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樓︰【樓主確定,最近這幾樓都是跑錯片場了!不對不對,自從樓主收徒弟被長公主姑佷仨遇上、開了個課講什麼《道德經》以來,那奏是跑錯片場了的節奏!#不作死就不會死#跟皇帝啊、王爺啊什麼的議論朝政,真的不應該是江湖的主線任務好嗎?這設定相當地不靠譜,樓主之前居然完全沒有發現!#被自己蠢哭了#
蒲師叔帶來的消息並不十分確切,這也怪不得他,他是一听了消息就奔過來給樓主報信兒的。再說了,他是一捕快,又不是官場老油子,專業不對口,這里面的門道他也看不太清楚,只是直覺得不太好。在他之後不久,鄭琳派來的人帶來的消息才是真絕色!樓主真的被這些古人給震驚了,然後就被自己給震驚了,樓主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居然有一天會有一種類似大胡子馬爺爺的效果!
然後皇帝也來了、旁听生也來了,樓主不得不繼續胡扯。眼睜睜地看著劇情被自己拖向一個更加偏離的方向上去,容我給自己點個蠟i,我向毛爺爺發誓,我真的不是故意的!Tobetinued……】
***************
蒲捕頭帶來的消息比較簡陋,簡陋到姚妮想多問一點情況,他都不知道。六扇門雖然歸屬于刑部,算是六部里的機構,蒲捕頭等人也算是官場中人,對朝廷動向也算是關心,卻是不曾深入鑽研。他們更多的是為朝廷看著江湖人,對于官場的傾軋雖有耳聞,也秉承著天子腳下的乞丐都會談政治的優良傳統,但是畢竟專業不對口。
姚妮再問了幾句︰「他們究竟說了些什麼呢?原話是什麼?」
蒲捕頭就答不上來了。
範姜柏道︰「別是御史吃多了撐,為著邀名胡說的吧。」
蒲捕頭道︰「不大像,看那樣子,倒是很有幾個人響應。哦!起因听說是與江湖上的事情有關系。」
姚妮就更模不著頭腦了,她真是啥都沒干啊!冤枉死了有木有?再說了,自打她穿越以來,就跟朝廷大事沒扯上過什麼邊兒好嗎?她主混江湖,兼職過一段六扇門犯罪畫像的顧問,可那也跟朝廷大事沒什麼關系啊。唯一算是勉強與朝廷有關的吧,是先帝把她當神棍了,可她也沒應承啊!
百思不得其解!
蒲捕頭的心里,姚妮很多時候不太靠譜的樣子,但是,在大事上頭,她往往能有旁人想不到的主意。遇到眼下這等大事,他還眼巴巴等著姚妮想出個一二三來,他好回去跟閔長捷回話呢。就看到姚妮也傻在那兒呢,她又不是真的神仙,哪能知道朝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蒲捕頭也是一時失察,沒了素日的精明︰姚妮要真是啥都明白,何必需要他來報信呢?
金羅雖然比較月復黑,然而這等朝廷大事,他還真沒怎麼接觸過。別看皇帝都見過許多回了,也听著姚妮跟皇帝說些個大道理,卻每每只是听姚妮說,然後皇帝就「恍然大悟」,至于皇帝悟了什麼,金羅還真是不怎麼猜得透。範姜柏也覺得奇怪,要說什麼管得太多,姚妮啥都沒做不是嗎?哪怕是說听她「講道」啥的,先帝寵那些個仙師的時候做理更過份好嗎?
不過……如果說是江湖上的事情。姚妮也什麼都沒做啊,既沒當什麼盟主,也不是什麼教主。再者,江湖上的事情,哪里值得拿到朝廷上說去呢?
