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七十六章︰好事將近

而莊明月和龍元修一起回了京城,朝堂之上波雲詭譎,龍政寧在朝堂之上不斷的被大臣彈劾。

龍元修剛回到京城做完那些事情以後,沒多久就連夜召集了站在自己這一邊的大臣,商議接下來的朝堂政事。他與莊明月婚事將近,龍元修想要給心尖上的姑娘最好的婚禮,十里紅妝,鳳冠霞帔。

龍元修深知只要他不拿回失去的王位,就不能給莊明月最好的婚禮。在送走幾位大臣後,他對莊明月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莊明月模了模眼前人的眉目,龍元修的眉毛斜斜的飛入了鬢角,眼神清澈卻又深不見底,此時里面映著她一人。

龍元修溫柔的看著莊明月,說道:「小明月,待我重新拿回王位,才能給你一個世人都艷羨的婚禮。這段路注定充滿坎坷與荊棘,這段時間你受苦了。」莊明月上前抱住了他,聲音低低地說道:「元修,我知你的想法,你的理想與抱負,我會一直陪在你的身邊。」

屋外月色溫柔,飛蟲低低地略過水面,蕩起一圈漣漪;屋內紅燭影動,照著相依偎的兩人。龍元修想要重新拿回王位絕非易事,龍政寧和龍耀陽對此都虎視眈眈。莊明月是受過現代教育的人,知道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此時她心里已經有了一個具體的計劃。

他們在來京城的路上,一路上處處都是流民,且個個衣衫襤褸,面黃肌瘦,今年連月的旱災使江南地區顆粒無收,百姓維持不了生計,逃荒到北方,餓死了許多人,這場天災使許多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天盛國一時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

天盛王朝撥下去了許多賑災款,可是受災地區還是不斷有流民逃荒到北方,作用微乎其微。甚至有在災民把了把京城附近圍的水泄不通。天盛帝龍顏大怒,連著在朝堂之上大發雷霆:「朕養你們是白拿俸祿的嗎?偌大的朝堂竟沒有一人願去賑災。真是氣死朕了。」

「兒臣願去,父皇,兒臣此次回京便是要稟報此事,江南地區民不聊生,再這樣下去恐引起民怨。」龍元修的聲音回蕩在朝堂之上。天盛帝和一眾大臣紛紛看向聲音來源處,天盛帝此時忘了追究龍元修私自回京之事,他正在氣頭上,呼哧呼哧的喘氣。

「好,朕準了。切記要好好安撫流民,切勿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天盛帝背過身去深呼吸了一口氣後說道。「兒臣遵旨。」龍元修得了天盛帝的準許自是很高興,近日來的流民竟已逃荒到了京城,京城人心惶惶,若他把此事辦好,拿回王位就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了。

賑災絕非易事,地方官員不作為,官官相護,近些年來越來越嚴重,貪污**更是層出不窮。之所以沒有人願意去賑災,就是因為此。正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觸踫到地方官的利益時,他們就像被踩了尾巴的耗子,跳

的比誰都高,搞不好會把自己的仕途全部搭進去。

四海清平海清河晏的局面在這個王朝沒落了許久,如今這次天災帶出了許多民怨,處理不好的話會引起許多麻煩。莊明月心里盤算要把三青請出來,為這些流民診治。到江南時,必要的話求助魏晨陽,如此一來,事情就好辦的多了。

龍元修第二天就接到了御史中丞的任命,二人把自己的家里的能吃的能用的都捐給了受災的百姓。但銀子在饑荒橫行時沒有任何用處,糧食比任何東西都重要。莊明月設法開通了一條北糧道,把賑災款全部買了糧食從梁道運回,路途艱難險阻,運送的士兵苦不堪言。

龍元修幾年前新招募的部下多是窮苦出身的孩子,自小都吃過不同程度的苦,對百姓受的罪尤其感同身受,干起活來都下了死力氣。在北糧道開通的四天後,江南的百姓吃到了旱災以來的第一口大米,互相奔走相告,有的人甚至痛哭流涕。

賑災有這些遠遠是不夠的,莊明月在現代時是學術大咖,學識淵博,她設計了一條水道,從城外干涸的泉眼處開挖引水。她想盡力嘗試一下,這種地方的地下很深水一般不容易干涸。

除此以外,龍元修絞盡腦汁思考杜絕官吏**的方法,只有根治,方可保一方平安。

莊明月在現代時研讀過不少古代史書典籍,其中南宋的《救荒活民書》這本書總結了過往朝代的經驗,她這幾天一直在思考總結,她想到了書上一個著名的經驗。「昏鈔文可驗者」,在反面刻上印記,命米商視印記出粟,這樣可有效杜絕吏弊。

