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已是二月,作坊進程已步入正軌。
開春時日,入冬種下的小麥,長勢不錯,林母林父兩老也準備種下些許玉米,等四月初再種下稻子,七月便可收。
兩老本不願兒女幫忙,兒子忙著建作坊、媳婦忙著做買賣,地里的活交給他們便是。
然,兩老畢竟年紀大了,韓晴幾個硬是空出時間忙上一陣農活。
當然,大伙兒也不會忘記二月里的大事家中唯一的小姑子要出嫁了!
二月十五,乃是婚期。
林鳳嬌在家養了大半年,氣色白女敕好上不少。
誰知,臨近婚期卻夜夜緊張睡不著覺,每日頂著烏青的眼圈,被哥嫂幾個調侃,準新娘臉頰紅彤彤。
韓晴驚嘆瞧著林鳳嬌繡好的嫁衣,手工縫制的嫁衣,仿似一針一線都寄托了女子的情意。
姑嫂兩人畢竟相處大半年,時日一長,人便會生出感情。
林鳳嬌出嫁那日,韓晴亦是不舍眼眶微紅,她做嫂嫂自然給了個好彩頭,讓其作為嫁妝帶過去。
她牽著林鳳嬌的手道︰「往後可不是小姑娘,身為人婦,可能不能任性,脾氣得收斂些。」
「三嫂,我曉得。」
林鳳嬌鼻頭一酸,又忍不住調戲︰「三嫂,你不過比我大上一歲,怎麼就這般老氣橫秋。」
話落,她又朝三位嫂嫂道︰「三嫂謝謝你,往後爹娘就交給三位嫂嫂……」
劉氏揉了揉林鳳嬌的肩頭,笑著開始替她梳頭。
「一梳梳到發尾,二梳白發齊眉,三梳兒孫滿地,四梳永諧連理……」
外頭喜慶的鞭炮銅鑼聲,無數情愫涌上心頭。
兩老親自將林鳳嬌交到阿生手中,看著身穿大紅喜袍的阿生,韓晴似乎看到了她剛來林家的第一天。
一如兩人,她與林有天亦是身穿喜服,結為連理……
***
小姑子出嫁後,林家多少有些不適應。
往日與三幼童嬉鬧的姑娘,笑聲似乎還殘存庭院,好在大伙都忙,慢慢也就習以為常。
二月末,作坊建工已有一月多,已完成大半。
韓晴欣喜不已,再過半個來月便能收工,作坊建起,請幾個小工幫忙腌制腐乳豆醬,那時貨物供不應求的問題就能改善不少。
時日一轉,又到了三月。
三月乃是會試之期,春闈林家無法前去,也不知林宇文在京中過的如何。
自年前一封家書,便再未收到來信。
林母焦急,便讓林有天再次修書一封,寄往京城。
陽春三月,天氣晴朗,萬里無雲。
萬物初生,一片女敕綠。
山間小路的桃花開的正紅,老林頭覺得好看,便栽了一棵種進院子里。
以往他哪有這種心思,如今兒女不用憂愁,手中還有一些余錢,這種日子再好不過。
放下桃樹,老林頭打算去後院鏟些土,不想瞧見自家三兒子,不知在搗鼓什麼神神秘秘,他往邊上站了許久,也沒發現他。
仔細一瞧,似乎是在做孔明燈,數量還不少。
老林頭撓了撓腦袋,想了許久,也不知兒子搗鼓這玩意作甚?
不過放孔明燈這種事,他年輕時也干過一回,和孩子他娘一起放,如今想來也是記憶深刻。
驀地,老林頭一拍腦門。
他咋就這麼笨,兒子做孔明燈,肯定是為了三兒媳——
上拉加載下一章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