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送走客人,何小西沒走。開始幫著收拾桌子,洗刷碗筷。因為大多數都是葷菜,所以碗盤上粘了一層油脂。

這個年代,沒有洗潔精等清洗餐具的用品。要想把碗洗干淨就不如後世那麼方便。不過,人們依舊有自己創造的土辦法清除油漬。

柳氏燒了一鍋熱水,何小西把碗筷放進去。舀了半瓢麩皮過來,把麩皮抓在手里,用麩皮把碗盤揩干淨了。然後拿清水沖洗。

一般家里有養豬的,都這樣洗碗盤。如果沒有養豬,也有拿堿面或者草木灰刷碗。

何小西刷好碗盤,又拿開水燙過收進碗洞。把洗碗剩下的泔水倒進豬食桶,拌上一些菜葉、麩皮和發酵好的醬渣。

拎到屋後頭豬圈里去喂她的那兩頭豬。

這兩頭豬還是陸擁軍沒去當兵之前買的,中間還經歷過柳家公姆倆的暗算。可以算得上大難不死。

本地土豬生長緩慢。一般來說,養一頭豬得一年多才能出欄。

兩頭半大的黑豬,許是餓了,在豬圈里不停的拱著圈牆,發出大聲的哼哼聲。

看到有人來了,一起圍過來,叫聲更大了。食槽都被頂得剛當剛當響。何小西覺得,如果豬食槽不是石頭做的,都能讓它們給撞爛了。

每次喂豬都跟打一場仗似的。這兩頭豬搶食太凶殘了。攔著豬食槽,一點空都不給人留下讓往里頭倒豬食。

何小西好容易瞅到一個空倒下去一點,一個黑腦袋馬上過來給擋住了。豬食倒了它一耳朵。另一頭豬看到上頭淋灕的豬食,對著那個耳朵就啃過去。

兩頭豬開始撕咬。豬食甩得到處都是。何小西只得拿著舀豬食的水瓢,  一頭豬拍了幾下給拍開。

大冬天的,何小西倒豬食倒出一身汗。可以預想到,等這倆吃貨長得更大的時候,倒食會是一場災難。

實踐證明,發酵過的醬渣,配上麩皮和菜葉養豬確實可行。

等村里人都開始種菜,摘下來的菜葉會多得沒有地方放。都是免費的豬食。何小西計劃著年後,再抓三頭小豬仔放在旁邊的豬圈里。

養豬規模還得擴大,不然村里的菜葉沒辦法消耗。種菜對糞肥的需求更高。也只有養豬才能制造大量的糞肥。

何小西拎著豬食桶回前面院子。雪下得更大了。地上已經存下厚厚的一層。踩上去咯吱吱的響。

池塘里結了厚厚的冰,一下孩子冒著雪在上面滑冰。

何小西定楮一看,原來是小駒帶著孩子們在玩。何小西也不有制止他們。今天陰天的緣故,氣溫低,冰層很結實。

他們這里因為緯度的關系,冬天只有十余天河面上的冰能承載住人。所以滑冰是個很危險的舉動。

一旦天氣回暖,冰層就變得脆弱,經常出現冰窟窿吞噬人的事情。

何小西回到家,把豬食桶放到鍋屋的角落里。打水把臉上濺到的豬食洗干淨。把衣服換了。在心里想著該怎麼解決倒食難的問題。

前世何小西做餐飲,前期泔水國家沒有專門管理的時候,都是被養殖戶拉回去養豬。何小西跟幾個養豬的大戶關系處的挺好。

應邀請去他們的養殖場做過客。其中有一個,是規模化循環養殖。

何小西看過他家的豬圈,倒食的口像是個漏斗似的,豬食自動從漏斗口滑到食槽里。不過要做那樣的漏斗,少不了水泥。

又是水泥,何小西的規劃總是被現實的物資匱乏阻擋住腳步。想給何時來蓋紅磚瓦房開飯店,沒有水泥。改造個豬圈,還是沒有水泥。

不過,現在空想從哪里能搞來一些水泥也沒有用。還得等年後再想辦法。

何小西把身上的雪花拍干淨,進了堂屋西間。撩開厚厚的門簾,進去以後屋里明顯比外頭暖和。

這屋里燒著北方人家燒的那種火炕,所以,孩子們都穿著薄棉衣就行。一個個爬得特別歡快。

尤其是何大毛家的安安,女漢子似的,正拿腳蹬她爹的臉。蹬一下還咯咯笑笑。春草制止她:「安安,干什麼呢你?」

何大毛滿不在乎的說:「沒事,又不疼,她一個小毛娃,就是玩呢。」逞得安安更得意了。被春草撈過去啪啪揍兩下**,爺倆都老實了。

何小西可以預見,他們家以後,絕對是慈父嚴母。跟別人家反著來。

何小西坐到馬氏的邊上。抓了一小把花生剝著吃。「渡口明天祭祀嗎?」何小西找個話題跟馬氏說話。

三六九往外走。回鄉過節的人,明天開始就得陸陸續續往回走了。所以往年何家都是初三祭祀。祭祀過後就開業了。

不過今年渡口的船轉給何濱兄弟了,什麼時間祭祀,得大家商議著辦。尤其今年的初三正逢天氣降溫,河面封凍,船也沒法下水。

「你哥說還是按照舊例明天祭祀,等天暖和了,船再下水也一樣。」馬氏說,「東西都準備齊了,豬頭何涯也買來放咱們家鍋屋了。」

何小西暗自點頭:何濱兄弟也算是有成算的。

「這個豬頭已經是買的第二個了,頭邊買的一個,讓他娘給煮了吃了,什麼玩意。」馬氏提到豬頭就氣得想罵人。

何小西噗嗤一下笑了。這種事情還真是何濱娘能干出來的事。她反正就是吃了,你也不能怎麼著她,只能再買一個。

所以何濱兄弟嚇得把豬頭寄放在他們家了,怕再放在他們自己家還得讓她娘給弄沒了。

一般人家都在年前把年貨置辦齊全了。殺豬的人家都是在年前殺,年後是沒有誰殺豬,因為年後沒人買肉。

後買的這個豬頭,要是再讓他娘弄沒了,那就是真沒了。想買都沒地方買,除非是買個整頭豬自己殺。

問題是誰家豬喂成大豬都是趕在年前殺了好賣,不會擱到年後。所以,想買整豬都買不著。

何濱娘這種人,只講自己合適,一點都不理解別人。想吃什麼可以跟兒子商議。這樣偷偷模模的,多耽誤事。

本地祭祀,祭祀完了之後,豬頭不會扔到河里去。只是象征性的從上面割點下來,扔下去。其余的還是會拿回來吃。

不過是早點吃晚點吃的事。何濱娘這樣做就太讓人牙磣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