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韓震庭回到了自己的帳內,他的這個行軍帳並不算大,可是卻也五髒俱全。他和耶律楚雄同齡,過去也只是在耶律楚雄的親兵隊幫忙,既不是隊長也沒有一個一官半職的,就那麼閑混著,他的父親韓延徽大人早就在耶律阿保機面前進了言,希望能給韓震庭謀得一個職位,而耶律阿保機也是早就答應了的!那個時候的契丹還沒有科考制度,官員的選拔都是靠推薦和皇帝直接任命。
于是,韓震庭就在兵部謀得了一個小小的參事一職。那個時候的韓震庭,其實並沒有什麼宏圖遠志,只不過是想和耶律楚雄一起干自己喜歡做的事。而自從耶律楚雄掌管了兵部之後,韓震庭也就名正言順地當上了兵部左參將。
雖然和耶律楚雄之間是臣子與王子的關系,也就是主僕關系,可是在耶律楚雄和韓震庭看來,他們之間更像是肝膽相照的兄弟,甚至比親兄弟感情更真摯,更深厚!更何況,還有那個小公主耶律悅梨也是韓震庭心里的羈絆!而耶律楚雄正是因為知道了這一點,才多次找機會請求他們的母後述律平皇後恩準讓小公主耶律悅梨在他的府邸小住,其實是為了多給韓震庭和耶律悅梨提供相處的機會。而毫不知情的述律平皇後對于耶律楚雄那樣的為了加強兄妹感情的要求當然是不會拒絕了。因此,在這幾年里,小公主耶律悅梨只要一有時間就會到耶律促銷的四王子府住上幾個月,儼然就是那個府邸的女主人。而韓震庭當然能看得出耶律楚雄的良苦用心,也發自內心地感激著他,可是韓震庭卻不能表現出來,甚至在他們來烏古部前線之前,听出了他父母的建議,耶律楚雄說出了他對「耶律悅梨沒有任何奢望」的說法,令耶律楚雄感到非常苦惱,而同時,也讓他自己非常痛苦。他不知道他的那一番說法有沒有被耶律楚雄轉達給他的妹妹耶律悅梨,他不知道耶律悅梨在听到了那一番話之後會怎麼想,會不會傷心難過,可是至少他沒有一點兒輕松的感覺,在獨自帶領糧隊從上京來前線的這一路上,韓震庭是相煩惱當的,相當苦悶的,甚至是相當痛苦的。他很後悔自己對耶律楚雄說出了那麼絕情的話,他不知道耶律楚雄會如何看待他。他也不知道自己那麼听出父母的勸導是否是正確的……總之,韓震庭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像打翻了五味瓶,有後悔,有迷茫,有心酸,有難過……
耶律楚雄其實在心里也一直對這件事感到很驚訝,他不明白為何當日在皇宮的後花園里,韓震庭會突然對自己說出那一番話,幸好他並沒有時間好好地去思索那一番話的真實含義,更沒有時間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把那一番話轉達給耶律悅梨,否則的話,悅梨還不知道有多麼難過呢!可是耶律楚雄心里一直沒有把這件事放下,在來的這一路上,他除了應付公事和舒心蕾之外,更多的時間也是在為他最疼愛的妹妹耶律悅梨和他肝膽相照的好兄弟韓震庭擔心。他覺得非常奇怪,之前雖然說韓震庭從來沒有正面承認過他對耶律悅梨的感情,可是他的表現是只要長了眼楮的人就能看得到的,只要稍微有一點兒觀察力的人就能體會得到的啊!耶律楚雄還一度以為或許是他們之前從來沒有認真地談論過這件事情,又或者,是不善言辭的韓震庭只想用行動來表示他對耶律悅梨的關心和愛護,而並不想掛在嘴上,他只打算等到時機成熟,再向當今聖上提出求婚的請求。
這一切都只是耶律楚雄一個人的想法,不管他和韓震庭有多麼要好,在這個問題上他都無法真正了解韓震庭的想法。
其實在這一路從上京到烏古部前線的行程中,耶律楚雄多次思索著這個問題。就算他不算真正了解韓震庭,可是他總算了解耶律悅梨吧!那個從小跟在他**後面長大的小女孩子根本就胸無城府,有什麼想法都表現在臉上,絲毫不會隱藏自己的情緒和喜好。耶律楚雄可以確定,耶律悅梨絕對是心系韓震庭的!在來的路上,耶律楚雄早就在心里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找韓震庭好好弄清楚這件事,一定要得到一個至少讓他自己滿意的答復。因為他知道一旦耶律悅梨知道韓震庭根本對自己無意,該會有多麼的痛苦和難過!
