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是個叫陳一海的男生,他是體育委員白俊峰的同桌。

平時也和陳劍杰玩在一起。

陳一海又吹了一聲口哨,嬉皮笑臉地看著兩人。

元麗佳一臉不明所以。

元又微皺了皺眉,拉著元麗佳掉頭就走。

身後傳來陳一海的高聲呼喊,「元又微,你怎麼不等一下陳劍杰啊!」

元麗佳看向元又微,「陳一海發什麼瘋?」

元又微搖了搖頭,拉著小伙伴去了跳皮筋集合地,繼續今天的提升數值大作戰。

……

周二上午第一節語文課結束後,石可晴跟著閆清澤去了趟辦公室,回來的時候宣布了一條消息。

「下午勞動課,31號到40號的同學帶鋤頭,1號到30號的兩個人一組,帶簸箕。」

課程表的周二下午最後一節是勞動課。

這學期第一周是從周三開始上的,第二周也就是上周的周二,學校沒有安排勞動,所以改成了數學課。

這第三周就有任務來了。

石可晴宣布完後,大家應了一聲「知道了」。

現在這個時候的勞動課是真正的勞動課。

前文提到,玉桑村小學資金有限,校園里的設施並不完善。

除了小籃球場是水泥灌溉,還有用廢棄紅磚鋪就的幾條小路,其他區域都是純土地。

而在教學樓後面還是一片未開發的矮土堆。

每一年的三年級到五年級的勞動課,就是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將土堆用鋤頭鋤松,然後用簸箕運到指定的地方,等再次利用。

經過師生們幾年的努力,土堆逐漸變小,但離目標還遠著。

幾年的勞動課都是這麼過來的,大家不僅習慣了,而且還有了一點期待感。

對于某些學生來說,勞動好啊!

勞動代表著,不用上課,不用做作業,還可以在外頭撒丫子跑!

累點又有什麼關系?

元又微打了十幾年的工,苦累更是早就習慣了,因此對這年代的勞動課也沒什麼怨言。

她照例和元麗佳組了一組,上次勞動課兩人的簸箕是由元麗佳提供,因此這次由元又微提供。

和其他人家的竹篾編成的農用簸箕不同,元又微家的簸箕是塑料的。

元又微本來想的是,塑料簸箕是又厚又重,又不會漏沙。

而竹篾簸箕,竹篾輕薄,還會漏沙,兩人搬肯定比較輕。

所以,上午放學的時候,她和元麗佳說不如繼續用竹篾簸箕。

元麗佳莫名其妙地看了她一眼,「大家都還羨慕咱們用塑料簸箕啊,為什麼要用竹篾的?」

「竹篾不是很輕嗎?」

元麗佳臉色古怪,帶著她回了自己家,從柴房里拖出了一個竹篾簸箕。

元又微看著那個大簸箕,頓時無話可說。

她都忘了。

現在的簸箕,是以成年人的規格來編的,哪里會小?

反觀塑料簸箕,又小又輕便,更重要的是不會劃傷手。

元麗佳問元又微,「用竹篾還是塑料的?」

元又微果斷道,「塑料的!」

元又微回了自己家,去了雜物房把塑料簸箕拖了出來。

元欣蘭見了,問道,「下午要上勞動課?」

「嗯,我和麗佳一起運土。」

「小心點。」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