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遠听沈順和這般說, 立刻砰砰砰地往地上磕了三個響頭, 復抬頭,已是淚流滿面︰「父皇, 您既這樣想兒臣, 兒臣也不為自己辯駁了, 龍袍確實是兒臣私藏的, 但是兒臣只是肖想著有朝一日可以為父皇分憂解勞,為天下謀求福祉, 卻絕無一絲旁的心思!」
他又跪行了幾步, 再度伏在沈順和腳下,哭道︰「父皇, 在兒臣很小的時候, 您就立兒臣為太子了, 兒臣被您一手帶大,所有人都告訴兒臣, ‘太子’便是以後的皇帝。兒臣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若非不愛那一身龍袍,父皇您恐怕也是不信的……後來,父皇您狠心廢了兒臣, 兒臣被您捧上天,卻又被您狠狠摔到泥地里!兒臣當真是怕了,非但不敢奢求皇位了,連太子之位也不敢奢望了,可是從小到大深植在兒臣心里的念頭又是說舍下便能舍下的嗎?所以才一時糊涂, 叫人做了一身龍袍,看一眼過過癮罷了……父皇若是冤枉兒臣有異心,就盡管處置兒臣吧!這是兒臣的命,是兒臣不配有奢想……」
沈知遠承認了自己覬覦龍袍,沈順和的面色反而漸漸和緩不少。
都說「知子莫若父」,換過來也有七八成是成立的。
沈順和在了解沈知遠的同時,沈知遠也多少了解一些沈順和的心思,他知道自己私藏龍袍的事跡敗露,沈順和肯定會氣他覬覦皇位,甚至疑他等不及了要篡位,他如果一並否認了,沈順和只會認為他在狡辯,反而會愈加生氣,所以他索性承認了自己對皇位有想法,並服軟賣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說明自己為何要私藏龍袍……
他的這些心思都在沈順和的意料之中,如今坦然地說出來,沈順和反而會認為他對自己坦誠了內心,加上他又說了自己被廢那樁事,又喚起了沈順和的愧疚與疼惜……
沈順和余怒未消,但已不似先前那般震怒了。
他的這些兒子中,他確實最偏愛沈知遠。沈知遠是皇後所生,又是最早出生的兒子,是最為名正言順的嫡長子,因此一早就立了太子,從小就當成繼承人來培養的——沒有誰比沈知遠最有資格覬覦他的皇位了。
但是覬覦不等于就要謀逆,他一手帶大了沈知遠,對他這點了解還是有的。
緩緩吐出一口氣,沈順和看著腳下的兒子,冷聲道︰「朕這般對你,你可怨朕?」
「不怨!不怨!兒臣從未怨過!」沈知遠心知他的態度已經軟化,忙連連又磕了幾個響頭,「此次的事,兒臣也听憑父皇處置,絕無怨言!」
沈順和盯著俯身磕頭的沈知遠,沉沉道︰「你先滾回去閉門思過吧。」
沈知遠抬頭,眼含淚水道︰「謝父皇!」
趙尚從皇宮出來,徑直回了駙馬府。
他自知徹底得罪了沈知遠,如果沈知遠這次沒有被皇上治罪,那麼必定不會放過他,所以他已經做好了死一死了之的準備。
非是他不惜命,而是他實在被沈青霖、沈知遠欺壓到不得不反抗的地步了。
沈青霖害死他的青梅,卻不願與他和離,而沈知遠仗勢欺人、毫不講理,明明是沈青霖的不對,反派人將他打了個半死。再繼續活下去,與沈青霖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他也是生不如死,不如死前來個魚死網破,先報了仇才痛快。
唯一可惜的是,沈知遠關于朝堂政事從來都不與妹妹沈青霖說,偶爾來駙馬府也只是與沈青霖談談家常,所以他雖是沈知遠的大舅子,但其實與沈知遠來往甚淺,手上更沒他的任何把柄。
唯獨這私藏龍袍一事,還是他某次跟沈青霖去太子府時無意中撞見的,只是那時候他與沈知遠還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自然不會揭發,而是默默瞞了下來。這次想到要報復,才想起這件事來。
私藏龍袍之事可大可小,端看沈順和怎麼想。
沈順和如果以謀逆罪處置了沈知遠,那麼他就不必擔心沈知遠報復了,或許還能撿回一條命,不過會不會被沈青霖和皇後報復就不好說了,而沈順和如果饒了沈知遠,那他就只有一死了。
而現在的他,已經不怕死了。
他要趁著現在還有時間,趕緊先安排好後事,不要累及家人。
本來不想再踏足駙馬府,但是府里還有很多他需要用到的東西,所以他不得不先回了駙馬府。
沈青霖不在。
趙尚知道她肯定很快就會知曉他告御狀之事,也很快就會聞訊趕來府中質問他,所以他加緊收拾東西,把要帶走的通通交給隨從。
可是,還沒等到他收拾完,沈青霖便已經來了。
沈青霖雙眼腫得像核桃,她沒想到會因為自己的事連累了沈知遠,更沒想到自己曾經的枕邊人是真的恨她恨到想要置他們一家于死地!