可是,耶律楚雄還沒有來得及找韓震庭好好地問清楚,他們就在快要抵達前線營地的拉忽拉山谷遭到了烏古部的埋伏,兩軍廝殺了整整一天一夜,韓震庭受了傷,舒心蕾又被耶律謹帶著和他們隊伍打散了,耶律楚雄自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當中,一時間,找到舒心蕾才是他心里的頭等大事。
而現在,舒心蕾找到了,雖然受了一點兒傷,可是並沒有生命危險,正安安靜靜地躺在他的專用行軍帳內,耶律楚雄已經大大地放下了心來,那麼現在,他又可以好好地思考一下耶律悅梨和韓震庭之間的事了。
而韓震庭呢,之前他去了耶律楚雄的行軍帳,他原以為耶律楚雄會找他談有關舒心蕾的事,他知道,臨著離開上京之前他們之間的那一次對話一定對耶律楚雄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耶律楚雄一定會很不甘心,遲早是會再找自己談談的,他原本以為耶律楚雄一到烏古部前線營地就會找他,可是當他來到耶律楚雄的行軍帳之後他才發現還有一件事更加讓耶律楚雄揪心,那就是舒心蕾的傷勢。果然,沒過多久,耶律楚雄就先他和耶律謹先行告退了。可是韓震庭心里還是有數的,他知道,等到把舒心蕾的事情基本落實了之後,耶律楚雄還是會找他談的。
果然,當夜幕再次降臨的時候,耶律楚雄再次派人去通傳韓震庭,讓他到他的帳內一起進餐。
韓震庭心里七上八下的,難道,今夜耶律楚雄又要找他談話!?面對前來傳話的親兵,韓震庭一臉無奈的表情。他知道,耶律楚雄命令一出,他是必須遵守的。于是他回答說︰「勞煩這位小哥去告訴你們四王子殿下,就說本參將這就過去。」
親兵退出了帳,韓震庭站了起來。他看了一眼自己身上包扎著傷口的紗布,看著自己為契丹民族所盡到的努力,心里不禁有些惆悵。其實這並不是他想要過的生活,他羨慕和向往游牧民族自由自在的生活,喜歡騎著馬在藍天白雲下飛馳的感覺,所以當他剛剛記事的時候,從父親韓延徽大人的口中得知自己原本是漢人,只不過父親要為契丹歷史上最偉大的英雄耶律阿保機效犬馬之勞,他們一家才生活在契丹,他才出生在契丹。而他的父親,是一個很值得他驕傲的人,可以說,在耶律阿保機建立的強大的契丹王國的功勛冊上,他的父親韓延徽大人寫下了很重的一筆!如果不是因為有韓延徽、韓知古、康默記等有才學的漢人為謀士,就不會有契丹的今天。可是韓震庭的骨子里還是一個漢人,是屬于一個有著比契丹民族高深很多、長遠很多的文化的古老而優秀的民族的人,在他十二歲的時候,他有幸跟著父親韓延徽大人一起曾經有機會回到了江南老家,同行的除了他的母親韓夫人之外,還有當今的契丹聖上耶律阿保機和他的兩個兒子、契丹的兩位年幼的王子——耶律德光和耶律楚雄。雖然那次的江南之行時間只有短短的一年左右,除去來回的路途,其實在江南水鄉待的時間只有大半年,但是就是那大半年,讓韓震庭感觸良多,他相信耶律阿保機和耶律楚雄、耶律德光三父子也一定感觸良多。
契丹民族雖然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游牧民族,可是在耶律阿保機的統治下,逐漸的漢化,學習漢文化,改變成漢人的生活方式,耶律阿保機本人也沿用和學習漢族皇帝的統治方式,在韓震庭看來,這已經不再是一個純粹的游牧民族了,雖然漢化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韓震庭相信,真正的漢化絕不會只是在耶律阿保機時代就能完成的,將來的繼承者,不管是耶律倍還是耶律德光,都將帶領契丹人民有一段漫長的而艱巨的過程。當然,從內心來說,韓震庭還是希望耶律倍能夠繼承王位,一則是因為名正言順,二則是因為他父親韓延徽大人曾經說過,耶律倍是他的幾個學生當中,也就是耶律阿保機的幾個孩子當中漢文化學習得最好的一個,如果耶律倍願意去大宋參加科考,考中狀元都是有可能的,這一點絕對不是夸張的說法,單從耶律倍傳到後世的那些書面、文字和文學作品當中就可見一斑!因此,如果將來在耶律阿保機百年歸老之後,當今太子耶律倍如果能夠順利登基,那麼契丹的漢化進程將會加快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