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三章 尋聲

李玉錦覺得十分奇怪,思前想後卻也不知這句詩從何而來。他的夫君並不是一個會去舞文弄墨的文人。便將這信紙折起收回袖子中。

屋外有雀鳥啼叫,李玉錦推了門出去。

嘰嘰喳喳的叫個不停,尋著雀鳥聲,不知不覺走到了北園,想著北園子原本就個荒廢的園子便不打算進去,又因多年前那樁事覺得幾分晦氣,便準備轉身了。只是抬起頭看了園子里的紅梅枝椏冒出牆院,那樣的紅,那樣的璀璨,像是紅寶石一般的耀眼,不自覺地吸引,便進了園子。

園子里竟有一人蹲在地上,那女子身著一件素色衣裳,三千發絲僅是用一根木簪固定。她身子縴細,皮膚白淨,看著倒不是府中的婢女,可她仔細想了一想,府中的婢女都給押走了,又何來的婢女。

李玉錦站定,問,「何人?」

「夫人覺得此時還會有誰如我一般的閑情雅致,特來看望?」周沐容回過頭,一雙妖艷奪目的眸子看向李玉錦,語氣卻十分疏懶。

李玉錦問,「周沐容,你來做什麼?」

周沐容指了指那個無字碑,冷笑,「夫人覺得呢?」她壓低嗓子,憤恨道,「夫人造了那麼多的孽,因果輪回罷了」

李玉錦皺了眉心。

周沐容繼續道,「說起來我得感謝舅舅,這麼相信我,讓我送了你們全家一死!」她所指的不正騙取余陸信任,而在給太後下毒的時候反戈一擊,偏向了李懷憲嗎?

她一邊說一邊看著李玉錦,「是我的好舅舅為了升官發財,構陷我的父親,親手送了我的父親一死。他在這里留下我母親的碑。我原以為是他還有幾分良心。」周沐容冷笑,「不過是為了騙取我的信任,可我不肯為他做事,他便讓姓夏的侮辱了我,害得我落入青樓,與李懷義再無機會。」

周沐容怨毒的目光看著李玉錦,「夫人你又何嘗不知情,可是夫人為了你的四弟的前途,毅然決然的犧牲了我,可夫人你知道名節對一個女人有多重要嗎?」

李玉錦只是問,「你到底要如何?」

周沐容仰頭道,「我恨姓夏的,但我更恨我的好舅舅!」

她握緊拳頭,「現在余陸死了,夏氏一族也都該死!這就是我幫著李懷憲的原因,因為他能幫我報完所有的仇!」

李玉錦只是問,「難道我四弟待你一番深情都不做數?」

周沐容冷哼一聲,表情卻慢慢凝滯下來,呆楞許久,「曾經我也以為是做數的」

李玉錦提高聲音道,「他待你掏心掏肺,連著仕途官位也不要!」

周沐容不想听她繼續說下去,一把掐住李玉錦的脖子,越發的用力,只見李玉錦脖子被勒出一道紅痕,周沐容咬牙切齒在她耳邊道,「三姐。」

她的手收的越來越近,那紅梅花也開的愈發的艷麗。

周沐容恍惚的想起許多年前,李懷義帶著她去見他的三姐,他便說,「你同我一起喚她三姐。」

她含羞一笑,轉過身去,說什麼也不肯。

她只是沒有想到,有生之年喚那聲三姐,竟是這樣的場景。

北風揚起漫天的梅花花瓣,花瓣輕飄,飄進深不見底的古井

……

吉祥殿

太後坐在鳳座上,李懷憲伸手替她揉著太陽穴,太後道,「出事那會,尋不到你人,我真怕你也叛變了?」

李懷憲只是淡淡的笑了笑,「怎麼會?」

太後一把握住他的手,看向他深不見底的眉眼,「你說,那宮女是什麼人?」

「什麼宮女?」李懷憲含糊道。

「你不要同我裝傻!」

李懷憲笑了笑,坐在旁邊,「你猜的不錯,她是我的人!」

太後的手拂過他的臉龐,謹聲道,「你何苦派人入宮監督我?」

李懷憲露出幾分煩惱之意,嘆道,「不是我要讓她入宮,這宮女原是我府上的一個丫鬟,只是我那四弟看上了,本王不過是想挫一挫他的銳氣,便不想把這宮女給她。你也瞧見了,幾日前他倒是同你的哥哥爭奪起這宮女來。」

太後道,「你既這麼說,我那哥哥卻也明里暗里想我討要過那宮女幾次,我便給他去了!」

李懷義微微眯著眼楮,「太後說好,便好。」

太後見他溫柔,心中也暢快些許,卻也不知眼前這個人根本不是她所能駕馭的男人。

只听李懷義的貼身侍從,叩門,「爺,湯好了。」

李懷憲接過熱乎乎的湯,捧到太後面前,「你胃不好,砂仁羊肉湯最是溫補。」

太後笑道,「也難為你費心想著我。三天兩頭的命人做了送來。」

太後接過勺子,攪了攪,「近來也不知皇上怎麼了,總是處處和我做對。我打算換了這些個太傅少傅的,省的有人從中挑撥!」

李懷憲隨口道,「皇上長大了,也到了叛逆的時候。」

太後沉思一會兒,「皇上如今十二歲了,不過五六年,便要將朝政歸還于他。到時,我與你歸隱山林可好?」

「你說好便好。」李懷憲看著她,滿眼的柔情繾綣。

忽然,殿外傳來三聲重重的叩門聲,兩人皆知是有大事發生。

「啟稟太後,夫人歿了。」

「什麼夫人?」太後問。

侍衛答,「余夫人跳井身亡了。」

李懷憲握著拳頭,急急的沖出的吉祥殿。他呆滯地目光看著灰暗的天色,臉上神情復雜。若說三妹的死,他就該是罪魁禍首,是他給了她這樣一段姻緣。

因著余家乃是以叛賊之名而處死的,李玉錦的喪事只是草草辦了。李懷憲將潼潼帶回府中,交給了夏蕊照看。李長安沒有阻攔,潼潼跟著二哥的確是最好的選擇,潼潼還小,需要人照看,而二哥是天底下唯一一個能庇護余氏血脈之人。

原本新年的喜慶又被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

于是李懷憲想起了一樁事,便是李長安與皇上的婚事。

太後與長禧王命了欽天監查看日子,查三月三日,清明清後,草長鶯飛,杏花春雨,乃是吉日。便將皇後的冊封大典定于當日。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