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中的氣氛一下子凝滯了起來, 石慧忽然意識到這個孩子可能只有她一個人能看到。石慧試探著用手去觸踫,就宛如3d影像一樣,只抓到一團冰冷的空氣。
「好冷!」小男孩仰頭可憐巴巴地看著石慧,小臉青白青白,很快水漬從褲腿蔓延到了全身, 他的頭發也滴滴答答往下掉水, 水滴落在地上竟然顯現了出來。
「大哥有水!」白玉堂見到地上憑空出現的水滴, 有點傻眼了,「屋頂漏了嗎?」
白錦堂︰……
小鬼對著白玉堂露出一個似笑似哭的神情,臉色也變得猙獰起來。看到小鬼露出死後的模樣, 石慧忽然想到了支線任務︰除魔衛道,原來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可真小鬼大約還算不上魔,到底什麼才算的魔呢?
白玉堂看著那越積越多的水,扶著石慧的手微微發顫︰「娘, 你看到什麼?來人,快去請雲大夫過來。」
石慧忙反手拍了拍他的手背︰「這天都黑了, 去請雲大夫作甚?雲大夫只是大夫來了, 能做什麼,要請也是請個道士和尚來。不用去了, 我沒事。」
「娘有沒有不舒服?」 白錦堂卻很緊張, 並沒有關注那灘水漬, 看著石慧的眼中充滿了擔憂,欲言又止。
「你在擔心什麼?」石慧以為是她無意泄露自己看到亡魂讓白錦堂害怕,可看他的樣子似乎又不是這樣, 腦海中閃過一道靈光,「你是怕娘大限將至不成?」
哪怕到了講求科學,勿信鬼神的時代,漢人總有一些流傳下來的習俗,比如將死之人可以見到亡魂之類。原主病了些日子,她接收對方的身體後,身體卻好了起來,怕是白錦堂以為她是回光返照,才會看到亡魂。
「娘定要長命百歲的!」白錦堂忙道。
「好了,長命百歲不說,娘總要守著你們兄弟,看著你成家看著玉堂長大,才放心呢!」石慧伸手將小兒子攬在懷里,暗中模了模他的脈搏,柔聲問道,「玉堂,今日在學堂可發生了什麼事,身體有沒有不舒服?」
白玉堂的目光還落在那灘水漬上,不明白為什麼母親忽然問起學堂的事情,搖搖頭︰「沒什麼不同,只是覺得有些冷,先生上課太無趣了!」
雖說原主這些日子病著,可白錦堂待這弟弟極為用心,家中又有許多丫鬟小廝跟著,哪里會讓他冷著。且白玉堂這個年紀的孩子,一天到晚蹦蹦跳跳,本身就是個小火爐,穿的也不少,覺得冷怕是與跟在他身邊的小鬼有關。
「學堂里沒有特別的事情?」石慧看著那鬼童問道,「最近可有哪個同學沒來上學?」
這鬼童一直跟著白玉堂,大約不是沒有原因的。因原主病了一陣子,白玉堂每日下學都是直接回家,並沒有在外面玩耍。近期能夠接觸到別的孩子大約也只是在學堂中了。
白玉堂想了想道︰「子奇沒有來上課,他已經三天沒有來了。」
「子奇是你的朋友?」
「我剛去學堂的時候,有一起玩,我還答應將自己的木劍給他呢。不過子奇近來都沒有來上學,娘又病了,都沒有時間給他送去。」白玉堂提到小木劍的時候,鬼童的眼楮亮了一下。
石慧注意到鬼童的目光,又問道︰「那你答應給子奇的小木劍呢?」
「在我房間里。」
「那你現在去房間將木劍取來吧!」
白玉堂有些不解,不過他素來孝順,對母親和兄長的話還是很听的,也沒有問緣由就準備去自己房間拿小木劍了。
鬼童見白玉堂要離開,也想跟著離開。只石慧雖然不確定鬼童對白玉堂有沒有惡意,然人鬼殊途,她還是不樂意這鬼童跟著兒子。隨手一抓,這次卻用上了幾分靈氣,沒想到因此真將那鬼童抓在了手里。
鬼童回頭有些茫然地看著石慧,似乎不明白為什麼石慧會拉著他不讓走。
「娘,難道跟著玉堂的是——」
石慧沉吟道︰「你明日去查一查玉堂的這個同學,不行再去看看有沒有什麼道士能夠將人超度了。陰陽有別,總不能讓它這麼跟著你弟弟。」
「孩兒記住了,只是娘真的沒事嗎?」白錦堂有些擔心道,「娘為什麼忽然能看到這些東西?」
能夠看到鬼童,石慧只是詫異了一下,很快就明白了,大約與她的眼楮有關。她的眼楮曾經被神光灼燒,還曾留下了弱視的毛病,因為之前經歷的世界靈力低微,煉化神力緩慢,如今也不過恢復了十之二三。只她並沒有急著恢復內力,方才卻很容易調動靈氣,可見這一世界靈氣非常充足。
不過神光淬眼之事不足與人道︰「尚不知曉,許是重病之時,神游沾染了幽冥之氣。」
「娘親!」白錦堂有些急迫道,「明日孩兒去太虛觀尋請教太虛觀主。」
「此事不急,如今要先想法子送走這鬼童,免得他一直跟著你弟弟。」恰好婢女送了白玉堂的舊衣過來,石慧見那鬼童渾身濕漉漉想將衣服送給他穿上,沒想到衣服卻是不能上身的。