姚妮滿腦子里想的都是︰【完蛋了,這都是什麼事兒啊?老子智商不夠用啊,這下是不是要拖累到周圍的人了啊?昨天才答應了金羅不惹事兒的。到底是因為什麼啊?嗷嗷,範姜蠢,你有沒有什麼建議啊?金羅同學,你倒是說個話啊!女王大人,救命!BOSS,求發大招!】
也許是她的祈禱起到了作用,老袁頭又來匯報︰「大姑娘,門外又有人來啦!」
姚妮︰「……這回又是誰啊?」
是鄭琳派了親兵過來,鄭琳雖然與姚妮搭話的次數不多,架不住他娘和他妹子都對這位「仙師」親近有加,姚妮還幫了他不小的忙。他是皇帝親表弟,又算是皇帝一派的,地位還不算很低,上朝站班有他一份兒,是當場听了御史的彈章的。听完了一轉身,他就招呼過來一個心月復親兵︰「速去城外伴山居去給姚先生遞個話兒。」如此這般一說,讓親兵給姚妮報信兒來了。
蒲捕頭的消息是道听途說,鄭琳這個就是親耳所聞了,親兵腳程沒有蒲捕頭快,到得竟比蒲捕頭還要晚些。被老袁頭引了起來,親兵略有些激動,咽了幾口唾沫,才行了個禮,然後對姚妮道︰「仙……生,我家小將軍今天在早朝上听說……」
原來,今天早朝上發生了一件大事,一名御史當朝勸諫皇帝,原文親兵也復述不起來,原諒他也是個半文盲,但是勸諫內容經過鄭琳的白話翻譯大意如下︰皇帝,你爹周年還沒過呢,您老人家才登基,能不能別這麼折騰了啊?求老實窩著,別四處亂跑,不要縱容什麼奇怪的人搞什麼《出海許可證》,國家的兵力是用來保家衛國的,不是為了給一群黑社會發財去保駕護航的。還有,听說黑社會下海淘金這件事情是個「仙師」攛掇著的,這事不好,很不好。請您不要再信什麼神神叨叨的家伙,你忘了你爹是咋死的了嗎?還有,那個仙師,搞不好也是個騙子,請把她抓起來問罪!OVER。
————————————————
姚妮听了這直白的復述,當場就暴躁了︰「老子什麼時候說自己是神仙啦?這都什麼奇葩生物啊?他腦洞開得也太大了吧?哦,他幻想老子是神仙,然後就要弄死我?朝廷是他家開?律法是他定的啊?」
眾人︰「……」
範姜柏︰[老婆,你暴粗口了,求表學你婆婆!]得,這位的重點也關注錯了。
還好,還有腦筋清楚的人,比如金羅。金羅上前一步,和熙地對親兵道︰「還請回復府上小將軍,事情我們已經知道了,我家先生謝小將軍仗義。御史最好危言聳听以沽名釣譽,我家先生盡知了,若那邊兒有甚麼舉動,還請小將軍代為留意。」
親兵得了回話,又一施禮,那邊葉銘已經遞了個紅包過去︰「大叔拿去喝茶。」
親兵︰「……」雖然小姑娘你年紀不算大,可我真不是大叔,我才二十……TT淚奔回去報信兒了。
有了鄭琳的內線消息,事情就比較明朗了,範姜柏道︰「弄了半天,你是陪綁的。」
姚妮從小新姑娘「你還有身子,不要激動」的勸說中回過味兒來,冷笑道︰「得了吧,是要拿我來殺雞儆猴兒呢,我就是那只雞,皇帝就是那只猴兒。」姚妮想的就多了,往近了說,那是朝臣集團想控制新君,讓他往自己的路上走。往遠了說,那要扯到啥咐的階級斗爭上來了,什麼「新興階級對于舊有的統治階級的沖擊」、「既得利益集團對于新興集團的打擊排斥」一類。
不論是哪一種吧,都是——「這是在換莊家呢!等著吧,少不了腥風血雨的!不對,咱們這被卷進來了,下邊兒該怎麼辦?」
