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章 誰來接替?

潞州古稱「上黨」,是勾通晉地和汴京的要塞,地勢險要,素有得上黨可望得中原之說。此處去汴京不過數百里路,無險可守,一旦丟失,北狄軍可長驅直入,京城危矣。

大江這頭有御駕親征,士氣正盛,與北狄出戰數次,勝多負少。

龍帳里,官家全副鎧甲,盯著周秦的眼里凜冽如冰。

周秦不避不退,臉上絲毫沒有驚懼慌亂的跡象,一如既往的從容淡定。

「你可知自己在說什麼?」半晌,上頭傳來一道明顯帶著怒氣的低沉嗓音,周遭的空氣仿佛凝滯了一般。

周秦的心反而落定了下來。

官家的性子……他已模透六七分,這般說便是有信他的意思了。

他抬頭直視官家,義正辭嚴︰「微臣所言,句句屬實,絕不敢有任何欺瞞。當年負責此事的內監現在正在賬外等候傳喚,陛下可親自審問。」

又是一陣難捱的沉默。

「傳。」

伺候之人已全部被屏退,周秦親自出賬,將那人喚了進來,是個年約六旬、頭發半百、身形略佝僂的老內監。

宮里的規矩他再清楚不過了,行禮時依稀可見數十年養成的習慣。

「胡順當年是你分派到朕身邊的?」听語氣,官家已平靜了些許。

老內監不敢不回,低眉順眼︰「回陛下,正是。當年陛下出宮建府,照規矩,要從宮里帶部分人過去。記得當時是王尚書親自與奴婢說得,胡順和另外幾位內監是陛下您要的人……

奴婢不敢擅專,正欲去請示陛下,恰逢太後娘娘跟前的宮人來傳話,說了一樣的意思。是以,奴婢才作主把他們幾人分到端王府的。」

其實,這種事原屬尋常。

皇子出宮自立門戶,一時間沒什麼心月復之人可用,身為舅舅家安排幾個自己人過去完全是好意。

當然,正常而言,兩邊應該私下早溝通過,皇子必定知情。

然而,官家卻是直到此時才發現,他最信任的內監是別人故意安插到他身邊的。不管這個別人是誰,用意為何,作為一個帝皇,這都是絕不能接受的。

但是,他還有一點懷疑。

這個老內監的話又是否可信呢,英國公府與王家不大對付,會不會是……

「陛下,胡順入宮前名字叫胡深,家住汴京南郊。」周秦焉能不知官家心中所想,將前後細細道來,「其父早亡,與寡母相依為命。後來,其母染病無錢醫治,適逢王尚書府上要買人,他就去自賣自身。

結果,也不知怎麼回事,王府並沒買他。

令人費解的是,幾日後胡深居然有大把銀錢給母親治病了。而且,其母病愈後,他反是自願進宮做了內監。」

這實屬詭異,在當時,不是實在沒法子了,沒人肯進宮做內監,尤其是獨子。

即使是萬人之上的官家也明白這個道理,為了救母親胡順都沒選擇入宮,可母親好轉後他卻進宮了……

官家原是謹慎之人,當初在開始重用胡順時就遣人去打探過的身世。

關于其母病重一事他是有所耳聞的,唯一不知道的就是有關王府一節事。他的為人自來多疑,越沒直接證據證明胡順和王府有關,他越是疑心。

悄悄注意到他眼里一閃而過的惱意,周秦放心了。

他先示意老內監退下,才又道︰「陛下,微臣臨來前听說一事,與王尚書相關,不知真假……」他把謝 調查出來的情形略作改動回稟了一番。

以他對官家的了解,若一五一十相告,反而會使得官家猶疑不定,甚至懷疑自己和謝 結黨營私,誣陷王尚書。

相反,照他這麼說,最能取信于官家。

果然,官家震怒。之前,夏御史的信已使得官家信了一半,只是心里有幾個疑點不曾得解,偏趕上北狄大舉入侵沒時間詳查。

眼下,他幾乎十成十確定王尚書叛國了。

那可是他親舅舅,這些年來沒少支持他,出力最大。所以,即使知道他貪腐,知道他戀權,他也多半睜只眼閉只眼,不去深究……竟然會叛國!

不待官家下旨,外面就有北狄軍發動偷襲的急報傳來。

顧不上旁的,官家登時召集眾將準備迎戰,又忙忙囑咐周秦全權審問胡順。

周秦領命,胡順跟隨官家十多年,根基深厚,並不是直接把他打殺那麼簡單的。他的身身後,怕是藏著一連串的人,不把這些人連根拔起,殺了胡順一人又有何用。

北狄這次不像之前那般小打小鬧了,而是出動了全部十萬大軍分幾路進攻。

大江軍隊足有近三十萬人馬,潞州只是座小城市,自然容納不了。是以,大軍並未在城內駐扎,而是在城北一帶開闊地方連綿修營。

官家為了指揮便利,亦是在營地下榻。

北狄軍雖是偷襲,好在大江這邊防備充足,沒讓他們佔得什麼便宜,兩軍從午時直打到二更天方暫時止戰。

隨後數天,兩軍日日激戰。

總得算來,大江這邊傷亡一萬余將近兩萬,比北狄略多幾千。

官家素有雄心壯志,帶領的又是大江最精銳的部隊,居然還吃了點小虧,心緒便有些不佳。

兵部侍郎鄭大人建議,派一路大軍繞路去北狄後方,對他們進行包抄夾擊,必能重創北狄軍。官家深認為此計可行,當即安排布置下去。

卻說胡順心機深沉,善能隱忍,並不畏死。

周秦審了他幾日,沒問出多少有用信息,不免暗暗焦急。

胡順一案不徹底審問清楚,官家的安危就得不到保障。而且汴京那里,按說有父親和吳、李二人聯手,壓制太後不成問題,但就怕會出意外。

結果,真的出意外了。

太上皇駕崩的消息一傳來,軍中士氣大亂。倒不是大家多麼感念太上皇恩德,而是由此一來,官家必得回京主持,那潞州的戰事交給誰?

臨戰換帥往往是大忌,何況正與北狄軍交戰最激烈的時刻。

軍中將領甚多,但無人有足夠威望接替指揮。畢竟大軍是從各地臨時調集來的,容易發生誰也不肯服誰的情況,也只有官家能讓他們同心協力一同對敵。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