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謝景翕推門而入,方子清放下手中的書,轉身看她。

方子清的的公房里幾乎要被書籍填滿,每天以書慰藉,大概也是一種生活樂趣,謝景翕那一刻覺的,秦王找到他做承嗣人,不知道算不算是被命運開了玩笑,真是南轅北撤的兩個人,秦王野心勃勃,方子清注定是個山外之人。

「你這里還是很愜意嗎。」謝景翕先開口。

「翰林院里原就是跟書籍打交道的地方,如此也不奇怪,其實無趣的很。」方子清看她,「我沒想到你會來。」

「救命之恩理應當面道謝。」

方子清自嘲的笑笑,「談不上恩情,我當初也是一時興起,其實遠遠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我沒想到你那個小丫頭會一直保留那塊玉佩,其實我另外與你交代過的,大概你沒有注意吧。」

他這算是當面承認了自己是小秦王的事實,坦然程度讓謝景翕懷疑,他可能是已經做出了什麼決定。他所說的交代,答案就在那本書里面,不過因為大婚之夜被顧昀看穿,她便再也沒翻過那本書,自然看不見末尾的提示,所以說,命運有時就是這樣陰差陽錯,假如她一開始就知道了答案,不知道會不會避免許多的災難。

「為什麼在一開始就暴露自己給一個外人呢?你知道如果我瞧見了,或許……」

方子清不在意的笑了笑,「你硬要問我為什麼,我其實也說不上來,大概從一開始,我就知道會是這麼個結局吧,而且,你是我唯一一個可以稱為朋友的人,為朋友奉獻點誠意,我認為還是值得。」

那其實是場賭局吧,從那時候他就把最大的賭注壓在了謝景翕身上,並且一直獨自等待她來找他,然後揭開所謂的命運,在他孤獨而漫長的人生中,這短短十幾年的等待,大概也不算什麼。

所以對于方子清這個人,始終都是難以言述的惋惜,一生都毀在了一場見不得光的陰謀里。

「是不是很好奇我到底是不是秦王子嗣呢?」方子清自己倒是不見沉重,看出她欲言又止的不知道說什麼,便主動挑開話題。

「不,這已經不重要了,我並不是代表任何人而來,你不要有壓力,有些秘密你完全可以將它塵封,不必非要說出來。」

謝景翕這已經算是委婉的表達了晉王或者她跟顧昀對此事的態度,方子清可以繼續是方子清,沒人提起的話,永遠不會有人質疑一個五品翰林的身份,亦不會把那一場京城動蕩跟他扯上半分關系。

方子清搖搖頭,「不,你把它看的過于沉重了,我既然一早就沒有對你隱瞞的打算,便沒把這些看的過于重要,作為朋友,你就當是我的聆听者吧,有些事不說出來,大概就不能真正放下。」

謝景翕便不好再說什麼。

「你一定見過淮南方家了吧,是不是以為我是被秦王選中,而後安放在方家洗白身份的可憐人呢?」方子清坐下來沏茶,似乎是做好了講故事的準備,「其實不然,我的確是秦王的血脈,只是這其中的緣由有些長,你大概也沒有興趣听,但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有甚惻隱之心,其實大可不必,晉王就算要斬草除根,我也並不冤枉。」

這倒的確出乎謝景翕的意料之外,她確實是完全想錯了方向,秦王後來被侯爺下了絕育藥,的確是沒有生育的可能,可世事就是這麼不由人定,誰又知道秦王還另有血脈呢?

如果晉王知道這個真相,決計不可能留他的命。

「秦王那個人絕對的自負,他怎麼可能為一個不相干的人做嫁衣呢,如過不是因為他還有我這個血脈,大概早就放棄了皇位爭奪。」方子清遞了一盞茶給她,「不過物極必反,他那樣一個人,似乎注定有我這麼一個兒子,完全不以他的意志為志,但你要說我從始至終都是無辜,卻也不是,畢竟我身在其中就是原罪,助紂為虐也是事實。」

謝景翕默默喝著茶,听他自我剖析。

「我一直認為什麼結局我都可以接受,也都無所謂,但是真的事到臨頭,還是難免會有些奢求,不過你今天能來這一趟,我便已經十分滿足,怎麼個結局都無憾了。」

謝景翕放下茶盞,說道︰「我認為你可以離開,有些人天生就該在世俗之外,並不是什麼罪狀可以定義,我不否認你所說的,但我說過,秦王已經成了歷史,一個注定不該被提起的過往,既然已經結束,多余的牽扯便完全可以避免,這就是我的意思。」

