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依然是防盜章……狀態不佳,預計最樂觀是節後恢復更新。大家這幾天先別訂閱了,攢幾天再看。愛你們,(ゴ▔ 3▔)ゴ

姜老爺子挨個子女都訓斥了幾句,又叮囑了幾句,最終言歸正傳,開始分金子。

剛剛姜英秀等人被那金玉晃花了眼,沒注意到,金玉之下,還有幾個絲綢面的小包袱。

老爺子卻沒把那小包袱打開,而是五個房頭每家給了一個,兩個女兒姜春菊姜秋菊都有份兒。不過姜春菊的,就直接給了她本人,姜秋菊的卻交給了姜老太太,讓她替老閨女收著。

之後,又給了姜英杰、姜英紅、姜英貞、姜英秀四人每人一個絲綢的小包裹。

兒子輩的小包裹花色濃重艷麗,而孫子輩的小包裹就顏色清淡許多。

姜英秀看著這架勢,就明白姜老爺子是有備而來。

眾人都對小包裹中的東西十分好奇,可是誰都不肯拆開包裹來查看。

姜英秀本來要打開包裹,看著姜家眾人這個態度,笑了笑就罷了。

既然這包裹是事先準備好的,那麼金條和玉制品如何分配,怕是姜家二老,也已經心中有月復案了。

她現在不能做什麼,只能等。

不過,這些金條她可以一根都不要,但是這些玉飾,她一件都不想錯過。

除了姜英貞會分到的那一份,她打算用別的東西換過來,別人的麼,她打算好了,如果實在想不出妥善的辦法,就直接用空間收了吧。

姜英秀的手覆上了自己拿到的那個綢緞包,輕輕地模了模,里面沙沙作響,她猜測可能會是些現金之類的吧。

緊接著,姜老爺子又把金條拿起來,給子孫們分發下去。

每個人都是一臉的不敢置信。

姜老爺子給了每個房頭五根金條,姜春菊、姜秋菊每人三根,姜英杰三根,姜英紅、姜英貞、姜英秀,每人兩根。

四十根金條就這麼發下去了,除了姜秋菊的金條是姜老太太收著,其它人的,都是當事人自己拿著。

姜老爺子和姜老太太的包袱里,還剩下一些玉飾。

空間之靈的聲音輕輕地響了起來,透著一股子急切︰

「主人,主人,我要那個玉鐲,那個玉牌,那個玉佩……」

霍,又改詞了?

姜英秀在心里暗暗鄙視它︰

「小靈,其實你是都想要吧!」

空間之靈不好意思地回答︰

「還是主人了解我啊。」

姜英秀有點猶豫,如果直接用空間收走這些玉器,倒是可以保證一網打盡了。不過她不想嚇到姜老爺子。

還是算了。先等一等,看看姜老爺子怎麼分吧。

姜老爺子似是捉模了一陣子,把玉石制品分給了女兒和孫女,姜家五個房頭卻沒有份兒。

不過,金子這東西,什麼時候都值錢,什麼時候都好變現。

玉石就不一樣了。

有些時候價格可以高得離譜,有些時候,就只是一塊不能吃不能喝的石頭而已。

分完了玉石制品,姜老爺子又千叮嚀萬囑咐,要求姜家眾人一定要保密。

因為在這個時空,個人是不允許持有黃金的。

都必須要統一上交給國家。

尤其是這麼大的數額,真的夠姜家人都進監獄蹲上半輩子了。

分玉竟然沒有分給五個房頭,而只給了兩個女兒,三個孫女,姜大海第一個不樂意了︰

「爹,你這麼分,不公平啊!」

「老五,我剛說過讓你不要忤逆你娘,你就要忤逆你爹嗎?」

姜大海一臉的不服氣,嗓音抬高了八度,梗著脖子直嚷嚷︰

「爹,不是我要忤逆你,前頭你老可說了,要一碗水端平啊。我是你老兒子,月娥作為咱們老姜家的兒媳婦兒,哪點做得不好,還不值當你老給個玉鐲子?這玉石咋就不能傳給兒媳婦兒了?偏偏要傳給外嫁女!那你老這家底,不都帶到別人家去了?」

