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09章 海納百川

當一**新鮮的大白菜從「小房子」里搬出來時,奉州百姓驚呆了!

老百姓甚是好奇,房子里頭究竟是施了什麼法術,讓蔬菜在寒冬里活了下來!

于是,大家開始尋著法子,打探莊園。

莊園內的佃農,神神秘秘都不願告訴旁人。在他們心里,這是東家的秘訣,哪能隨便告訴旁人!

韓晴得知此事,好笑不已。

她也沒打算隱藏,吩咐下去,將建暖棚的法子傳出去。

能讓大家都在冬日糧產增多,無疑也是一件好事,畢竟在現代人人皆知的暖棚,早已不是什麼秘密。

老百姓歡喜嘗試,在糧食緊缺的冬日,無疑多了一絲希望。

***

時日悠悠一轉,已是十二月初。

寒冬臘月,大雪紛紛揚揚,斷斷續續已下了一個月,積雪厚的行走不便,外出不便。

韓晴在家中陪著孩子,明年開春兩人就要滿六歲。

她在家中已給兩小只啟蒙,教導孩子們獨立、自愛。現下棗兒、恆兒也該去學堂接受啟蒙,北朝沒有女子私塾,富貴人家的千金都請先生回來教習。

雲光去學堂不久,二房也不吝嗇請了先生回來給小花啟蒙。

啟蒙的墨夫子倒是個不錯的秀才,雖然學識不及大學者淵博,卻是非常合韓晴心意,教習起來並非死讀書,非常適合給孩子啟蒙。

韓晴細想一番,小漁村也有不少和棗兒同齡的小姑娘,干脆建一處私塾,讓適齡兒童都來上學。

對于女子學習,北朝比以往朝代都要寬容。

然,姑娘們上學堂仍舊不易。

一來收容女子的私塾少之又少;二來則是家庭關系,清貧人家養育一個兒子上學,已是吃力。大多數百姓認為女兒嫁出去就是潑出去的水,養兒防老,遂女子上學仍舊不易。

當然她既然要建私塾,當然要海納百川。

北朝一直來便有,身有殘疾不得入仕之說,但誰都沒有權利剝奪孩子求知的願望!

遂,只要想上學的孩子,便來吧!

當然,她也有私心。

棗兒一人在家啟蒙,遠遠不及與伙伴們一同學習來的樂趣。

建私塾可以讓棗兒與大家伙一同學習,感受與同窗好友一起感受學習樂趣、培養為人相處之道;二來也能給不少姑娘、想獲得知識的孩子們多一個機會。

若是以前,她可能沒有能力。

但是現在,只要有錢干什麼都容易。

當她找到里正商量此事時,里正雖面有猶豫,但得知私塾請夫子皆是她一手包辦,而且束還便宜。里正當即答應,沒有絲毫懸念!

小漁村去奉州城,雖然不遠,但是徒步來回仍舊耗費近一個時辰。

如果小漁村能有個私塾,再好不過,至于女子同讀,就要看造化了。

今年冬日,比起以往要冷,厚厚的積雪根本無人願意在外勞作。

為了能在明年開春將學堂建好,韓晴可謂是花了雙倍工錢請木瓦匠。古代雇工一般都要管飯,韓晴毫不吝嗇,頓頓熱湯好肉招待工匠,好讓他們能在寒冬里暖暖身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