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七章 在朝堂,而不在邊境

「二小姐怎麼樣了?」林鈺正在宅內小池塘旁跟魏青崖對弈,崔澤在旁邊扎到兩尾魚的功夫,她已經丟掉了幾十顆子。轉眼間,棋局里兩軍廝殺初始,她這邊已顯露敗相。鼓了鼓腮幫子抬頭,問了芳桐一句。

「二小姐已經不再鬧著要出去了,不過心情不好,飲食也少。」芳桐回答道。

林鈺點了點頭,「夏日本就讓人不思飲食,吩咐小廚房以後給她少量多餐,水果和主食搭配著來。次數多了,她自然會吃得多一些。」

芳桐應了聲是,便轉身去往廚房方向。

「蘇師傅離開,你倒是沒有生氣。」魏青崖抬手吃了她幾顆子,溫和地笑了笑。

林鈺神色微沉,「有什麼好擔心的,他又不是去其他織錦綢緞行,林氏的工藝,便永遠是最好的。」

蘇方回在林氏改良的工藝已經足夠林氏在大弘立足,況且除了蘇方回,林氏還有別的把做師傅。

改一改他的工架,換個花樣,那些師傅還是可以做到的。

「原來你已經知道了。」魏青崖看著她的神色,眼中瀲灩的光波里都是關切。

「來的路上我還在想,如果告訴了你,你會不會煩惱。」

林鈺抬手下子,笑了笑道︰「你只顧著攻城略地,忘了後方了。」說著提起了魏青崖十多顆子。

魏青崖低頭看向棋盤,嘴角勾了勾,「這若真的是戰場,便是我的糧倉被燒掉了。」

林鈺嘿嘿一笑,「好在主君不住糧倉,」頓了頓又道,「朝廷這次倒是開了大恩,提攜一個工匠,給了官身。工部內水部員外郎,到底是做什麼的?厲害嗎?」

其實前世的時候,劉波發明織錦工藝,朝廷也給了他個官身。不過是小小的織造署小管事罷了。

跟正兒八經的朝廷命官還是有所區別。

前日早朝,皇帝陛下已經朱批了工部尚書左浣思的奏折,準許工部破例錄用水部員外郎一人。正是蘇方回。

听說禮部因為此事,還跟工部在朝堂之上爭論了很久。認為此舉不合規制,亂了體統。朝廷官員除了一些世襲的爵位、世族補缺的官職,大多還是要靠科舉選拔。禮部有理有據,老祖宗的法旨講了無數遍。

後來是幾位老臣保舉,禮部才憤憤然偃旗息鼓。即便如此,由禮部負責的官服、印鑒、文書,也遲了好幾日才給蘇方回送去。

不知道算不算下馬威。

因為此事,蘇方回往後必然會被同僚不齒,認為他是鑽了空子才謀得要職。

不過林鈺覺得蘇方回不會在乎這些。听說他已經買了宅子,地方雖小,但是臨近御街。

這下正兒八經,是做官的人了。

崔澤把又扎到的魚丟進魚簍,揮起袖子扇了扇風,道︰「水部員外郎嘛,從六品上。凡城池之修浚、土木之繕葺、工匠之程式、咸經度之。」

「厲害!」林鈺贊了一聲。

「小爺我的確是厲害,」崔澤拾起話頭夸了夸自己。

「你厲害你怎麼不做官?」一個清亮的聲音從角門傳來,林輕盈已經踩著小徑上的青草走了過來。

崔澤抬手拍了拍身上的衣袍,原地轉了一圈,「你這個小姑娘,看不出我是個官嗎?」

「看不出來。」林輕盈哼了一聲,轉身看到魚簍里的魚,又橫著眼道,「你也太殘忍了,怎麼不用釣的,把魚扎成這樣。」

「因為扎魚快些啊。」

「胡說!」

「不信比一比?」崔澤已經抬手拿起扎魚的竿子。

林輕盈已經從僕婦手中取過魚竿。兩個人誰也不服氣誰,氣哼哼去池塘對面了。

「我看二小姐差不多好了。」魏青崖看著他們的身影一笑,捂了捂心口。

「你心痛病犯了?」林鈺下意識問道,眉頭微蹙。

「不是,」魏青崖和煦一笑,「我是說林小姐的心,已經好多了。」

「哦。」林鈺點了點頭。

「不過,」魏青崖忽地斂起笑容,「你是怎麼知道我有心痛的毛病的?」

林鈺一怔。

氣氛一時間凝滯。

頭頂的桐樹上臥了一只鳥,撲騰幾下,弄掉了一片葉子。那葉子晃晃悠悠,落在棋盤之上。

林鈺抬起手,輕輕把那葉子拿去。

魏青崖胎里不足,需日日服食湯藥,夏天的時候,更是容易心痛。

她是怎麼知道的。

她前世跟他生活了兩年多,自然知道。

可是這一世,別人的私隱,自己如何得知?

順手拿起那片葉子扇了扇風,林鈺一笑道︰「在葉城啊,你們家的廚娘傳出來的。」

「林小姐竟認識魏宅的廚娘。」魏青崖也輕聲一笑,抬手間棋盤上風雲變幻,再一次壓倒林鈺這方。

「是啊,真是巧了。」她也是一笑,隨手胡亂丟了一顆子。

「這一子真是高妙。」魏青崖贊道,沒有再追問下去。

那廚娘是誰?

你是怎麼認識的。

她怎麼會提起我的隱疾。

他沒有問,只是心里暖融融的,不知道是為什麼。

不遠處隨行的行霜眯起眼楮,視線只在紛紛飄落的桐葉上。

也沒有留意什麼。

嗶嘰幾聲,鳥兒振翅飛走,在長安的天空中劃過一條灰色的線。

……

……

呼呼

成群的鳥兒掠過樹林,朝北邊飛去。

肅王李律抬手從烤架上取下一條魚,回頭看了看身後。

他身後是一條河,這里是黃河西岸,河水澄澈,魚兒味道也好。

河流的後面,是一片林子,林子後是什麼,肅王沒有想。

他想的是︰那些鳥兒來的方向,是長安吧。

大弘朝的長安,周圍屬國爭相朝賀的長安,富貴繁華的長安。

可是他卻是在往西北走。

遠離富庶之地,路上漸無人煙的西北。再往西些,水也不那麼多,人更是少。大軍駐扎的敦煌還好,可是敦煌以西的百姓,日日啃著黃土飛沙,日子更是淒苦。

可是即便是淒苦,卻總有活路。除非,除非大軍壓境,民不聊生。

她說,你會為了自己,起兵叛亂、燃起戰火嗎?

肅王咬了一口魚,又一次回頭看了看長安方向。

不管邊境如何,問題永遠出在朝堂。

那個小姑娘的面容再次浮現在他腦海中。

「很聰明,」肅王的唇角不自覺浮起一縷笑,「卻也很傻。」

……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