怪不得姜大海要跳出來,原來是給他媳婦兒抱不平來著。

听了這話,姜老太太、姜春菊、姜英紅都一瞬間黑了臉。姜英紅的女婿臉色也很難看。

姜英貞的臉上也泛起了紅暈。

听五叔一臉排斥地說她們是外嫁女,她不由自主地就覺得有幾分羞惱。可是她私心里,確實也不想佔娘家的便宜,也就有幾分不好意思。

姜英貞咬著嘴唇,正有幾分泫然欲泣,忽然自己的一雙小手,就被一雙溫厚有力的大手握住了。她抬眼一看,正是自己的新婚夫婿劉家和。

劉家和滿臉關切地看著姜英貞,在她耳邊悄悄地說道︰

「老爺子樂意給咱們,你就心安理得的拿著,不給咱們,咱們也不要。讓咱們還回去咱們就還回去。你不用難過,喜歡什麼樣兒的,將來參加工作了,我給你買。」

姜英貞泫然欲泣的表情立馬就變成了嬌羞和欣喜。

她覺得自己大概是整個楊樹溝村最幸運的姑娘。甚至即便把上嶺村、下嶺村、靠山屯、于家甸子都算在一塊兒,她大概也是嫁得最好的姑娘。

唯有姜英秀面不改色。

她才不介意誰高興不高興呢。

而且這些人的玉,除了姜英貞的她打算不計成本地換過來,其他人的,都是直接收了就成。這幫人愛怎麼吵就怎麼吵吧,反正對她來說,誰拿到了都無所謂。

姜老爺子還沒說話,姜老太太先不高興了︰

「老五,你眼楮里還有沒有你爹?這是看好東西都給你們分完了,我們老兩口就沒有用了,是吧?」

朱月娥趕緊用胳膊肘懟了懟姜大海,姜大海一臉惱怒,然而看了一眼媳婦兒的臉色,還是忍了下來︰

「娘,你老人家說的哪里話!我就是有點不服氣,我爹這明擺著是一碗水端不平麼!

憑啥我大姐都出嫁了那麼多年了,還能分到這玉鐲子,到我媳婦兒這,就連個挖耳勺都撈不到?

這媳婦兒娶回來了,就是咱們老姜家人,閨女嫁出去了,那就是外姓人!

我就是不明白,憑啥在我爹這里,外姓人比咱們這自己人,還要受寵?」

平時姜家老大姜大山跟老五姜大海一貫都是唱對台戲的,這回卻覺得老五說得對,他怕老五一個人說話不頂分量,也跟著開了腔︰

「爹,你老人家的東西,按說你怎麼分都應該。

可是我心里頭也替我媳婦兒抱屈。

桂花辛辛苦苦地操持這個家,還給咱們老姜家生了三個身強力壯的大孫子,這是多大的功勞?您這玉鐲子給了大姐和我老妹子,我倒沒覺得咋不對。可是為啥孫女輩的都有,連四丫頭這麼個小丫頭片子都有份,我媳婦兒這長房長媳還沒有呢?

這不是讓小輩踩估她麼?

讓她的面子往哪里擺!」

姜大河沒忍住,也跟了一句︰

「是啊,爹,你這麼做,這不是讓兒媳婦兒們都臉上無光嘛!」

李蕎麥啪地給了他手背上一巴掌,他氣哼哼地說道︰

「媳婦兒,我說的不對嗎?你打我干啥?」

李蕎麥聲音放得低低的,但是滿屋子的人都能听見︰

「本來就是老人的東西,老人愛給誰就給誰!你不說話誰能把你當啞巴賣了咋地?哪哪都有你!」

姜大河老老實實地不吱聲了。

姜老太太看了,頓時覺得氣不打一處來。

老二家的真是個悍婦!早知道就不該結這門親!

老二在她手上,這是挨了多少捶,受了多少氣喲!

姜大地也沒吭聲。

本來姜家二老苛待他和三房的人,他都習慣了。這回分金子分玉,自己這個房頭竟然能有份兒,而不是被排斥在外,他就已經受寵若驚了,哪里還會給沈春柳出頭去爭?