因而一見到他,便止不住恨聲道︰「趙尚,你是不是真的想看我死才開心?!」
趙尚早料到她會來質問,當下便冷笑起來,一字一句殘忍地說道︰「娶了你之後的每一日,我都盼著你死。」
「你……」沈青霖頓時木在原地,感覺整個靈魂都被抽走了。
而趙尚則將最後一件要帶走的東西收入懷中,毫不留情地與她擦肩而過,離開了駙馬府。
當晚,公主府傳出噩耗——沈青霖自縊身亡了。
她還留下一封遺書,說她已經懷了趙尚的孩子,帶著孩子一塊走了。
此事一出,眾人皆驚。
皇後崔清敏陡然痛失愛女,只覺天崩地裂,捂著心口痛得直不起身,緩過那一陣心絞痛後,便將愛女自縊的罪責全部歸咎于趙尚,她眼神一厲,強穩住心神,對貼身婢女道︰「走!扶我去見皇上!」
沈順和比她還先知道這個消息,他的子嗣算不得多,女兒更少些,統共也只有三個,各個都是放在身邊養大的,此時驟然得知沈青霖自縊身亡的消息,更是氣得風眩癥都犯了,差點暈倒在正清殿里。他熬過那陣暈眩,便吩咐長福給他傳了個口諭。
長福前腳剛出去,崔清敏便哭得肝腸寸斷地來了正清殿︰「皇上……」
沈順和知道她要說什麼,不過他剛剛差點暈眩經不起吵鬧,只扶著額頭打斷了她的話︰「朕已經叫長福給遠兒傳口諭了,讓他務必將趙尚捉拿。青兒的仇,朕一定會為她報了!」
崔清敏滿臉涕淚,一時之間仿佛蒼老了好幾歲︰「皇上,我們的女兒……」
沈順和眼角也沁出了一絲淚光,他轉頭擦掉,嘆息︰「這孩子太傻。」
崔清敏一邊哭著,一邊拭淚,多年的夫妻此刻相對無言,誰也安慰不了誰。
那邊廂,沈知遠往趙府疾趕。
他本來就因為沈青霖的事教訓了趙尚一頓還嫌不夠,又被趙尚告了御狀,從沈順和那里出來後就存了弄死他的心思,不過即刻弄死太過明顯,恐怕惹得沈順和再度動怒,因而暫時按捺住了。卻沒想到,自己的妹妹因為他而懷著孩子自縊了!
他有心為妹妹報仇,但「閉門思過」四個字猶如禁足令,沒有沈順和的允許,他是輕易不能離開府邸的。正在他左右焦心的時候,沈順和派人長福傳口諭,竟是叫他即刻前去捉拿趙尚。他得了令,自是一刻都不耽誤了。
到了趙府,還不等趙府的開門小廝問來者何人,他便帶著人不由分說地闖了進去。
那趙府也听聞了公主懷著孩子自縊的消息,知道與趙尚鬧著要休妻分不開,一時全家又氣又急,本想揪著他一頓好罵,誰知道他知道消息後,整個人就像失了魂魄一般,別人叫他都沒知覺了。
趙尚父母又氣他先前的一意孤行,又為他的性命擔憂,又為沈青霖之死難過,一時百感交集,只知道對坐痛哭。
而趙尚回魂之後,便突然跑回了自己的房間,任憑外面的人敲門,就是不應了。
這會兒,沈知遠找上門來,趙尚父母也不得不交人,只好引著他去了趙尚的房間。
「給我砸開!」沈知遠二話不說,便吩咐手下。
手下得了命令,立刻便使了吃女乃的勁兒砸開了門。
門外的眾人沒想到,趙尚已經懸梁自盡了。
他用同樣的方法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趙尚與沈青霖的事情便這麼結束了,原本沈順和讓沈知遠捉拿趙尚回來,也是要取他性命,現在他親自一命償還了,也沒法子再追究什麼,原本想遷怒于他的家人,但是此非明君所為,沈順和冷靜下來,便作罷了,只是將趙家先前因為趙尚駙馬爺身份所受的所有恩惠,都盡數收回。
年後,皇家照例要出巡去祭天。
沈青霖的事情過後,沈順和仍舊叫沈知遠回去閉門思過,因此這次祭天,沈知遠沒有來。
其他的皇家人,都去得齊全。
浩浩蕩蕩的皇家車隊從皇宮出發,穿過正中心的慶熙街,往城外走去。
慶熙街人聲鼎沸,百姓們都涌上街頭,圍觀出巡的皇家隊伍。
這時候,不知從哪兒突然沖出了一個女子。
那女子似是看準了沈順和的車輦而去的,在眾人都措手不及的瞬間,她沖出了人群,直沖到沈順和的龍輦前,高呼︰「皇上!民婦懷了您的孫兒!民婦懷了大昱的皇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