她把想法告訴龍元修後,龍元修拍手叫絕,立刻吩咐手下落實下去,幾日下來,成效顯著。莊明月另外派彩雲彩霞送信給魏晨陽,要他帶頭出粟,自古以來,富民賑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在江南首富的帶領下,富民就算再不情願,也會不得不參與。

龍元修與莊明月每日都忙到很晚,一路上舟車勞頓再加上連日操勞,兩人都是疲憊不堪,看到百姓們有飯吃,有一個棲身之所,兩人又覺得一切都甘之如飴。莊明月以前不懂這種災情肆虐有多嚴重,,現在親眼看到後她方才明白白居易寫下觀刈麥的心情。

江南一帶的流民暫時安撫了下來,民間對天盛朝這位二殿下龍元修贊賞有加,呼聲很高。關于賑災的民情傳到京城後,天盛帝更是對自己這個二兒子刮目相看,大臣們互相交口稱贊。時不時有大臣上奏要求恢復二殿下的修王之位。

天盛帝知這次自己的二兒子立了大功,待他賑災回來,定要恢復他的王位,如此雄才偉略,將來一定會有一番大作為。天盛帝揉了揉眉心,不得不承認屬于自己的時代快要過去了。自己年輕時也沒有如此見識,那麼剩下的就交給年輕人吧.

隨著江南賑災如火如荼的進行,圍繞在京城四周的流民也陸續被遣送回了江南。有的百姓感染了風寒,有的也不堪勞頓,三青忙前忙後的為災民診治,每日忙的不可開交,百姓們心里是感激三青的,為三青封了「活菩薩」的稱號,不久便傳遍了江南地區,有很多慕名前來診治的人們。

可能是上天感念,連續幾月不下雨在此時下雨了,人們在雨中跑著叫著,甚至三歲的嬰孩也忘了哭鬧,莊明月相信是上天顯靈了,終于願意給百姓們一些救命的水,讓人們在這片土地上重建家園。至此,歷時兩個月的賑災結束了。

龍元修班師回朝之際,沿途的百姓圍了一圈又一圈,對他們來說,這些官員是他們的救命恩人,是再生父母一般的存在。百姓們攔著車駕不讓幾人離去。這種局面持續了很久。龍元修和莊明月三青和隨行的官員百般勸說百姓,百姓們這才依依不舍的目送幾人離開。

一路顛簸,莊明月一時感慨萬千,這種感覺是任何時候都無法比擬的。龍元修在一旁身心愉悅地想接下來就可以娶眼前的姑娘。自己一定要把世上最好的東西都給她。莊明月看向龍元修,輕聲細語地說道:「元修,我們終于可以成親了。」

三天的舟車勞頓在兩人不停的秀恩愛中過去了,眾人眼觀鼻鼻觀心地裝作看不見。三青看著倆人一時又是感慨萬千。到達京城後,天盛帝和眾大臣在玄武門前迎接,幾人獲得了無上的榮寵。儀式盛大隆重,並為幾人準備了慶功宴,宮中宴席連著擺了好幾日。

在慶功宴之後,天盛帝就頒布了聖旨,昭告天下恢復二殿下的修王之位。龍元修在朝堂之上請求天盛帝為二人賜婚。這二人日常秀恩愛大家是看在眼里的,夫唱婦隨。天盛帝大笑著看向龍元修道:「哈哈哈,我兒長大了,長大了,朕準了這門親事,擇良辰吉日昭告天下,讓你們二人完婚。」

龍元修開心極了,平時里的淡定早已不在,眼角眉梢都是掩飾不住的喜悅「兒臣叩謝父皇。」朝堂之上一時之間充斥著各位大臣的祝賀之聲。少年人听到終于可以跟心愛的姑娘成親的消息,心思早已飄出了好遠。

龍元修在下朝後飛速回到了自己的府邸,迫不及待地告訴莊明月這個消息。龍元修抱著莊明月轉了好幾圈,「小明月,下個月十五乃良辰吉日,我們就在那天成婚可好?」龍元修聲音輕快地問道。莊明月低低地嗯了一聲,在龍元修听來像潺潺流水般淺吟低唱,悅耳極了。

婚期將近,整個修王府都洋溢著喜氣洋洋的氣氛。龍政寧對這一切充滿了憤怒,她跟自己一樣都是穿越人,明明跟自己才是天造地設的一對,現在他們二人宛如一對璧人,在京城里四處秀恩愛,他十分看不慣二人這種秀恩愛的生活,每日想法設法的制造陰謀破壞二人的生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