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老爺子眯著眼楮,看著眼前這個氣死人不償命的中年男子︰「呵呵!你怎麼教育孩子,我不干涉!」
中年男子立時開口道︰「那我可以帶著他們倆離開了嗎?」
楊老爺子的話兒,還沒說完,就被對方接了胡,真是動了氣。
對方的態度,好像還挺不錯,但任誰都能看出,人家根本就是在敷衍他們,沒把他們放在眼里。
楊老爺子皺著眉頭︰「話不投機半句多!我們直接送你們去乘警那兒吧,余下的就和我們沒關系了!」
楊老爺子和李立宏,放開氣勢,就要抓著這三人去乘警那里。
宋依依本來沒當回事,覺得這只是有些個性的小偷團體,可是,當她看到,因中年男子,一抬手而出現的手型手鏈,心中不免認真了起來。
宋依依探出精神力,看到果然另外二人,手腕上也有這樣的手型手鏈。
她非常仔細地開始打量,這三人的手、胳膊、耳朵。剛剛結束鑒定後,就看著雙方對峙,一觸即發。
只好再度開口勸架︰「各位都不要沖動!請問這位姐姐,你為何要拿走那兩只旅行包?」
那女孩馬上否認︰「我沒拿!」
宋依依也不惱︰「不是都說,盜亦有道嘛,你說出來,如果真的有理由,我們可以不予追究!」
楊老爺子正運著氣呢︰「依依,他們的偷盜行為,本身就不對,什麼理由都不能偷盜啊!」
宋依依微微眯起眼楮,仿佛在回憶一般︰「每一種技能,都要看它運用在什麼地方,才能看出是好是壞!」
「在抗倭戰爭時,精通偷道的燕義士,曾先後數次進入倭軍機密要地,偷出他們的重要情報和作戰安排,無償交給與其作戰的我**隊。」
「倭軍視燕義士為眼中釘,抓捕數次均告失敗,之後布下天羅地網,終于抓到了燕義士,他為國為民犧牲了生命!」
「難道不值得我們尊敬嗎?所以,我今天才有此一問,我不想燕義士的後人,直接被扣上不好的帽子!」
楊老爺子和李立宏,都吃驚地看向這三個人。燕義士的事跡,他們早有耳聞,對他也是佩服不已。
中年男子一臉慎重︰「小姑娘,你怎麼就認為,我們是燕義士的後人呢?」
宋依依朝他善意地笑笑,指了指他的手腕,又比了比自己的食指和中指,最後模了模自己的耳朵。
中年男子心中大駭,她怎麼會知道他們燕家人的特征!他朝那女孩使了個眼色,女孩開始說明原因。
她一指楊老爺子的旅行包︰「那個包里有棵百年人參。另一個包里有上好的外傷藥。我是想拿來,給能用得著的,卻沒有能力買的人!」
然後她非常傲氣地說道︰「你們听說過俠義之士吧,听說過劫富濟貧吧!」
後面的話兒,她沒有再說,但是在場的人都知道,她在夸自己。
宋依依再次開口問道︰「那你之前在別人那里,拿的那只玉鐲子呢?」
女孩睜大了眼楮,她怎麼知道自己,還在一個人身上取走了玉鐲子?半晌才說道︰「那只玉鐲子,是那個人的兒子,從別人家搶來的,並不是她家的東西。」
「我就見義勇為一次,把不是她家的東西拿走,等以後有機會,再還給真正的主人。」
宋依依看向中年男子,非常嚴肅地說道︰「我只想提醒你,現在的社會,認為偷盜行為是不恥的!同時,偷盜也是違法行為!」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再做什麼事情,要三思而後行,別辱沒了先人的名聲!」
「誤會已經解開,你們走吧!」
李立宏不解地說道︰「就算拿走的是藥,那也是偷啊!再說,我那個旅行包里,就那藥是最珍貴的!」
宋依依一擺手︰「先讓他們走!」
石鳳竹早已听明白了女兒的意思,前世的經歷,使得她知道不少常人所不知道的信息,這幾個人是燕家之後!更是偷盜之門的門人!
石鳳竹微笑著看向坐在旁邊的女孩︰「告訴阿姨,缺錢嗎?我這里不多,但是應急還是夠的。」
非常溫和而平靜的聲音,讓女孩有些不好意思︰「我不缺錢。」
中年男子站起身,朝宋依依拱了拱手,帶著兩個年輕人,往外走。那女孩抬頭瞅了眼宋依依,突然說道︰「漂亮小妹妹,等以後有機會,姐姐給你好東西呀!」
宋依依仿佛故人一般,沒有推月兌︰「好啊,你要是忘了,我可不依!」
女孩爽朗地笑了︰「不會的,我說話向來算數!」
等三人走後,李立宏看著,已經坐在石鳳竹身邊的宋依依︰「小師妹,對于壞人不能心軟!」
楊老爺子卻突然問道︰「他們真是燕義士的後人?」
宋依依點點頭。
李立宏哦了一聲︰「既然這樣,那我就不追究了。不過,我還是想不通,他們為啥要偷東西,這哪里是好人,能干的!」
宋依依笑呵呵地說道︰「想不通,就不要想了。你只要知道,他們並不是壞人就好了。怎麼說呢,他們的想法和常人,不大一致。所以有的時候,他們的行為,會觸犯法律而不自知!」
楊老爺子听著宋依依非常隱晦的話兒,猜測到一些什麼,卻沒有說出來。
宋依依和石鳳竹回家,她並沒有提前通知家里。家里沒有電話,打給別人,再麻煩人家過來通知,太不方便了。
所以,等下了火車,這四人趕回家,敲響大門的時候,宋爺爺、宋女乃女乃和宋哲 ,剛好準備吃晚飯。
來應門的是宋女乃女乃,她驚喜地看到兒媳婦和孫女,站在大門口︰「哎呀,這兩天,我們一直叨咕著你們,可算是回來了!」
宋依依連忙為宋女乃女乃介紹︰「女乃女乃,這兩位是我在平市,新結識的朋友,要在家里住幾天。」
宋女乃女乃一听,馬上熱情地讓道︰「二位好!趕緊進屋,還沒有吃晚飯吧,正好一起吃。」
幾人進了屋,自是一番客套。最高興的要算宋澤 了,自己的媳婦和女兒都回來了,以後就可以生活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