「換莊家」三個字,大家都听懂了,姚妮月兌口而出之後,自己也沉默了,有些惶然地抱著肚子看向範姜柏。她要依舊是光棍兒一條,這倒也不怕,問題是她現在不但結婚了,還有了孩子,這個問題就比較難搞了。說句難听的,逃命都是累贅。好吧,她一直都很累贅,但是現在變得列累贅了。她十分擔心因為自己四下胡扯,然後作死,還連累了許多人。頭一回,姚妮對于金羅之前說的謹慎理論,抱以高度的贊同,並且有了追悔莫及的傾向。
腦殘粉小朋友卻不這麼想,香附和葉銘對于她們的師傅有著盲目的自信,葉銘十分不在意地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總是難不倒人的!」葉銘小朋友被姚妮這個坑爹貨坑得相當地徹底,記住了師傅說的「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這樣頗類心靈雞湯的格言,此時搬出來砸了她師傅一個頭昏眼花。
姚妮︰「……」#坑來坑去坑自己#一口老血,噴都沒地方噴。本來想仗著自己是個孕婦,嬌弱一下來的,結果被自己的徒弟給勵志了,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只好打起精神來硬挺著。
金羅一皺眉,沒與葉銘爭執,反而道︰「師傅,後日就是十五了。還是想一想,後日當如何應對才好呢。」
小新道︰「退一萬步,咱們還能躲起來呢,我知道許多好藏身的地方兒。」
老周接口道︰「我也知道。」
姚妮對範姜柏道︰「這事兒,還得跟爹娘說一聲吧?」她森森地覺得,有了她這麼個坑爹的兒媳婦兒,女王大人和BOSS君真是沒養出好兒子來,範姜柏也是個真•坑爹的貨!
沒想到範姜老爺子十分淡定,往上頭數,老爺子的母系是前朝官員的後裔,躲朝廷躲得很習慣了。女王大人出身匪徒,通緝令上的常客。至于BOSS君,他老人家只說了一句富含地哲理的話︰「有參你的,就有保你的。」渾沒當一回事兒,他就又回去「閉關」了。眼前的情況,他不是沒考慮過,凡事得就有失,做生意還有風險呢。
這就完了?姚妮真不敢相信這樣一個大難題就這樣過去了,她不怕外頭的事兒,卻真心怕家里人跟她過不去。突然有一種被五百萬砸中的趕腳,腫麼破?【我終于相信這不是什麼宅斗劇啦!艾瑪!哪怕不是武俠風,走官斗體我老子也認了!】
她又原地滿血復活,琢磨著要說什麼去了。當然,當務之急是︰「得先查查這個御史背後有沒有人。」【一般這等大動作,御史都是別人手里的槍有木有?必須弄明白幕後是誰在操縱。還有《出海許可證》又是個神馬東東?等等,我好像能猜到了,沒錯,老子之前想的沒有錯,必須是新舊利益集團之間的沖突新君想大干一場但是守舊派不甘沒落的掙扎!】
一瞬間受「有愛心的家庭環境」BUFF影響,姚妮的雙Q得到了提升,分析出了個大概來。有了這麼個分析,就很容易想出對策來了,姚妮連月復稿都打好了。怎麼跟皇帝說,怎麼跟老先生們說,都一一想得分明。又讓範姜柏去城里再打听打听,事情與她猜的有沒有出入。
範姜柏奉命,回來道︰「一時也看不出有什麼大動作。」也是,這才哪兒跟哪兒啊?就算是大航海時代吧,現在也只是個萌芽,怎麼會有讓人一眼就能看穿的緊張局勢呢?只是打听到了《出海許可證》,是皇帝跟平王、鄭琳等心月復商議的,給黑社會們發許可證,然後就可以自由使用港口,還可以申請國家海軍護航——當然,要交保護費。計劃是讓某一人先上個折子說現在黑社會總往港口跑引來管理混亂請求想辦法,皇帝再裝模作樣議一議,沒想到這折子泄露了,這才引來了御史。
姚妮驚呆了,這種「英國政府鼓勵海盜,給德雷克授勛」的即視感!
