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太爺是浸yin朝堂多年的人,他哪里不知道沈昭的意思?
不用沈昭說,他也知道,沈昭能到齊魯來,肯定是阿波護著的,也就是說她被阿波救了,那麼陛下肯定也知道了。
大周的公主被救了,如今還不知道人在哪里,他只能等。
倘若下一封信,是大周昌睿帝的追問書,他可以順勢對定王做出處置,可如果公主已經回去了,那麼下一封信就是問罪書了。
這罪,自然是問誠惠帝的罪。
所以不能等到那個時候讓誠惠帝先動手,這樣就失了先機。
既然不能讓誠惠帝先手,那就只有找一個人先把這件事鬧起來,讓這件事現在就提到明面上來,看誠惠帝要如何做。
倘若他敢直接將罪責落到定王的頭上,公主如今就站在這里,她出面一澄清,事情就明朗了,分明是誠惠帝忌憚定王,栽贓嫁禍!
他想當明君,可明君就是靠栽贓嫁禍當的嗎?還是說明君是靠用兩國百姓的安定和和平換來的?
到時候他必定民心盡失,定王再想起兵推翻他,就容易很多了。
相反的,如果他不定罪定王,說明他還有些忍耐,等事情鬧的更嚴重,民怨四起的時候,沈昭出現,一切真相大白,他同樣盡失民心。
總之,這件事由郭家人這般鬧出來,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
「公主心思真是靈活。」
沈昭搖頭,「不是我心思靈活,而是他一開始就走錯了棋,他以為一切萬無一失,卻忘了我們大周可不是他的玩物,定王也不會坐以待斃。這一切的因果,都是他自己造成的,怪不得別人。」
郭老太爺雖然贊成這句話,可在心里對沈昭也有防範。
定王相信公主,他可不信。
定王是赤子之心,他才多大,對人的了解也還不夠深,這個時候的定王正是很容易相信人的時侯,等到他再大一大就知道了。
人心,是這個世上最深不可測的東西。
等郭老太爺離開後,回到家首先安排人去接五姑娘回來。
郭家大老爺郭傅問,「父親,為什麼突然喊萍兒回來?她不是還有半年多才能滿了十六嗎?」
郭家五姑娘閨名春萍,出生時生的白白胖胖的,一看就是個有福氣的,當時還是皇後的郭太後一見就喜歡,就想定下親事。
可郭家不能連續出兩個皇後,這樣就太顯眼了。
郭老太爺不贊同,郭太後也只能暫時放下這事。
等到二三歲的時候,郭家就發現被傳為有福氣的五姑娘體弱多病,宮中太醫言說,她可能活不過五歲。
郭大老爺郭傅不信,便找了大師來給郭春萍算命,結果大師就說她是先苦後甜的命,不能養在家中,最好是如生在鄉下一般。
郭傅心疼女兒,當時女兒才那麼大點啊!
于是找了自己的親妹子,也就是當時還是皇後的太後商量。
皇後想了許久之後,說︰「既然大師這麼說,那就這麼辦吧,大哥你在城外不是有個莊子嗎?那里的環境跟鄉下也沒什麼區別。在萍兒身邊放個得力的丫鬟,和一個婆子就好。多了就違背了大師的意思。」
郭傅問「可這樣身邊有人照顧了,那不也同樣違背了嗎?皇後也該知道的,為兄的盼個女兒盼了許久,如今可算是有個女兒了,若是注定不能養在身邊,那自然是她活著更重要,可我擔心的是…」
皇後說,「哪里是違背?哪怕是鄉下的女子,不也是有父母兄弟的嗎?難道鄉下人就孤身一個了?兄長你想的未免多了些。」
郭傅知道大師說的是先苦後甜,不能養在家中,確實不曾說去了鄉下不能有人照顧。可他擔心的問不是這個啊!
「只是這樣萍兒雖然可以長大,但她這禮儀什麼的…一個女子若是什麼都不會,日後可怎麼好嫁人啊?還要長到十六歲才可回來,到時候教導什麼都晚了,這世家大族哪個宗婦不要理家?她怎麼勝任的了?」
皇後想想也是,便說,「那就嫁給本宮的小兒子吧!等溫書長大了,肯定會封王開府的,他們又是表兄妹,就算萍兒一時不會,也無妨的,只要陪嫁的是個省事的,到時本宮再讓嬤嬤們去教教就好了。」
郭傅一听覺得這樣也好,便同意了。
皇後隨後跟先帝筵喜帝求了聖旨,說她非常喜歡大老爺的嫡女,想先養在宮中,陪著自己,看看她跟齊溫書相處能否融洽。
筵喜帝那個時候也想抬舉一下郭家,加上皇後選擇的並非是大皇子齊溫昱,而是四皇子齊溫書,當下就同意了。
于是郭家就將庶出的二老爺的嫡女三姑娘郭春送進了宮。
五姑娘郭春萍則送去了莊子。
又過了三年,筵喜帝就下了聖旨,為齊溫書和郭春萍定了親事。
郭老太爺嘆氣,「是啊,還有半年,可是這個時候她若是不回來,那定王的性命能否保住,可就說不準了!」
這事別人不是不能鬧,但無論是誰,都會牽連到郭家。
誠惠帝也不是個傻子,若是別人鬧起來,他不會想為什麼嗎?尤其現在大周的公主還下落不明的情況下,他會選擇先處置了鬧起來的人。
但為什麼說郭春萍鬧就沒事呢?
一來,郭春萍是從小就跟齊溫書訂了親的,還是先帝下旨定的,她的未婚夫被禁足,她借由先帝的聖旨鬧一鬧有什麼不對的?
反正她鬧,只是為了要知道為何禁了定王的足。
但知道了之後呢?
她還是可以繼續鬧的。
這就是第二個理由。
因為誠惠帝說,去大周求娶公主的事是定王自己決定的,她名義上是定王的未婚妻,他這麼做是把她放在了何處?
尤其他們倆不僅僅是未婚夫妻的關系,還是表兄妹呢!
如果說定王真的不喜歡她,喜歡了別人,想要娶別人,那倒是先跟她說明白啊,先接觸了婚約啊!
然而事實上呢?
定王在沒有解除婚約的前提下,就像現在這樣有著婚約就跑去求娶別人,這算什麼?又把她當成什麼?
她鬧上一鬧,誰又能說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