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陛下

原來太後帶她出來,是要面見皇帝陛下嗎?

卻不是宮殿不是朝堂,而是這御花園深處,這般私隱的所在。

皇帝陛下揮了揮手屏退了身後一干侍衛宮女,準了林鈺起身。

前面一座小亭,皇帝陛下上前一步,扶了太後緩緩走過去,把她安坐在亭中五角木凳上。

如今年號宣武,皇帝陛下也被稱作宣武帝。單看樣貌,果然神武。

傳言當年皇帝陛下做太子時,也曾經想統領十萬雄兵,征戰邊疆。不過當時肅王已經被丟去北境,梁王已經娶了一堆王妃耽于美色。身為輔國太子,身負重任。先帝當然不準。

林鈺跟在他們身後,在亭外站定。

「進來坐吧,」宣武帝已經坐在太後身邊的木凳上,抬手拎起小桌上的茶壺,給太後斟滿一杯,溫和道,「請母後帶林小姐過來,就是因為這里不用拘束。」

林鈺屈膝施禮,抱著個木凳放得離桌案遠了些,淺淺坐下。

「朕說的對嗎?林小姐不是踫巧救起太子。」宣武帝見林鈺坐定,神情冷肅,開口道。

不是踫巧救起太子。

有兩個意思。一是事先知道太子可能有難,才去汴州提防。二是不知道有難,那刺殺便是林氏自導自演的,至于用意,可能是誣陷禁軍,也可能別有籌謀。

第二種雖然听起來匪夷所思,卻不是沒有可能。

第一種雖然是事實,可是該如何回答呢。知道太子有難,怎麼知道的?難道你們一個商戶,消息探子已經遍布大弘,連宮城都不能避免嗎?

那顯然是找死的回答。

林鈺緩緩站起身準備回話,太後忍不住抬手虛按,「一切禮儀從簡,林小姐坐著答話吧。」

林鈺施禮答謝,坐下來道︰「稟陛下,陛下說的對,小女的確不是踫巧救起太子。」

宣武帝眼中精光奕奕,凝神看向林鈺。

宣武帝這目光,猶如天空一條巨龍,在雲霧中俯視天下。

林鈺神情一凜,繼續道︰「一開始,因為小女故鄉便在汴州,听說黃河今年水位猛漲,小女因憂心故土,故而想去汴州府說動商戶齊心協力修築堤壩,才有了汴州一行。」

太後溫和地笑了笑,點點頭道︰「林小姐所言不差,汴州百姓對林小姐你多有感激。听說林氏還曾施粥于街市,令百姓不至于疲餓染病。」

林鈺神情謙恭,「林氏的銀子是朝廷給的,歸于百姓,也是應當。」

林氏的確因為接了西售的大量訂單,賺足了銀子。

太後含笑不語,林鈺又道︰「後來汴州局勢不穩,林氏的護衛被汴州知府借用守城。所以那日禁軍脅迫太子離開時,護衛把這件事第一時間告訴了小女。這才有了崔世子同小女一起帶護衛幫忙的事情。崔世子是巧合之下由太後殿下同意衛護林氏的,林氏的護衛又是汴州知府借用的。所以這件事卻又不是巧合,是太子殿下乃真龍之子,冥冥之中自有神靈護佑。」

宣武帝神情稍安,轉頭看向太後道︰「母後,這小娃伶牙俐齒,說的周全啊。」

太後一笑,拍了拍宣武帝的手背,「哀家早就說了,太子已經把詳情稟報,沒有必要再問。你偏偏要自己問問。」

宣武帝低頭稱是,卻又抬頭看著林鈺道︰「汴州之事,朕和太後無緣親臨。依林小姐之見,司馬倫真如他自己招供的那樣,是要假意行刺太子,再救助立功,結果遇到你們,前功盡棄又被冤入大牢的嗎?」

原來司馬倫竟然是這麼招供的。

這真是讓人啼笑皆非了。

當別人都是傻的嗎?