石慧模著下巴想了想,仿佛她當初查看各界異聞,提到鬼怪之道,又聯想了一下各界的喪葬習俗。每個世界喪葬習俗各有不同,卻又有些共同之處。
「翠玉去拿把剪刀、漿糊還有黃表紙來。」
翠玉這丫頭一直跟著原主,倒也膽子挺大,屋里其他佣人已經嚇得縮在一角,她卻鎮定地听從石慧的吩咐取了東西來。翠玉回來,白玉堂也將木劍拿了回來。
石慧取過白玉堂手中的小劍遞給鬼童,鬼童卻拿不住實物,心下明白了幾分。一旁的白錦堂見機取了燭台過來,將木劍放在燭火上燒。木劍一時不能點燃,白錦堂耐心地等著他燃燒起來。
「大哥,這把木劍是要送給子奇的。」白玉堂見兄長把小木劍拿來燒,忙提醒道。
「玉堂過來這邊!」石慧將小兒子拉到身側,「娘與你大哥心中有數。」
白玉堂瞪圓了眼楮,看看母親又看看大哥,見兩人都沒有理會他的意思,生氣地鼓起了小嘴巴,倒也不說話搗亂。
石慧取了黃表紙迅速裁剪成衣裳,用漿糊黏貼,然後放在燭火上點燃。火焚化了紙衣裳,鬼童面前就出現了一套黃色的衣裳。鬼童撿起衣裳往身上一套,果真不在滴滴答答冒水了。
鬼童咧了咧嘴,聚精會神地看著那把終于還是燃燒的木劍。石慧將剩余的黃表紙湊上去,讓木劍燒的更快些。當木劍化為灰燼,鬼童的手上已經多了一把劍。他雙手捧著劍對白玉堂揮了揮手一蹦一跳地走了。
「娘?」
石慧嘆了口氣道︰「它走了!」
白錦堂瞬間松了一口氣,只吃過晚膳還是將弟弟拘在了自己身邊,同塌而眠。第二日兄弟兩個過來請安,白錦堂準備親自送白玉堂去學堂,身邊問問關于白玉堂那個叫子奇的同學到底發生了什麼。
待兄弟兩個出門,石慧借口無聊,找了兩個婆子說外面的事情。這兩個婆子要哄她開心,果然說了不少本地的奇聞異事,其中不少竟然都是涉及妖神鬼怪,還有模有樣,仿若親眼所見。
普通婦人傳說八卦多偏愛家長里短而不是鬼怪之說。石慧瞧著鬼怪之說的盛行也不似人之所好緣故,從這兩個婦人的言辭之中推測或許是這世界當真充斥著鬼怪。白錦堂自己看不到鬼,卻是相信世上有鬼怪存在的。故此發現她能看到鬼童,第一反應不是覺得她瘋了或者幻覺之類,而是擔心母親大限將至以至于能夠看到陰物。
石慧從來不是一個等著困難找上門的,既然支線任務是除魔衛道怕是日後少不得與這些東西打交道,干脆在書房尋了一些沾邊的書籍來看。不過白家書房多以四書五經等典籍為主,雖有些史書、志怪小說,但也沒有將道法的。
除了傳統文學,當初為了學武石慧還學過道家之學以及佛經。可她過去讀的道經、佛經卻沒有教人對付鬼魂的。佛經倒是言說能超度亡魂,只石慧當初學它卻當一門宗教哲學研究的。
石慧轉了一圈,只發現了一些鬼怪軼事,並沒有發現太多有用的東西。
到了下午,白錦堂回來,說到白玉堂那個同窗,原來叫王子奇。三日前在上學途中失蹤,家里人還以為是被拍花子的騙了去。今日白錦堂尋到他家,才在他家門口池塘發現了尸體。
初時王家只當孩子十足落水,可白錦堂卻因尸體身上綁縛的繩索想到死因有異,請了衙門捕快來看。王家只是本地布商,白家卻是金華府豪紳,王家不欲張揚,可白錦堂開了口,捕快自是用心查了。
案情倒也不負責,王子奇是布商原配所出,後又娶了填房。填房太太年前剛生了兒子,想到王子奇已經進學,又頗為聰慧,嫡長子可以繼承財產又多,因此起了殺心。這婦人狠毒,卻沒有見過世面,三兩下就被捕快詐出了真相。
布商哀痛長子之死,卻又不舍再失妻子,幼子失母,還想買通捕快按下此事,只做溺水案。地方官府素來不願斷家案,喜歡和稀泥,放在往日並非不行。
只是白錦堂知曉案情,見那婦人狠毒,又想到王子奇死後還尋到他家,哪里肯罷休。白錦堂也沒說什麼,只暗中打賞了捕快,嘆了句婦人狠毒。
捕快解其意,當即將婦人緝拿,抓捕入獄。官府判了絞刑送開封府勾選秋後處決。
作者有話要說︰ 當初看書的時候,覺得白玉堂真的特別中二。與北俠歐陽春比試輸了,鬧著要上吊,那段真是笑死我了!
不過再中二也是七俠五義里面,我最愛的。真是超級可愛,感覺完全是他那個年紀(出場不過十七歲左右,二十三歲就死了)的中二少年會做的事情,任性好俠,聰明熱血卻又沒有壞心思。我不太喜歡蔣平,好歹是玉堂的兄長,卻幫著外人坑玉堂,背後還說他陰毒。丁氏兄弟說無所謂,你做人家義兄背後說就很過分啊。主要我覺得白玉堂任性是真,但真不算陰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