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二章 論兵

午後一干大臣被王上召來太鑾殿,听說是兩日前邊界來報,司馬霍大將軍和尉遲威遠率一萬精兵前去楚魏邊境準備給騷擾邊民的魏兵一擊。

可東魏人久居九州北大漠,常年騎馬訓練,馬食干草力壯,騎兵又生長于環境惡劣的大漠,體壯生猛,善騎術,再加之荒漠地勢奇異,實在是久攻不下。現下駐扎的軍隊中糧倉食物快耗盡,將士也死傷不少,魏兵真是一勁敵。鍾離荀心中冷哼,看來他小看了單于敖,他對蕭融如此念念不忘,听說還派人去各國用她的畫像搜羅容貌相似的美女,鍾離荀眸中寒芒乍現。

公良澗公子翩翩又年輕得志位居左相之位,奉茶的宮婢偷偷瞧他一不留神將茶灑了,鍾離荀本來就因朝事心煩,這宮婢趕上炮口了,被王上怒氣沖天轟了出去,這段時日王上脾氣越發不好了。

「王上勿心憂,公良定會想到良策。」阿融听左相大人又溫著嗓子勸了許多,鍾離荀為東魏和南楚邊界的戰事煩憂,好像是東魏大漠的騎兵如何生猛難伐。

榮世坤見鍾離荀發火,看了眼一旁的右相左丘延,恭敬笑問道︰「左相和微臣幾人這幾日苦于鑽研對付東魏騎兵的法子,只是一時未想到什麼上佳的良策,右相大人貴未兩朝元老,但一直未進言,斗膽一問的想法。」

左丘延乃明太妃之母,從先王蒼到王上歷經兩輩,可謂見過不少風雨,他捋了捋頗長的白胡,聲音渾厚笑道︰「王上,老臣也是有些束手無策啊,東魏是九州強國,一向是南楚的勁敵,老臣暫時也未想到什麼上佳的法子,所以才未出言。」

榮世坤一听右相的口氣,也不由一嘆,旋即他腦光一現,便道︰「王上多年與中晉保持結交友誼,不如去中晉請求調兵?」

「不,榮國公此言差矣,」這時公良澗溫言否決這個主意,他望著榮世坤緩緩道,「中晉雖與南楚保持友誼之交,但中晉這些年卻是忌憚南楚的實力,只是在表面上虛與委蛇,王上也深知萬俟仲的虛偽,中晉斷不會派兵。」

「不錯,左相說的有理,王上前月雖率萬軍掃蕩中晉流寇的叛亂,但也是為了為南楚立威,有利有弊,中晉怕是越發忌憚我們南楚,」左丘延點了點頭,沉聲道,「再者,南楚若是求他個中晉,只會暴露南楚的弱勢,怎能彰顯我南楚的威儀?」

「可尉遲將軍此刻被困邊界……」榮國公听問烽火來報,尉遲騎乃南楚一員大將,切不可喪失了此等忠良之才啊。

「眾卿所言都是孤所思慮的,且容孤再想想。」鍾離荀坐在高椅上,眼底一派深沉。

他們商討之時跪著的阿融無意拾起掉在地上的一張宣紙,白宣紙上用黑墨寫了一行行字跡,她潤眸一凜,字跡微潦草,可見是急報,而且她方才也無意听見幾人的談話。

腦袋糊漿里回憶起曾讀過《三十一韜》、《新林兵法》,這些經久熟爛的兵書里自是沒法,《陰舁子》似是記載有……

「孤允許你踫那張紙了嗎?」

突然,鍾離荀的一聲怒喝嚇得她手里的紙都抖到地上,這個男人!是要嚇死她!?

眾人一怔,才知水簾後有一人影。

公良澗卻隱隱見阿融盯著那奏事紙張許久,溫潤眼眸染上好奇之色,他恭敬安撫鍾離荀的怒火:「王上,公良看阿融姑娘許是識得這兵奏之事,多看了兩眼,還望王上不要動怒。」

案前的鍾離荀掃了一眼地上卑微低伏的阿融,語氣冷淡:「她一個罪婢,怎可懂得這些?公良卿怕是誤會了。」

榮國公取笑道︰「王上說的是,一個小小宮婢怎會識字,更妄談識兵法一說了。」

公良澗反駁︰「榮國公此言有誤,宮婢怎就不識字?榮國公未免有些一概論之。」

「你……」公良澗幾次拆他的話腳,榮世坤終是有些不快。

這時左丘延皺眉勸道︰「罷了,你們不要再爭,左右不過一個宮婢,不如讓她上前前來一問,若能說出些什麼也是好事一樁。」」

鍾離荀未轉頭看水簾一眼,只淡淡命令道︰「嗯,過來。」

阿融淡然笑了笑,走出水簾,在場之人又是一怔,這罪婢容貌實在太過驚人!左丘延倒是認出阿融是廢太*變那日爭搶的女子,由此眼神凜冽。

阿融對他們的眼光不以為意,只知鍾離荀處處厭她已是習以為常,不由冷笑一聲,重拾遠處的紙,她不假思索說:「食不供給,貿市換之。窮追魏兵,多費勞力,久攻不下,難在地勢,佔地而待,方可破。」

阿融的話一語中的,眾人震驚。

一個宮婢竟然懂得如此之多!?

前後轉變真是讓人大跌眼楮!

脾性溫良的公良澗也忍不住連連激賞:「妙!妙啊!糧倉之事解決了,用兵又反其道而行之,的確是個好計法。快快將此計飛書傳給司馬和尉遲二人,定可獲勝。」

鍾離荀面帶嘉贊之色,眼中也難掩贊賞,未料她竟懂兵法,欲嘉許一番,又憶起這罪婢前些日子氣極了他。

生生吞下嘴邊的話,語帶諷刺:「你居然知道用兵之事,看來是孤小看瞧你。」

他總是喜歡羞辱中傷她,阿融心內苦笑,雙手按地:「幼年時拜讀過一些兵書,能為王上解憂,是奴婢之幸。」

公良澗眸子柔和,面容潤和俊朗,唇邊有著淡淡的笑意,果真是個翩翩如玉公子。

他含笑地看了猶是好奇的鍾離荀一眼,通透地問出了王上想問的話:「那姑娘可讀過哪些兵書呢?」

阿融一時不知如何回話,她想了想,也沒多想地說:「嗯……《三十一韜》和《新林兵法》讀過一些,都是九州的名將身後寫的,主要記錄了九州各大戰史的利弊缺漏……那個《陰舁子》,是江湖之人的兵論,雖並非名將之作,但論法精妙……」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