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62.錢家村一日游

楊縣令這粗獷的模樣,完全顛覆了錢興旺對于縣令的所有幻想,這跟話本里講的大官太不一樣,話本里的大官都是鼓鼓的肚子,白白的臉蛋,文縐縐的打著官腔。

可是眼前這個縣令,一路上用著質樸的語言跟自己聊著家常,這鄰家大哥的既視感是怎麼回事,明明想敬畏縣令,可是為嘛說出來的話,總是這麼的瑣碎家常呢,錢興旺就這樣一路糾結的趕回了錢家村。

縣令剛進錢家村,就下了馬車步行,打算親自考察一下,錢家村是否真的如錢興旺所說那樣安樂祥和。

錢興旺把正在附近晃悠的錢二呆子叫過來,讓他幫忙把馬車趕回自家,然後就陪同縣令和趙師爺一起「微服私訪,體察民情」。

「多虧了縣令大人教我們殺毒的法子,才讓我們村子沒有遭災啊,我姑爺家那個村子,老多拉肚子的了,有的都拉月兌水了,那個慘啊,我們村水災過了,該種地的種地,該出去打工的打工,一點都不耽誤賺錢,都是多虧了縣令大人教的好法子啊。」村頭錢鐵柱老爺子,雖然不知來者的身份,但是一見是錢興旺領來的,估計是貴客,也沒有了防備心理,把自己心中對縣老爺的感激全都表述了出來。

錢鐵柱老爺子邊講,錢興旺就邊冒汗,自己當時借縣令名號的時候,哪里會想到,真的縣令有一天會來到自家啊,現在錢興旺真的是欲哭無淚了,這不就是典型的房門前挖陷阱——自己坑害自己嘛。

錢興旺一直小心翼翼的觀察著縣令的表情,生怕縣令一個不開心就拿狗頭鍘把自己給砍了,錢興旺一想到家里漂亮的媳婦跟白胖的兒子,就更怕死了,這剛從錢鐵柱老爺子家走出來,錢興旺就趕緊跟縣令大人解釋。

「還請縣令大人莫要怪罪草民,當時情況危急,如果沒有縣令大人的威嚴,大部分村民肯定不會費力氣預防瘟疫的,等到瘟疫爆發了,再治療,那可是容易死人的,草民的父親和兄長都是大夫,是有萬分的把握才敢借大人的威望一用的。」錢興旺弓著身子一臉內疚,跟縣令大人道歉。

「多大個事,你不用這樣內疚,反正他們也不認識我是誰,不過下不為例啊,這本就不是我的政績,你把這好事安在我身上,我受之有愧啊。」縣令擺擺手,給錢興旺吃了定心丸。

看到縣令這樣的善解人意,錢興旺對于這個黑壯縣令,好感多了很多,也不在乎縣令的外貌不符合自己要求這回事了,心情愉悅的陪著縣令大人四處轉,這樣的轉法,等轉到了自家門口,也到了中午,正好可以直接回家吃飯。

錢二呆子把馬車送回來了,告訴錢老娘,錢興旺身邊有兩個人,淑德猜測可能是自家表哥的隨從,所以這中午的午餐就又多添了點。

這頓飯淑德是費盡了心思,主要是淑德存著攀親戚的私心,要是這個遠房表哥知道自家生活富裕了,肯定會跟自家交好的,如果自己搭上這麼個,在縣城還算有臉面的人,以後自家做買賣就會順暢很多,所以淑德才會如此花心思。

不過因為水災錯過了種菜的好季節,所以淑德婆婆家的菜園子里,全都是清一色的稚女敕小黃瓜和豆角,外加一堆的小菜葉子。因為水災剛過去沒多久,肉類自然是不敢買了,淑德家里的肉類也就剩下自家的火腿跟臘肉了。

淑德整合了一下家里的菜品,最後實在想不出別的更好的菜色,就只好做了點臘肉豆角餡的蒸餃,保證三人能吃飽,又利用家里剩余的澱粉,做成煎粉塊,等三人回來的時候,現炒現吃。

幸好錢老爹幫著淑德把家里的公雞給殺了,還可以利用這個公雞做一些好吃的東西,雞胸肉做成了宮保雞丁和雞米花,大腿肉做成了黃燜雞塊,內髒做成了辣炒雞雜。最後剩下的雞架,煲了雞架湯。

自打生了三寶之後,淑德已經好久不做這麼精致的東西了,這一頓下來,淑德也是累得滿頭大汗了。

淑德切了家里上好的火腿肉,擺上自家烤的薯片和鍋巴,還有自家炸的江米條、蔥香酥丸,薯餅、菜丸子以及麻辣花生,拼成了個零食拼盤,供幾人喝酒閑談的時候打牙祭。

家里的果酒早就被自家相公給喝沒了,蜂蜜酒今年也沒時間釀,自家相公這個二貨,還把買酒這事情給忘了,淑德就只好拿出家里剛做好的糯米酒,來招待貴客了,淑德嘗了一下味道,甜甜的剛剛好,就是不知道自家這遠房表哥能不能喝得習慣。

今天天氣大好,縣令跟著錢興旺一路上挨家挨戶的走了個遍,了解了一下風土人情,順便還獲取了附近村子的一些信息,讓縣令跟趙俊杰心情大好,快到晌午的時候,就晃蕩到錢興旺家吃飯。

三人到了的時候,淑德正好剛將所有的菜都準備齊全了,趕緊讓婆婆幫著上菜,然後自己馬上開始制作煎粉。

楊縣令跟趙俊杰剛拐進錢興旺家,就被眼前的院落驚呆了,錢家村里唯一的大磚瓦房,高高的磚牆,將這個漂亮的新房子嚴嚴實實的圍了起來,前院和後院,全都鋪上了青石板,一個農家,沒有菜園子,卻林立著各色稀奇古怪的東西。