方子清不置可否的笑笑,大概是覺的她太過于樂觀,卻又不忍心否認她的用心良苦。

謝景翕又道︰「自來有關謀逆以及皇位爭奪的牽扯,通常都是寧可錯殺而不能放過,無論怎麼看都是一場浩劫,秦王有血脈這件事,我想應該就此埋沒,你就當是替無辜之人積點德罷了。」

「鄒遠還沒找到吧。」方子清問道。

謝景翕不否認︰「的確是沒有找到,但也是遲早的事,至少我是這麼以為的,所以你是想告訴我,鄒遠知道一切並隨時有可能抖露出來是吧?」

「鄒遠可以編造一切,包括你的良苦用心,一定會拉你們下水的。」

「誠如你所言,你便是現下去跟晉王坦白一切,我跟你的牽扯,或者更多人與你的牽扯也都是不能改變的事實,或者你認為,這樣的結局更好些嗎?」

方子清啞然,這的確可能更糟糕一點。

「所以,如果你真想以死謝罪,死之前不妨做點什麼,之前翰林院以及眾儒生筆伐晉王的罪,你倒是可以單方面的認了,晉王為安撫拉攏這些文人,必定不會真的要你的命,如此你便可順理成章的離開,真想恕罪,最好不要死的太早,不然晉王記恨報復文人這個黑鍋那就背定了。」

方子清徹底無言以對,這年頭想死未必是件容易的事,他短期內大概是不好意思死了。

至于外面裝模作樣參觀翰林院的顧昀,其實真的有在認真參觀,不時指點評論一番,搞的謝景昱幾欲笑場。

「哎呀,要麼說翰林院容易出書呆子呢,真是毫無情致可言吶,除了竹子難道不能種點其他花花草草嗎,整天這麼綠油油的,看著不鬧心嗎?」

「姐夫,繁華容易迷人眼,我們翰林院追求的就是這種樸素清雅。」謝景昱瞄了眼四周,小聲道︰「再說了,翰林院多是光棍,不鬧心。」

「哈哈……小景昱有前途!」顧昀收了笑,與他勾肩搭背埋頭說話,「景昱啊,姐夫有事要囑咐你,就說一遍,你可听好記牢了。」

謝景昱感到他忽然變換的口氣,心里咯 一下,忐忑的附耳傾听。

謝景翕出來的時候,倆人將將咬完耳朵,她瞧倆人鬼鬼祟祟的,不由疑惑,「你倆嘀咕什麼呢這麼神秘?」

顧昀重新掛上笑臉,「噓,這個你不能問,我跟景昱探討馭妻之術呢。」

謝景昱不自然的跟著附和,「可不是嗎姐,姐夫教我那個……咳咳……」

他這麼一臉紅,倒是坐實了倆人沒說什麼正經話的事實,謝景翕白了顧昀一眼,「你少听你姐夫胡說八道,回去不準欺負公主听到沒有。」

「哪能呢姐。」

「話說完了,咱們也該走了。」顧昀牽著他媳婦,邊走邊跟謝景昱揮手,「小景昱,別忘了改天請你姐夫我喝茶。」

謝景昱看著他的背影,話到嘴邊凝成了一個苦笑,他想說的是,美好的東西怎就不能長久呢?

這之後第二天,翰林院方學士便遞交了請罪辭官書,所請之罪正是煽動儒生們妄加評測晉王殿下,並附言晉王殿下心懷天下,親自帶兵解救京城百姓于水火,必將成為振興大陳的好皇帝。

方子清如此,算是替天下文人儒生頂了罪,也算給了晉王一個懲處文人的契機,晉王當然不會真的大肆懲處天下文人,但卻需要一個殺一儆百的台階,一來以示威望,二來震懾天下,方子清此時甘願站出來當這個替罪羊,是給了所有人一個台階。

至于是個什麼下場,那就端看晉王如何處置,晉王如果殺了他以示天下,其他人也不會說什麼,頂多感恩于方子清的大義,但晉王如果允了他的辭呈放他一馬,那就等于賣了天下儒生一個面子,兩廂比較,晉王當然願作好人。

于是此事便以方子清最終辭官離京為告終,算得上是兩全其美。

而另外一位選擇辭官離京的謝閣老,走的便沒有這樣順暢,經歷了家中變故後,謝閣老心如死灰,算是心甘情願的收拾行囊回杭州祖籍,但其夫人許氏卻並不甘願,听聞留意堅決不容人勸,為此寧願與謝岑和離。

謝岑顧念夫妻情分試圖挽回,並不以和離為最好的解決之道,不想勸誡不成,隔天便傳出了謝夫人上吊自刎的消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