然後,十五就到了。
————————————
皇帝看來是頂住了壓力,十五這天還是奔過來了,這讓姚妮松了一口氣。皇帝肯來就好,不管他打的是個什麼主意,是要挺姚妮到底呢,還是拿她當晁錯,能見到面兒,談了話,都是個不錯的開端。
這一天,姚妮繼續講她的馬哲,然後順口接了幾句政治經濟學。接著,就說到了「兼並」,沒錯,哪朝哪代會沒有兼並呢?姚妮卻提了個「馬太效應」的概念,即強者愈強、弱都愈弱。這是很好理解的,從長遠來看,父輩有資源就能為子輩提供更好的條件,孩子就贏在了起跑線上。從個人來看,考了狀元做官,與只是個舉人做官,那前途也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是個秀才,不好意思,九成九是做不了官的。這一點,作為混朝廷的人,無論是皇帝,還是旁听生們都相當地能夠理解。
然後,姚妮話鋒一轉,就說到了「兼並」了︰「兼並,古來有之,歷代不能絕,乃至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長此地往,國家賦稅歸于私人,乃至強枝弱干,尾大不掉……」皇帝開始心驚肉跳,「而貧者愈貧,不能養活妻兒,直至忍無可忍,便要揭竿而起,均貧富、等貴賤了。一旦成燎原之勢,便是舊日權貴覆滅,新朝始建,又與民均田,百余年後,兼並又起,乃至愈演愈烈。周而復始,治亂相間。」
本地也是有幾千幾百年歷史的,這等農民起義也是史不絕書,大約提的口號也是就是這麼個意思。這下連老先生們都悚然了,他們態度還是比較寬容的,然而再寬容,對于「亂民反賊」還是不能容忍的。于是都在思考,那應該怎麼應對?
皇帝畢竟年輕,比較急切一點︰「那當如何?」
姚妮先不回答他的問題,又講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可有識之士卻不能這樣,總不能令出力多的與出力少的拿一樣的東西,這是不公。長此以往,干與不干一個樣兒,干多干少一個樣兒,所有人都要餓死了——總是強者為尊,能者為先。強抑兼並,是做不到的,只能催生更多的隱田隱戶!」
皇帝倒吸一口涼氣,也不知道他悟到了什麼道理。
姚妮這才出了個主意︰「拿了他們的地,得給他們一個活路啊!百姓很簡單,讓他吃飽穿暖了,就不會生事,不是麼?天下田地就這麼多,天下太平了,人口只有繁衍的份兒,就是不兼並,也只會越來越不夠的。把人拘到土地上,哎,這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不是?若有人想經商,可由之,想做旁的,也別攔著,只要稍加引導,切忌束縛啊。」
一位老先生卻敏銳地提出了︰「若人人棄耕,天下無糧,豈不是要大亂?」
姚妮道︰「資本是逐利的,耕田的少了,糧價就會貴,種田的也會多起來,總會達到一個平衡的。」模了模下巴,看來政治經濟學的課程也要加緊了喲∼可恨姚妮自己的政經學得也就是個及格的水平!
老先生們的見識卻比較廣,一個誤區就是,古人的思想保守,這其實是錯的,比如幾千年前的老子,他的思想除了無為,還有辯證法呢。此時听了姚妮提到一點,都有豁然開朗的感覺,但是又覺得前面一片光明,想抓,又沒抓到。都急得抓耳撓腮,恨不得「抓起來搖一搖」,把這貨肚里的墨水都倒出來。可惜姚老師肚子里墨水雖然有,但是現在搖一搖,範姜小朋友就得給搖出來了,孕婦擱哪兒都有豁免權,老先生們只得又抓耳撓腮地走了,眼巴巴地等著初一那一堂課,現在回去得好好琢磨、整理一下筆記。
皇帝,卻留了下來。(十九樓shubao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