本來楊縣令好奇心重,想去看看錢興旺家那些稀奇古怪的東西,但是被趙師爺一把給拽進了屋子,趙師爺的肚子早就餓得咕咕叫了,也不管身份尊卑了,直接像哥們似的,把縣令拽進了屋子。趙師爺太了解自家縣令了,自家縣令這好奇心太旺盛了,這要是等他看夠了,自己肚子都得餓扁了。

楊縣令見自己的得力副手那幽怨的眼神,也不敢再提閑逛的要求了,老老實實的跟著去吃飯了。

飯桌上的菜色是徹底的驚住了這兩位從縣城過來的貴客,饒是楊縣令這走南闖北多年的人,這一桌子的菜也不認識幾樣,唯一認識的就是餃子,有幾個菜甚至都不知道用什麼做的。

趙俊杰早就听姨夫範夫子講過,錢興旺家的情況,但是這親眼一見,還是讓趙俊杰大吃一驚,一個不靠河不靠海的村莊,一年到頭僅靠家里的糧食來生活的村子,竟然能有人家把生活過得這樣的富足閑適,而且這個村子還完美的規避了水災帶來的損害,趙俊杰現在對自己這個表妹夫一家子,真的是刮目相看了。

楊縣令對于不了解的事情,先來都是張口就問的,這一路下來,楊縣令對于錢興旺也是很欣賞,不像自己認識的一些文人那樣迂腐,反而有點像武將,說話直接而豪爽,不藏著也不掖著,跟他說話痛快。所以楊縣令就毫無顧忌的讓錢興旺給自己介紹一下他家的菜肴。

錢興旺給兩位貴客,一樣一樣的介紹著桌上的菜色,然後給兩人倒上酒,三人就開始聊了起來。

煎粉的味道十分得趙俊杰和楊縣令的喜歡,柔女敕滑爽的口感,配上麻醬的香味,簡直就是人間美味啊,這兩人狂吃四五碗,讓淑德本來打算送給佷子佷女們的煎粉,都被縣上這兩個大吃貨給吃光光了。

這倒也不怪兩人太能吃,主要是煎粉的味道實在是太好吃了,尤其是夏天,吃完了之後特別的有食欲,再加上這兩人來到鎮上之後,因為擔憂水災和節省經費,兩人這幾天就沒怎麼吃好過,好不容易踫到這麼豐盛美味的佳肴,那還不敞開了肚皮吃。

酒足飯飽之後,楊縣令終于可以滿足一下自己好奇心了,去錢興旺家看一下這前後院稀奇古怪的東西,錢興旺領著兩人,邊走邊介紹,每一樣東西全都讓兩人驚嘆,果然高手在民間啊。

錢興旺家的器具,全都是在傳統工具下改良而制成的,但要比傳統工具省力不少,還減少了制作過程的繁雜,從而降低了制作食品的成本,但是因為這些器具太過于復雜,倒是對農具制作者的業務要求比較高,不過幸好,錢家有個厲害的木匠,而且還欠著錢興旺家錢,所以只能對錢興旺的要求言听計從,也讓這些個農具得到了極大的改良。

就比如這個石磨,本來是需要人或者驢子轉著圈來推動的,往往推了一會之後,人都給轉迷糊了,但是錢興旺讓自家二哥在石磨的把上,加了一圈的長支架,這樣,人只要站在高處,直接向前推動支架,石磨就轉上半圈,拉回來之後,石磨再轉上半圈,這樣不僅節約了人的力氣,還減少了佔地面積,錢興旺蓋了個防雨的小亭子,亭子里整整齊齊的擺放著十多個這樣的石磨,干活的人在亭子里還可以抵抗陽光的暴曬和風雨的侵襲。

當然錢興旺家還有各類的大小石磨,分別用來磨各種不同的食物,也經過了一些適當的改良,錢興旺家的水井就挖在了前院子,所以土豆澱粉的漂洗工作以及土豆粉條的加工制作,全都在前院子進行。

澱粉和土豆渣的晾曬都放在了後院子的亭子頂和平地上,土豆粉的掛曬則在前院子專門制作的支架上,主要是因為前院子要比後院子采光好,而且做好之後就可以直接入庫了。

淑德家總共六個大烤爐,新房子的東西牆壁旁各一個,後院子新建了四個烤爐,除了每日制作糕點之類的,等到土豆渣足夠多的時候,就做土豆渣烤饃以及其他的烘焙食物,烤爐里面的灰燼,跟著廢水廢物一起扔進家里的污水坑,還能抵擋住廁所污物的臭味,一旦坑被填滿了,就趕著馬車運到錢家山腳下的漚肥池子,這一年的肥料都夠用了。

楊縣令听著錢興旺講的這些東西,對于治理縣城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他是一個武將,毫無經驗,的那是因為官員缺失,直接被派去治理縣城,幸好身邊的多年戰友是個有文化的,幫著自己治理縣城,倒也算是得心應手,不過這遠遠沒有達到楊縣令的預期。

楊勁松今年正好滿四十歲,小時候見過好日子是什麼樣的,後來前朝換了皇帝,昏庸無道,再之後就是新朝建立,這麼多年,百姓們就沒過過好日子,楊縣令想讓自己治下的百姓過上自己小時候見過的好日子。這還沒開始規劃呢,就遭遇了這樣的大災害,楊勁松的心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不過此次錢家村一行,卻讓楊縣令重燃信心,對于自己的規劃也有了更深的領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