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94章 歷史拐彎了嗎

經過持續了約半個小時的激烈討論,最終,村里決定給每個立功的成員︰

雷愛國、林虎子、彭鎖柱、姜英秀,按照成年人的最高工分每人每天十二分計算,給四人分別記了完整的三天工分。

要知道,按照楊樹溝村乃至樺樹林公社的規矩,像姜英秀這麼大的孩子,即便去生產隊天天上工,也不會按照成年人的標準給記工分的。

這個結果一出來,頓時有人羨慕嫉妒恨︰

「我們辛辛苦苦地干三天,還不如人家輕輕松松去山里走一趟……」

不過,抱不平懟人的,也立馬跟上︰

「你有本事你也走一趟去唄。看看你是能撿回野豬來,還是讓野豬撿回去。」

「怎麼說話呢你?」

「就興你得紅眼病,別人說你兩句就不行?」

眼瞅著這邊兒都要干起來了,宋三斗的大嗓門兒又響起來了︰

「都靜靜!下邊開始分肉啦!誰要是這會兒干仗,你家那份兒肉就給別人了啊!」

斗嘴斗得歡實,已經開始捋胳膊挽袖子的兩位,立馬安靜如雞。

接下來,就是按戶頭和人頭分肉了。

為什麼選了按戶頭了,還要考慮人頭呢?因為大隊上,要保證盡可能的公平。

這其實也是這個時代的特點之一。

全國都實施計劃經濟,生產勞動統一規劃,也盡可能在分配層面上,努力保證讓每一個勞動者都能獲得公平對待。

當然,實際執行層面,出現了很多各種各樣的問題。

但是那是另外一碼事。

如果單純按戶頭,那種沒有分家的大戶,比如姜英秀家,就會比那種人口少的戶頭,比如林虎子家,吃虧太多。

所以,以戶頭為單位,同時兼顧人口,才是生產隊分肉的基本原則。

分肉之前,宋三斗還順便宣布了另外一條勁爆的消息︰

楊樹溝村,即將迎來一批志願下鄉,支援農村建設的知識青年。

大概過完了正月十五,這批人就該到了。

所以大隊緊急決定,從挖水庫的人手中抽調出一部分,在村里修建一個知青點。

「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知識青年志願支援農村建設,咱們說什麼也得表示歡迎。

社員同志們,如果有願意參與知青點建設的同志,可以自願到謝會計這里來報名。

如果沒有自願報名的,大隊可就隨機攤派了啊。

到時候派到誰頭上,誰都得去。誰都別給我整ど蛾子,裝病撂挑子,關鍵時刻掉鏈子啊!要不然可不要怪我宋三斗不念著大家鄉里鄉親的,不講情面!」

修建知青點比挖水庫的活計輕松,不過待遇也要差一些。工分倒是一樣計算。但是修水庫給發的糧食,就沒有份了。而且因為就是在村里干活,中午也不管飯。

這些條件一說出來,果然應者寥寥。

不過宋三斗心中有數,干脆現場點名了幾個事先看好的人選。

被點到的都是些憨厚老實,不爭不講的人家,對大隊長的安排慣于服從。縱使心里不大高興,也沒有提出來什麼異議。

討論停當,就要開始分肉了。

大隊長宋三斗一聲令下,輪到誰家了,誰家的代表,就走到前面去,拿上自己家該分到的那一份兒走人。

彭木匠憨厚的臉上滿滿都是笑容。自家的小子出息了,過了年兒還沒滿十二歲吧,這都能給自己家掙回來野豬肉吃了!

林虎子的娘孫寡婦,一張俏臉上的神情,五味雜陳。

他家只有兩口人,只分到了一共四斤多肉,還有一個豬蹄。這四斤多肉都是不帶骨頭的,把皮毛處理好了,就能直接吃。

面對別人的夸贊,孫寡婦不是不自豪的。

然而一想到寶貝兒子這一趟冒的風險,孫寡婦就情不自禁地想要抹眼淚。可是,眼瞅著就要過年了,又怕別人覺得忌諱。憋得眼圈兒都紅了。

雷愛國家的代表是雷七女乃女乃。

雖說按照楊樹溝村的風俗,家里如果要派代表,一般都得派個爺們兒出來。然而雷七女乃女乃的輩分、年紀和本事,都在那里擺著呢。

要說村里人最不願意得罪誰,那麼排行第一的當然是潘仙姑,第二就是大隊長兼村支書宋三斗,第三就是雷七女乃女乃了。

畢竟人吃五谷雜糧,誰還能沒有個頭疼腦熱的時候?

要是得罪了雷七女乃女乃,到時候人家雖然厚道仁義,不會不給你看病。可是萬一要給你多扎兩針,讓你多喝兩副苦藥湯子,你能有啥辦法?

雷七女乃女乃的臉笑成了一朵舒展的菊花兒。

她最寵愛的孫子,「胖丫」雷愛國,不光帶回來了野豬肉,還帶回來十幾味相當有用的珍貴藥草。

要不是年紀大了,身子骨兒經不起折騰。那溫泉山谷,她都想要親自走一趟了。

姜家的代表,是姜老爺子。

姜老爺子拿到了將近二十八斤肉。

當然,這肉是連皮帶骨頭的。回家還得仔細處理一番,才能吃。實際上真正能吃進嘴里的部分,可能還不到二十斤。

不過,由于姜英秀是發現者之一,姜家還額外分到了一只豬蹄、一片豬肝,一片豬肺。

姜老爺子笑眯了眼。一直到散會了回家,這笑容都沒停過。

四丫頭這真是越來越出息了哈。

小小年紀,都能給家里掙到野豬肉吃了!

……

姜英秀剛剛被姜老太太數落了一頓。

當然,她听得出來,姜老太太其實是在表達對她的關心。只是這位的表達方式,永遠都是那麼的別扭。

從姜老爺子那里,姜英秀同樣收到了一頓批評,核心思想是缺乏安全意識,竟敢不帶任何武器,不通知任何家人,就擅自進山。

姜英秀心服口服,這話說得的確沒錯。

她進山當然沒有危險。

但是姜家人不知道啊。所以面對他們的擔憂與關懷,她也只能老老實實地認錯。

听到「建設知青點」的消息,姜英秀瞬間有點兒懵。她的記憶如果沒有出錯,上輩子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大概是六六年以後的事情吧……

怎麼這邊這麼早就有知青下鄉了呢?

到底是自己的記憶或者知識儲備有問題,還是在某些方面,自己現在所在的這個時空的歷史,其實早已悄悄地拐了個彎?

她又想起來之前自己看到過的報紙。

真實的歷史上,其實並沒有周赫 這個人物,那是一本她看過的超級暢銷的網絡小說里的男主角,這一點她絕對不會記錯的!

自己所在的黑瞎子嶺鎮、樺樹林公社、楊樹溝村,在地理位置上,似乎隸屬于一個處在華夏、鄂蘇國、雙棒國的交界地帶的比較大的縣城西麓縣。

上輩子的自己,可從來沒有听說過這個地名。

而在自己上輩子經歷過的那個世界,帝京的名字,其實不叫帝京,龍省的名字,也不叫龍省。

鄂蘇國和雙棒國的國名、和國家形勢,也跟現在自己探查到的信息,多有不同。

她忽然有幾分迷茫︰

這個世界的未來,跟她曾經經歷過的那個未來,發展的趨勢還會是一樣的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