不光他不爭,還一個勁兒地給沈春柳使眼色,生怕她一時不忿,再開口爭搶。

沈春柳低著頭,壓根就沒看姜大地的眼色,不看他,她心里也清楚這個男人的態度。

她什麼也沒說,不過心里其實跟姜大地的感覺是有幾分相似的受寵若驚啊。

三房竟然分到了金子,還額外給了秀秀一份兒,這就已經很反常了。再加上她自己雖然沒有分到玉,可是她的秀秀卻也有一份兒,她已經相當滿足了。

四房的楊水芹目光就沒離開那些玉器。她覺得金子俗氣,雖然金子也多多益善,可是要論戴首飾,到底是這玉器才好看呢。

不過,老四姜大林不是個硬氣的性子,怕是頂多可以敲敲邊鼓,沒法出頭為她爭。

然而,既然老大和老五都爭了講了,蔫不出溜不愛吱聲的老二也吱聲了,老爺子和老太太,想必得掂量掂量,不會就這麼置之不理。

姜英秀一臉玩味,把姜家眾人的表情盡收眼底。

姜老爺子吧嗒了一口旱煙袋,長長地吐了一個煙圈兒,又嘆了幾聲,身形似乎也傴僂了幾分,過了一息的功夫,方才對著眾人說道︰

「前頭我就說過了,我分配家產,會盡量一碗水端平。

可是,倘若我端不平,你們也不許有怨言,也不能有怨恨。倘若你們實在不樂意這麼分,就干脆把那金條都還給我吧。」

眾人一片嘩然。

錢到手,飯到口,這金條都到了手里了,誰還舍得吐出來?

姜老爺子又抽了一口旱煙袋,滋溜滋溜了兩聲,又長長地嘆息了幾聲,然後又抬了抬眼皮,看了看眾人的表情,又不動聲色地垂下了眼皮,淡淡地說道︰

「其實這玉石啊,都是我年輕的時候,從河灘里撿來的,不值什麼錢。

後來找了匠人加工成了成品,看著才多少像了點樣子。

我把這些東西給幾個孩子,以後等他們長大了,萬一這形勢變了,他們還能拿出來戴一戴。也算是我這當爺爺的,給他們留下來的一點念想。

真要是給你們,你們是自己戴還是拿出去月兌手?

這東西本身也賣不上什麼價格,還引人注目,容易暴露。

自己戴就更不行了。誰要是戴著這東西出去,那今天你敢戴,明天就有人敢把你拖到土台子上批斗去!」

「你們是好日子過得膩歪了,非得要把一家人都折騰進笆籬子里頭去才甘心是不是?」

姜英秀看出來了姜老爺子的失落。

她有點搞不明白,這些財富,姜老爺子既然能藏那麼久,為啥這會兒忍不住了,非要拿出來給大家伙兒分了呢?

而且,這樣擺在名面上分,必然會有人貪心不足,覺得自己分的少了。

這做法,對于有些人來說可能是很好很好的,但是對于大部分姜家人來說,似乎注定是要花錢費力不討好啊!

姜老爺子不是不了解自己的這些孩子,他為啥要這麼做?

難道真的是被之前那場病給嚇到了?

姜英秀上輩子飛機失事的時候,也才三十多歲。她沒有結婚,也沒有做過母親,當然理解不了一個老人心中所思所想。

古語雲︰母年一百歲,常憂八十兒。

作為正常的父母,到什麼時候,都會惦記自己的孩子。

姜家老爺子和老太太是非常傳統的老人,他們的畢生精力,就用在兩件事上,第一是家族的繁衍和傳承,第二就是子女的平安喜樂。

姜老爺子當初做了隱匿財產的決定,是因為他豐富的生活閱歷和對危險的直覺,對社會形勢做出了提前預判,當然,這種判斷也有幾分賭博的成分。

不過,幸運的是,這一步,他賭對了。

然而,他之所以隱匿財產,其實更多的不光是為了自身的平安,主要也是為了子女的前程考慮。

如今把財產分配給子女,更是為了子女的幸福能夠幸福。

另外,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們,兄弟姐妹之間,手足失和。

老三家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在老姜家人眼里,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畢竟姜家三房的孩子,自打分了家,搬進了新居,就一天比一天水靈,一天比一天健康,原本看著像一堆面黃肌瘦的枯草一般,現在一個個地那小模樣,都快趕上城里人了。

不,應該說,很多城里人家的孩子,還未必有三房的孩子長得那麼健壯,那麼水靈呢。

姜家三房雖然勤快,然而別的房頭,也沒有幾個懶人啊。

都是掙一樣的工分,過一樣的日子,吃一樣的豬食,為啥三房的孩子,就一個個地跟雨後的蘑菇一樣,噌噌噌地就都長起來了?

姜家其它幾個房頭,都在暗暗疑心,說不定是因為四丫頭姜英秀這書念得好,給老姜家爭了光,對了姜老爺子的心情兒了,所以姜家二老,就偷偷模模地在暗地里貼補了三房不少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