人呈上一張信紙和兩塊玉佩。
葉逸景的目光瞬間深沉,心中驚呼不好。
面對堂下百十雙,葉逸景嗓子像是被卡住了,艱難開口,「這是什麼?朕不明白。」
「既然陛下不明白,那麼我就仔細為陛下介紹。」使臣冷笑起來。
「這張信紙上記錄的是前去刺殺王爺的刺客的所說的刺殺經過和幕後主使,由王府的婢女記錄。這兩塊玉佩分別是從刺殺王爺和本使的刺客身上搜出的一模一樣的證明身份的玉佩。兩份證據皆是表明,這刺客是陛下派出的。」使臣的聲音在場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你胡說!!」葉逸景氣急大吼道,手指都在顫抖。
「我是不是胡說在場所有人看看證據便能心知肚明。」使臣不甘示弱。
「敢問陛下此舉為何?可是要非要挑起兩國戰爭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