林鈺似受驚般站起來,跪下道︰「小女不敢妄議朝政。」

「好了,」太後佯怒道︰「皇帝莫要嚇著她了,難不成忘記太子和左浣思的稟報了嗎?那司馬倫,可不只是要行刺太子,還做好了掘開黃河,灌入汴州的準備。真是其心可誅!」說著一拍幾案,倒是真的氣憤異常。

宣武帝勸慰道︰「母後莫氣,朕只是覺得,不能只听自家孩子的說法。」

「也不光是太子,」太後又道︰「三司會審下來,禁軍內有關人等,也都問了個遍。的確有禁軍私下去換了守護黃河的府兵,不對,還殺了一名府兵。」

林鈺點了點頭,輕聲道︰「稟太後,殺府兵的事,小女在汴州時的確听說過。只是那殺了府兵的禁軍,也被人殺死了,無從對質。」

「卻不知是誰。」太後道。

殺掉那些禁軍的是蘇方回,卻是不能說。

說了,就要解釋為什麼他們就能斷定那些禁軍不懷好意。到時候魏青崖的那些信使暗探,便瞞不住了。

無論是誰,在皇室面前,都要一方面努力攀爬,一方面又不露出鋒芒。

林鈺搖了搖頭,「許是哪方義士。」

太後噗嗤笑了,「林小姐看來看了不少話本子。」

林鈺臉一紅,低下頭來。

太後又命林鈺起身坐下,才又扭頭對宣武帝道︰「哀家知道皇帝一而再再而三問這些是為什麼,大理寺和刑部的奏折,皇帝遲遲不批復。無非是因為宮里宮外多有攀扯,皇帝不相信司馬倫的鬼話,更難相信自己的家人,竟然能生出歹毒的心腸。」

林鈺心內一驚,低頭不語。

自己的家人,說的是怡貴妃吧。

司馬倫的夫人正是怡貴妃的表親姐妹,他出了事,懷疑到怡貴妃頭上,很自然。

從來奪嫡之爭,血濺朝堂。

這也是為什麼要借黃河洪水掩蓋刺殺太子這件事的原因。

只有天災,才能避嫌。

「母後。」宣武帝喚了太後一聲,提醒她有外人在場。

太後不以為然一笑,「林小姐已經不是小孩子,皇帝也給了她縣主的身份,太子信她,哀家便信她,沒什麼可避諱的。」

林鈺心中如化開了糖,又甜有暖。如果自己有一個女乃女乃,該是這種模樣。可惜她的女乃女乃還沒有見到孫女,便早早故去了。

她連忙站起來,屈膝施禮,準備謝恩後退出。

太後卻沒有準,只是又暖聲道︰「哀家明白皇帝重情重義,二皇子也不能沒了娘親。」

「母後仁德。」宣德帝道。

「罷了,」太後站起身來,「如果她是聰明人,就只當這次是個警醒吧。」

宣德帝神情冷肅,但是眼中劃過一絲輕松,「多謝母後。」

太後繞過凳子拉住林鈺的手,「林小姐且陪哀家再逛逛,皇帝忙,哀家便不再叨擾了。」

林鈺點了點頭,跪地跟宣德帝叩首以退。

太後等著她施禮完畢,又親昵地拉著她的手逛進園子。

盛夏季節花多林密,走了不多時,太後便覺得疲累,坐上鳳輦。林鈺趁機告辭。

太後笑了笑準了,又趁內侍不注意,在鳳輦上探身過來,微頑皮道︰「林小姐在汴州,有沒有見過皇室的其他人。」

林鈺神情微怔,一時間啞口。

「罷了,」她又回身笑起來,「許是哀家想多了,想多了好,要不然得罵他回來了也不知道看望哀家。不守孝道。」

鳳輦又起,林鈺整了整衣襟,跪地拜送。

不守孝道……

說的是肅王李律嗎?

是母子同心,太後知道他回來了。

還是只是肅王離開屬地的事,已經被宮廷知曉。

……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